专栏名称: 汽车咨询中心网
记录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保持与汽车行业同步,追踪汽车产业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之家  ·  小鹏G7/小鹏G01领衔,小鹏汽车2025新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咨询中心网

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期,部分车企首月销量竟为“0”

汽车咨询中心网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2-17 11:35

正文

导读


今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统计显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下降了66.2%。江淮、吉利等车企在1月份出现了“0”销售的尴尬数据。

2月9日,乘联会发布了新能源车企的销量数字,可以看到,今年1月份有销量的企业只有7家。销量过千的只有两家:分别是北汽(1536辆)和江铃(1125辆)。两家企业共销售新能源车2661辆,占1月份总销量的77%。同时,比亚迪、众泰、长安、奇瑞等在内的主流车企销量都出现了高达80%-90%的同比下降;江淮、吉利等车企在1月份出现了“0”销售的尴尬数据。

一个月改两次的新能源推广目录

在月度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除了春节因素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是2017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5批),共498款车型进入目录。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推出新能源车目录有利于更多的新能源车顺利上牌享受补贴,体现了新能源发展渐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就在同一天,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新的技术要求。

于是,1月8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再次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2016年发布的1-5批目录要重新核定,企业要按照“通知”中的新技术要求,重新申报目录,否则无法申请补贴。

可以说,短短两周时间,三个来自不同部委的发文,实力打破了新能源车企今年一整年的推进节奏。接下来,企业要重新研发、生产、测试,以符合新的技术要求,随后还要重新申请《目录》。

1月23日,工信部才正式发布了2017年第一批车型推广目录。可想而知,此前处在观望中完全无法做一个靠谱计划的新能源车企,由于目录确定不下来,部分车企商务政策迟迟不能确定,产品无法定价,根本无法在1月份发力。

除此之外,去年底才出台的补贴新政要求,2017年的补贴在2016年的标准上退坡20%,同时地方补贴政策不能超过国家补贴额度的50%。由于国补政策出台导致地方补贴要重新调整,地方补贴政策不能及时出台也成为影响年初市场销量的主要因素。

此外,除了政策的调整,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份的市场本来就是购车淡季。诸多因素加权,1月份的新能源市场销售进入停滞期也是情理之中。

纠结的车企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地方补贴政策未落地之前,为了不影响销售,车企根据市场制定了内部补贴方案。例如,在深圳,比亚迪销售秦、唐都是按照国补一半1.2万先直接给到用户,一旦地方政策出台后,根据实际政策多退少补。

此外,为应对政策调整给市场带来的影响,目前一些新能源车企也在产品方面加快推陈出新,更多样化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对这种市场的“无常”。如比亚迪的秦100、唐100新车型即将上市,北汽也即将推出2017款EX260、EU260等。

一些车企表示,虽对于1月份的销售状况早有心里准备,但依然希望地方补贴政策等能够尽快落地。“政策不能落地,对企业定价与销售策略生产影响很大,希望政策能尽快落地。”比亚迪内部人士说。

对于2017年的补贴新政,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对记者谈了江淮的应对方式:从短期看,新政策中的技术要求提高了,企业要先做到符合技术要求,才能去申请目录。第二是退坡的问题。退坡是必然的,尤其是地补越来越难拿到。所以企业第一步要做到,地补拿不到仍然能够销售。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要尽量去优化成本,亏损卖车没有意义。(编辑 贾森)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