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齐的公考常识
小齐的公考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这2种「调料」,开封之后必须放冰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小齐的公考常识

二十届三中全会(一)

小齐的公考常识  · 公众号  ·  · 2024-08-16 12:01

正文


二十届三中全会

小齐的公考常识




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2)两个划时代: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3)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4)关键时期:

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5)六个必然要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

①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④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⑤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⑥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6)更加突出位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 指导思想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2)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3)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5)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6)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7)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8)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3. 总目标

(1)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①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⑤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⑥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⑦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3)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4. 六大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守正创新。

(4)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5)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6)坚持系统观念。


5. 系统部署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3)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4)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5)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6)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7)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8)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9)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10)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11)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2)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3)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14)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6.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1)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③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④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⑤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⑥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2)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①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②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③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④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⑤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⑥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3)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①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②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

③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7.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