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整个三季度,圈内的职业短线客们凡是靠“打板”的都没赚到什么钱。
/
文
|
向凌潞
来源
|
界面
(ID: wowjiemian)
“像最近5G板块这么火爆,‘打板’再不赚钱的话,那我就空仓三个月。”9月底的一个傍晚,罗立跟几个职业股民聚在成都一家茶馆。对于这些“打板族”来说,这几个月的行情实在是太煎熬了。
经历了二季度雄安板块大起大落以后,罗立始终不认为“打板”模式本身有什么问题,哪怕眼看着整个三季度圈内的职业短线客们凡是靠“打板”的都没赚到什么钱。但少数人则已经开始内心动摇了,目前尝试着“低吸”、“半路”等其他模式的收获颇丰。
“在这个市场上,‘打板’始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目前的市场环境确实很难赚钱,但这都只是阶段性的市场特征,不要过于追求短期暴利。”靠着“打板”模式从几十万元做到身家过亿的罗立十分坚定。
不过,也有一位正在尝试交易模式转型的“打板族”职业股民老张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存量博弈的市场格局导致市场热点轮动加速,二级市场监管趋严,加上互联网时代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和“打板”模式的泛化等等因素,都在深刻地改变着A股市场所有“打板族”的命运。
“是时候该考虑换打法了。”老张感叹。
“打板”错在哪里?
“打板”旧称“追领头羊”战法,是一种基于A股涨停板制度的交易模式:在股票即将涨停时,利用市场的关注度,迅速买入涨停板上挂单的筹码,或者尝试在涨停板价格排队买入,选股一般为热门强势股。
9月底,延续此前全面爆发态势,5G板块表现依然非常抢眼,罗立也在平均5个点左右的幅度将其头一天涨停价排队买入的几只5G概念股卖出完毕。他诙谐地说,终于不用兑现空仓三个月的诺言了。
但同一天涨停价排队买入安阳钢铁(600569.SH)的小伙伴则没有那么幸运。因为这只股票全天始终处于“水下”绿盘,他们被迫止损2个点左右。
“‘打板’模式是我认为A股市场历史上最好赚钱的套路,”职业股民老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对于大资金来说,我们每天不知道哪个票能涨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上涨,但只要被动跟随市场趋势和热点,买入涨停板就是最佳策略。”
老陈进一步解释,“在股价涨停的瞬间,市场成交效率是最高的,通过硬件设施优化和个人主观经验判断相结合,在合适的时机挂涨停价委托申报,往往都能够买到足够的筹码,次日再利用涨停的惯性兑现利润。但如果在涨停之前买入,则成交效率会大打折扣的同时还需要承担股价下跌的风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近三个月以来,全国各地券商营业部席位进入成交回报前五名的次数超过13次的高达196家,即平均每周至少有一次上榜,而平均每天都上榜的席位超过10家。
“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快,每天收盘后看看席位就大概知道买卖的资金都是些谁谁谁,而平时也都知道哪些人都有哪些特点,比如佛山的游资喜欢吃独食,上海的游资喜欢做中继加速,而北京的游资更喜欢上涨途中锁仓,然后高位集中砸盘。”另一位职业股民小王向界面新闻记者娓娓道来,“但整个A股市场每天涨停的股票只有那么多,市场的短线资金容量是有限的。而互联网时代使得这种涨停模式不再神秘,参与这种模式的人越来越多,那么真正能够赚钱的机会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据界面新闻记者粗略统计,近几个月以来,A股市场波动幅度日趋收窄,剔除新股挂牌上市等因素,日均涨停个股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0家左右,不到整个股票总量的千分之一,极度低迷时不足20家自然涨停。
其中,即使部分股票盘中冲击涨停,但每天依然存在30%左右的股票涨停被砸,市场低迷时期涨停被砸概率甚至高达45%。对于“打板族”来说,居高不下的“炸板率”简直就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道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涨停被砸的风险,“打板族”正在经受着A股市场热点轮动节奏加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为被动跟随涨停买入的盈利核心要素,涨停的股票次日大概率将会延续头一天的强势表现。但在眼下市场股价波动幅度日趋缩小的背景下,热点题材概念轮动的节奏和频率却在大幅度提升,每天短短4个小时的交易期间往往都出现多达三四个热点的切换,以致于不少热点的强势表现都只是昙花一现,甚至不少头天疯狂追捧的股票在次日就直接大幅低开,无人问津。
对此,包括老陈在内的多位“打板族”深有体会,“我们‘打板’的核心逻辑是每天取小胜长期积大胜,但现在经常就是多次取得的小胜直接被一两次‘关灯吃面’吞噬掉了。”
“你说我到底错在哪里?”老陈十分无奈。
转型还是坚守?
老陈面临的问题是普遍性的。
“打板族”大概肇始于90年代的宁波地区,也就是后来被市场称之为“宁波敢死队”,其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徐翔。而成都地区的“打板族”则是从著名阳光私募大佬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睿开始,他通过多年钻研和琢磨“宁波敢死队”的成交回报数据而迅速崛起,并成就了西南地区一大批职业短线玩家。目前国内活跃着的江浙、北上广深和成渝等地的游资绝大多数都是靠“打板”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打板”模式随着互联网上一大批游资大佬的分享交流得以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模仿,企图快速完成股市的原始积累,其中不乏涌现出了浙江绍兴的赵强等多位著名的80后游资大佬。
多位职业股民认为,A股市场草莽时代正在结束,“打板族”们不得不面临着转型还是坚守的现实抉择。
“目前市场活跃度在持续下降,那么与之对应的短线资金容量只会更少不会更多,但现实情况是短线追涨停这种模式的人却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所以到最后靠这种打法都很难赚钱。”曾经的“打板族”职业股民赵生忧心忡忡。
更有甚者,“打板族”还面临着模式被拆穿而无人接盘的窘境。在一些职业股民交流最为活跃的互联网平台上,常常有人发帖好找“明天都不要去接盘”的内容,不少更是直接点名某些著名席位或所涉及的股票。
令曾经接到几次电话的赵生更担心的是:“从证监会、到交易所,我们看到现在的监管是越来越严的,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碰到了监管红线,最乐观的是遭遇‘特停’,浪费几天时间成本,最糟糕的恐怕是窗口指导甚至于立案调查等等,那就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