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发这篇《科技相对论》的文字版,全部的起因就是昨天粉丝的一条评论。。。
结果发现大家的反馈是相当的热烈呀 。那么好吧,就把整期访谈的文字版码出来给你们看吧,当然你如果不喜欢看文字版,觉得文字版太枯燥,还可以先看视频版《科技相对论》。最后,如果你不觉得三十多分钟的文字版不长,请在文章底部点赞,我来统计下有多少粉丝喜欢看文字版。
本期视频版
《第一期:2亿发烧友拥趸背后,小米生态野心勃勃》
本期文字版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看全国首档非大型极客脱口秀《科技相对论》,我是王自如。这是我们全新一季,第四季的第一集。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早就该讲,但一直没讲的企业——小米。
为啥一直没讲呢,原因其实很复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小米是借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大潮发展起来的代表性的公司,而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到今天仍然在进行时的时态当中。而对于总结过去的相对论这个节目来说呢,之前还有点早很难给出一个冷静客观的评价,即便我们是冷静的,观众可能也不冷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发展的太快, 7、8 年的时间也算得上是一个甲子(老板说错了!一甲子是 60 年!)了,格局初定,今天我觉得至少可以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对于小米这家公司来说,我觉得第一件事儿应该是先解释一下,它为什么能火爆得不像一家正常的公司。
首先我要说的是,今天小米依然火爆,但是跟 6、7 年前的火爆相比,内涵和形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火爆属于正常的火爆,是可以理解的火爆。比如有天然有媒体热度,有用户关注度,自带流量,这都正常。最初他火爆可以用狂热来形容,狂热到的不像任何一家正常的公司。不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小米是讲不清楚的,因为这跟他后来的发展路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我来一句话总结,这种不同寻常的火爆,背后原因就一个,用户常年积压情绪的一次集中释放。这是什么情绪?又怎么释放的?我们必须要带大家再回顾一下当时的手机和互联网环境。
我觉得第一个情绪是常年的隔离感。 2010 年,手机行业还是一个极其黑箱的产业,透明度远远不如今天。今天手机不好用,你发个文,圈几个人,很有可能就有厂商的客服来关怀一下你。以前,厂家鸟你是谁?爱用不用。所以,在手机的开发方式上,依然是手机厂商主为主。当然啦,那个时候大家也不觉得这是问题,因为没有对比吗,这么多年一直这么过来的。那时候用户体验这个词儿还是一个专业名词,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大众名词了,人人都在说。所以面对手机不好用,不理想的问题,怎么解决?对于有钱有闲的发烧友群体来说,这个事儿基本上处于论坛里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状态。所以论坛极其火爆。
而且这种习惯是在 iPhone 出现前的 Windows CE 时代就存在了。说到这儿,从 sp 和 ppc 时代开始搞基的同学,在留言里打 1 啊!哈哈。(1)
所以即便 iPhone 出现了大家还是继续在坛子里乱搞,就在这时候,突然论坛里出现了一个叫做 MIUI 的刷机包,哎?有些人下了,一用,感觉不错啊,基本上坛子里大家关心的功能,他都给实现了,而且挺稳定,而且更新很快。觉得哪不够好,帖子下边留个言,没准下个版本里边就有了。这就留下了小米火爆最初始的种子,它用参与感,来打破了过去一直存在的隔阂感。但是当时大家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因为当时的 MIUI 在大家的意识当中,还是一个优秀的发烧友的刷机包。充其量是一个更接地气的 CM 。
但是这种隔离感的打破,在小米手机的第一代产品,出现之后彻底被释放了。因为这种对于产品的反馈和参与,不再是发烧友和 MIUI 之间的,而正是变成了一个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对话。级别升级了,你说混论坛的发烧友哪见过这等高规格的礼遇。而这个变化也触及到了传统手机开发方式的腹地。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MIUI 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计划。大家之所以觉得这个东西牛逼是因为它是正规军干出来的。是雷军带着一群谷歌和微软的大牛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给搞出来的作品。所以你说和发烧友自己鼓捣出来的 rom 版本比起来,当然更稳定,当然更出色。而当时鉴于雷老板在行业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事儿万一干不好,有点挂不住面,所以没说是自己干的。等干好了,说,雷军把 MIUI 给收购了。这种参与感的延续性还是非常强的,在小米的前 5 年时间里,几乎是贯穿着小米的产品迭代的。
第二点,对于性价比的情绪释放。虽然那时候 iPhone 已经上市了,但苹果太贵,一般人买不起。即便买得起,你也买不到,别忘了,最初那几年 iPhone 是不在中国卖的。所以突然有人愿意用当年山寨机和功能机的价格卖旗舰配置,这种传播势能,和对心理防线的击溃几乎是摧枯拉朽的。小米的逻辑是,如果我永远能用2000块钱做出接近于 4000 块的水准,那谁会去买 4000 块的呢?这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是小米1 的发布会上,最后公布 1999 的价格的那一瞬间,整个微博都爆了。记得当时我还在香港上班,坐在办公室里我发的微博下边,不管是啥主题,网友回复全是 1999 。 所以今天我们说小米定义了 1999 这个价位,我相信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的,应该都没有什么争议。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今天来看,1999 还是很有历史时代感的,它奠定了自主品牌向进口品牌进攻的阵地,随后的7年的时间,自主品牌就是从1999开始冲击 2500 ,突破 3000 ,最后攻上 4000 多的高地,开始正面叫板三星和苹果了。
这两点的打破可以说对于整个手机行业,乃至硬件行业来说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现在做硬件,没有自己的社区,没有用户互动,没有亲民的售价,你几乎肯定是挂的。这两件事让用户积攒多年的情绪集中得到了释放,利用社交网络的扩散效应迅速放大,才成就了小米的最初始的势能。让他火爆的不正常,甚至连小米的创始团队都始料未及。
如果我们再往深看一层,它的影响还在于让整个自主品牌迅速找到了本地化的高效率通道。让几乎所有的进口品牌都没有办法在本地化上跟本土厂商竞争。而站在今天看,这可以说是本土品牌逆袭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可不是我瞎说,今天中国手机销量榜前几名的领头羊,在最初的几年,各自的老大几乎都亲自带队去小米学习过。只不过大家不知道。其实在整个科技圈的最顶尖的决策层,大家的关系并不像我们在外界所看到的那样每天撕个不停,每个公司的老大们之间都是有着很多的互动和沟通的。亦敌亦友吧。
科技相对论,凡事都有两面性,作为互联网红利的最早受益者,小米也自然为红利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比如。作为借助互联网崛起的第一个国产品牌,小米当时还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阻力,那就是人们对于国产品牌在意识形态上的抗拒。当年,国产等于山寨这件事儿强大到什么程度呢?逼得雷老板不得不在发布会上直接摔手机给大家看。证明自己的质量没问题。
国产品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产品做不好,而是意识形态上的抗拒。这句话是我5年前在一个测评中提到的。突破了这个国产就迎来了春天,今天看来,已经完全验证了。从小米开始经过众多自主品牌的不懈努力,今天国产手机早就没有了山寨的影子,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世界。
在当时那样的意识形态下,可以说任何一个问题都会被互联网极其仔细的检视和放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电池的容量,你会发现小米标注的是一个范围,比如 3000-3100 毫安时,而不是其他厂商那样的一个精确的数字,就是因为本来标注了 3100 ,有人用软件一测说,你是 3000 ,山寨无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电池容量在出厂时本身就是有浮动的。这是行业客观事实,标注最佳容量值也是惯例。但是没办法那就改,标注范围。所以小米早期面临大家对于山寨身份的挑战,也客观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透明化,甚至在研究阿尔法硅和低温多晶硅的 LCD 的成本差多少,效果差多少。这种事儿,不是 LCD 的从业人员,和 ZEALER 的编辑,一般讲不清楚。
再比如米1 的 TP jumper 问题,就有网友说稀疏代表着触摸不准确等等。然后把所有这些问题都归咎为你是山寨!实际上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不对称,大家不懂。所以就认为有问题。在最初的一两年里,这不仅仅是小米的问题,几乎是所有手机厂商共同的梦魇,枪打出头鸟,小米比较惨而已。要放在今天,小米肯定撑不过去了,但是 1999 和参与感的势能非常强大,小米运营也非常下功夫,所以早期的这种质疑有一定的阻力,但是小米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但是小米在山寨问题上最大的贡献,并不是意识形态上的,而是一个关键的产品,红米的出现,可以说是对山寨最后的绞杀。虽然说这对整个手机行业的进化是非常大贡献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完全用情怀来包装这件事儿,我不反对情怀,但是我反对一切用情怀包装商业目的的做法。换句话说,一流的企业家,都是有情怀的,但是一流的情怀却未必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实际上,最好的企业的略一定是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你做好了商业价值,自然会有社会价值。红米就是一个例子。
因为我从小米的策略上来说,早期硬件没什么利润,作为小米早期战略的铁人三项。如果要靠互联网和服务赚钱,那么软件的装机量就变得非常重要,为后续的服务变现铺路,而软件又搭载在硬件上出售,怎么能迅速增加软件铺货量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硬件的进入门槛,把价格砍下去,旗舰做性能 90 分的产品,然后做性能 60 分的产品把价格杀下去,降低进入门槛。
当然,这么做肯定是要有些先决条件的。第一对于学生老人等低收入群体, 2000 块钱虽然已经很亲民,但是依然具有一定门槛,但是如果到千元以下,决策成本几乎为 0 ,所以从需求上来说,是有巨大潜力的。
但是,当时市面上满足这个需求的只有山寨机,这也就是第二个先决条件,现有方案不够好。那么这个公式的答案其实就很简单了。如果能把正规军的产品做到山寨机的性能,哪怕性能只有 60 分,这群人也可以迅速收割。
这个问题这么简单,难道之前没人想做么?这就有第三个先决条件,摩尔定律, 三四年前,处理器的性能在千元档次,已经基本达到了可用的程度 。但过去不做是因为性能达不到。不划算。所以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事儿能干。
而且,坦白的说,今天回过头来看,绞杀山寨这个事儿,在当时真的只有小米能干。首先当大家都在蒙圈的摸索 1999 怎么干的时候,唯一意识还清醒,还有章法的是小米。其次,没有渠道压力,可以把价格做的足够低,这样靠传统渠道立足的厂商比如 OV 和华为和摩托等等吧,你是不敢把价格杀下来的。而进口高端品牌比如三星和苹果,当时根本没看上这个市场。大家都在抢高端增量,没人看低端增量。因为低端硬件不赚钱,跟他们的商业模式不符合。所以红米这一仗其实打的是非常漂亮的。
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迅速放大手机出货量。增加软件装机量,提升 MIUI 的市场地位,为未来依靠服务商业化做基础,你看今天 MIUI 的广告,没有这么大量,能有人投放么。第二你出货量大了,对于供应链的议价能力提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降低成本,对手的压力就越大。第三加速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的节奏,让智能手机平民化。第四彻底消灭山寨让中国制造抬头。你看到了吧,杀山寨这事儿,其实在我看来真的是顺手的一个结果。
后来的故事大家已经基本知道了,小米、华为、魅族紧接着掀起了一轮围绕千元机的混战。
在今天的欧洲,你还可以看到很多功能机,和几年前的智能手机型号在街上活跃着。但是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变化最大的推手,就是千元机。所以在重新定义了 1000 和 2000 价格段,并把其中的红利吃干抹净之后,经过 3 年的发展,小米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短短几年内,就爬升到了国产手机出货量第一名,全球前五,这是奇迹了。
但是小米不是唯一一个努力的人。曾经小米定义的 2000 元档位,和 1000 元档位也都出现了非常强的竞争对手。比如华为,OV,和魅族。这个时候发生了两大变化。
行业变化,也就是说当最初的模式创新红利逐渐退去之后,大家已经对小米的模式非常熟悉了,这个时候市场开始进入正面竞争了。就像抗美援朝最初志愿军军是昼伏夜出,出其不意,用战术上的出奇制胜,规避了很多硬实力上的短板。非常类似小米早期的形势,但是当战局逐渐明朗,美国人知道是中国人来了,而不是苏联人,并且开始仔细研究你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一方面,消费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几年的时间后 1999 由原来的震撼,变成了新常态,你不光要守住这个售价,还要越做越好。手机的竞争重新回归到了产品本身。材质,工艺,性能需要重新被大家考验。而且经过米3 的低谷之后,小米急需一款产品来终结大家对于小米材质廉价,技术不行的诟病。这个使命其实就落在米4头上。
我第一次见到米4 的时候,是在 2014 年上半年。当时米4 还在原型机阶段,我是和小米Note 的手板同时看到的。当时的感觉就是米4 确实跟小米过去的产品相比,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不锈钢+玻璃的材料,制造难度和品质感在当时都是非常出色的。最重要的是,跟米3 米2 的塑料机身对比,这根本不像产品做出来的产品。后来我在跟雷总聊天的时候,雷总跟我说,为了做不锈钢边框,小米跟富士康投入了几十亿美金改进工艺。这是进过早期积累之后的底气,当你进入到了材料,工艺,生产质量的时候,这是制造业的核心腹地,没啥好讲的,就是拼管理,拼投入。小米这个时候能投入,一是靠巨额融资,二是靠销售硬件带来的巨大现金流,三是靠雷军个人多年的资源。所以弹药充足。
但是在做米4 的时候呢手机堆叠团队提出,在米4 的这个厚度下,把摄像头做平不太可能。雷老板说,必须做平,团队说做不平,后来雷老板生气了,自己动手画图纸,把摄像头模组重新设计,然后让模组厂给小米定制的,才把米4 的摄像头给做平了。
这个故事还是非常体现雷军的个人风格的,给大家说几个细节,雷军平时在办公室抽烟,每抽完一根,一定会有纸巾把烟灰缸和桌上的烟灰擦干净,哪怕他紧接着还是要继续抽的。其次我每次去,他的办公室都非常的整齐,东西很多,但是很有条理。怪不得很多程序员跟我说,雷总年轻时候写的代码都是艺术级的,因为他永远追求的是用最精简的代码量去完成任务。
所以每次如果雷老板拉着你聊产品,他一定会重点强调,USB 在手机正中间,耳机插口在边框的中心位置,和上下边框的距离一样。摄像头一定要做平。等等等等,极其强调规整感。但是坦白的讲,在最初的几年,小米的产品做的规矩是挺规矩,但是设计上,真的是没啥亮点。
所以当我看到米4 和小米Note 的时候,我的目光当时全被小米Note 给吸引了。个人来说小米Note 是这么年真正意义上第一部打动我的手机。这个段子我一直憋到今天才说是因为都出到米6了,米4 的事儿就无所谓啦哈哈。果不其然,这两款产品出来之后,得到了市场和同行的高度评价。我不光能看到消费者的反应,我在能从小米的竞争对手那里听到真实的反馈。其实手机行业里边,大家外头嘴上黑,实际上,私底下,别人干点啥,都赶紧拿回来研究。小米被研究,小米也研究别人。米4 大家是觉得工艺确实提升非常明显,Note 的设计确实不输进口品牌。
设计早年一直是小米的短板,但是这个问题通过几个关键的节点逐步给扭转了,第一个是刚才说的 Note 的退出,第二个是小米高价收购了国内的知名设计工作室 Rigo design,MIUI 的颜值一下子屌丝变型男。第三个,我认为非常关键的是小米MIX 。
其实说到 MIX 这个事儿,我觉得背后也是非常有深意的。先说说设计,这个时候,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已经经过了 6、7 年的时间了,大家都在产品形态上已经绞尽脑汁了,屏幕那么大,没啥花样能做出来,全屏手机的概念一出来,真的是太惊艳了。 MIX 这次保密工作做的非常的好,连我们都是发布会前一天的夜里才看到了真机,但是看到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都惊了。陶瓷的质感,超高的屏占比,巨大的尺寸,真的是冲击力非常强。从设计这个层面来说,我觉得雷总做这个产品其实心里是有股气的,就是小米的手机做的土,被人说了这么多年,我觉得以雷总特别要强的性格,是一定要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闭嘴的产品的。所以才下功夫秘密研发了 2 年。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没跟雷总求证过。
但是真的与否都不重要,我也自认为是阅机无数了,看了那么多的产品,MIX 在产品形态上,确实很超前,今天也可以跟大家透个底儿,2017 年开始全屏手机会逐渐成为主流。从原来的土掉渣到引领设计,蛰伏了 6、7 年。
当然,如果你说雷老板做一个手机就是为了赌气,那你也太低估雷老板的商业成熟度了。Again,这个产品的定位也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商业目的的。我们刚才讲,从初期的出奇制胜到正面碰撞,今天其实手机行业已经是一个拉锯战的状态了,没有新的增量,都在抓存量。你多卖一部,别人就少卖一部,谁跟谁不拼命?不较劲?
这个阶段对于小米来说,或者说,对于 1000 和 2000 价位的所有人来说,零利润,或者叫低利润卖产品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了。第一,小米的几百亿美金的估值,投资人对于盈利规模是有诉求的。第二,没有增量的前提下,你赔的再多也烧不出新用户来,那零利润抓用户的商业目的就失去了支柱,没有意义了。整个行业经过初期的洗牌之后,必须重新回到商业的本质。
这个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卖货赚钱。只不过货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而且这个时间点,你会发现,非常的微妙,为什么在最近一年多,国产厂商都在集体涨价?小米有自己的原因要涨价,那么其他人为什么也要涨价?因为跟着小米在 1999 这打了这么多年,最后一分钱不挣,大家图啥呢?所以,涨价获利,这个是整个行业几乎所有人的诉求。
再有一点,整个手机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产厂商已经越来越自信了,产品已经越来越好,大家都希望能上探去跟苹果三星要利润。但是过去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一个要往上攻,其他人原地不动,人家都卖 2000 ,就你一个人卖 3000 你再厉害也没人买。但是今天所有人都要动了,就是大势所趋。
华为已经占到 4000 的价位上了,OV 在线下 3000 多也卖的火热。小米的旗舰系列一直被 1999 绑架,提价遭人骂,不提价没钱赚。这个时候,必须要出一支奇兵,杀进 3000 以上的价位。小米MIX,就是这个奇兵。还记得么?小米的逻辑是如果我用 3000 做出 6000 的品质,谁还会买 6000 的呢?所以当时 MIX 的定价一出来,所与人都大喊,是在是太便宜了!!如果没有一支奇兵占住 3000 以上的价位,那么小米可能还可以继续卖很多手机,但是 3-5 年之后的生存空间必然受到巨大的挤压。
说到空间,我们刚刚都是在讲手机,小米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他的硬件生态,也就是现在rebrand 之后的米家品牌,小米现在旗下的几个大品牌,1 小米,2 红米3、MIX 4 米家,米家是体量非常大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记得在 2012 年我第一次见雷总的时候,那时候米1 才刚上市没多久,那时候听雷总描述小米的未来还是希望能像苹果那样做几个核心产品然后有个非常庞大的关联生态链,我相信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关于米家的系统性构想,因为智能家具那时候还没起来。所以小米早期做了很多手机周边的各种各样的配件和壳子。但是来随着小米势能的爆发,依靠手机产品带来的流量红利,米家的产品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究竟米家是什么,未来有什么发展潜力,我们这次也去小米做了一个针对性的访谈,来听听米家的人是怎么说的。
(访谈)
总结
这么多年对于小米这家公司的观察和学习,我有很多近距离的切身体会,也有一些站在远处的冷静观察。我们今天主要是以一个行业观察者的身份主要梳理了小米公司手机和生态链的一些成功产品和贡献。我自己除了一个行业观察者和评论者的身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我也是一个做企业的创业者。所以在观察总结小米现象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想去尝试吸收小米成功别后的商业逻辑和脉络。比如在我们准备这期节目的过程中,小米又有新闻,在 2 年的销量下滑后,重新恢复增长。这让我想起几年前雷总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小米的创始人团队里,每个人都管理过 1000 人的团队,这句话不创业的人体会不到分量,在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后终于有了,如何解决小米内部挤压的问题和矛盾,是非常考验创始人和管理团队水平和智慧的。对于创业这个角度我的很多理解没有机会跟大家阐述,而且其实小米还做了一些不太成功的产品,比如小米平板。以及一些非常有争议的地方,比如饥饿营销,跑分,和风口上的猪。还有一些很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比如小米的处理器。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我们可以再晚些时候,给大家讲讲今天没有覆盖到的话题。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关于本期的内容,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想跟我们讨论,请关注“科技相对论”微信公众号(还有“ZEALER订阅号”,就是你现在看的这个啦),写下你的想法,发消息给我们,每一条留言我们都会看的哦~更多科技生活的精彩视频可以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 ZEALER.COM ,当然如果你不嫌烦,也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博。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