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种植牙花了1万多,一嘴牙相当于一辆标准续航版特斯拉Model 3,在老家付个房首付妥妥的没问题。
这是小夏种完第一颗牙后,给自己算的一笔账。对当代年轻人而言,牙病等于钞票粉碎机无疑。
第一批90后已经因为看牙破产了。
你以为这是段子,但对几乎月光的深圳年轻人来说,这是男默女泪的事实。作为刷信用卡种牙的深圳年轻人之一,小夏很有发言权。
“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一定不会因为搞活动便宜去洗牙,这样我就不会被发现坏牙,不知道就等于没有,我就不用花这笔钱......”
花了三十块钱洗牙,洗出了一万多的牙病。相比牙手术的五级阵痛,螺丝钉嵌入牙龈的怪异感,小夏最想逃避的是自己一个月工资就这样没了的事实。
医生说,她是因为下颌牙齿略有不齐,食物卡到牙缝里没有及时清理,在那颗牙出现小黑点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发炎严重,牙龈有萎缩的趋势。
医生对小夏这颗6岁就长出的六龄牙被蛀坏感到可惜,根管治疗为时已晚,如果不拔掉、不种植,很容易影响周边牙齿和牙龈的健康状况。
小夏拿着牙片跑了好几家医院,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价格也不相上下。一番考量后,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韩国奥齿泰种植套餐,不愿被分期凌迟的小夏,一次性付清了种植体+全瓷牙冠+植骨粉的钱。
之后半年里,小夏不断奔波复诊,接受了牙医一次又一次的温柔制裁后,小夏捂着腮帮子往闺蜜群发了一条消息:姐妹们,信我,遇到牙医就嫁了!
车厘子自由、香椿自
由算什么
,看牙自由才是最大的自由。
▲ 国内某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收费一览表
在心脏支架经历从万元到百元的断崖式降价后,什么时候能不被高昂的牙齿治疗费劝退,成了包含小夏在内的牙病患者们,最热切的愿望之一。
看牙贵是一个国际难题。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林野指出,从国际标准来看,
全口上下颌种植牙的费用在40万元人民币以上。
国内正规口腔医院的技术
一般是与国际接轨的
。但如果你要在伦敦拔除埋伏阻生智齿,大概需要预约排队6个月,金额约2000英镑,等于人民币17000左右。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宁愿请两周假回国,在国内口腔医院排队挂号,花费1000左右人民币来拔牙。
在美国做一次根管治疗,花费在1000-16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6500元-1万元,而国内价格为1500元左右。
这样的悬殊下,更多留学生们宁愿忍着牙痛打飞的回国治牙。
“为牙消得人憔悴”真不是说说而已。
引发全民吐槽的看牙贵,在国内,究竟是暴利还是合理?
这
很
难说清
楚。
以领涨口腔行业的种植牙业务来说,这枚小小的“螺丝钉”,价格从六千元到三万元不等,看似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人实在忍不住抨击“暴利”,但其成本并不能以单一的材料费来衡量。
首先,我国口腔护理事业起步较晚,像种植材料、口腔治疗的设备等,基本上全赖进口。进口产品在流通环节,被代理商层层加码,身价自然倍增。
▲牙科诊所标配的牙椅,高端的要35万元-40万元/台
其次,医生的劳动力价值很容易被忽略,“医学专业”在最后悔学的专业排名中向来名列前茅,只因其在前期教育投入非常大,到了医生岗位上的临床训练而形成的资质和技术标准,更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据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医疗健康行业大报告》显示,在专科医院中,口腔医院人力成本占收入比例高达44.3%,位居所有医院首位。
▲图片来源:大猫财经
另外,
在美国,
已经有90%
左右的儿童和66%左右的成年人,拥有部分或完整的牙科保险。
而在国内,虽然泰康保险、平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都陆续推出了针对牙齿的保险产品,但普及程度很低,与国外相比,尚未发挥出应有作用。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口腔治疗大部分项目不在医保范畴内。
牙科医保自费比例较高,而且只报销基本材料费和治疗费,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牙周病、牙龈炎等初级牙病阶段,当机立断去治牙,几百块钱就解决了,医保卡还能用上。一旦拖沓到需要种植牙、镶牙、烤瓷牙这样的“病入膏肓”之时,那就是心累钱包瘪,医保报销想都别想。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小莉提出“将种牙纳入医保”,得到了一票网友的支持。正在看牙的不用说,还没看牙的看着治牙的惊人价格,生怕自己老了没钱还没牙,纷纷希望自己的牙能够坚挺到种植牙纳入医保的时候。
那看牙是否有望全面进入医保?
且不论医保资金的压力,就目前,排在牙齿前面正在推进纳入医保的还有抗癌类药物、高血压类药物及糖尿病类药物等等。
要说轻重缓急,先来后到,看牙哪一条都不占。
综上,没有买牙科保险、没有存款,牙还“病入膏肓”的年轻人,想要实现看牙自由基本不可能。
近年来,
越来越多人遭受牙病的困扰。
根据国
家卫计委《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达97%的成人患有牙结石、龋齿、牙龈问题等口腔问题,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只有3个人拥有健康的口腔。
牙病患者如此之多,医生数量却极其不匹配。据《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口腔执业医师数量在全国排第一的是广东,有14010人,然而广东省人口约一个亿,这样算起来,一万人口也才拥有一名口腔医生,这与欧洲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百万人口500-1000口腔医生的配比率相比,差距颇大。
在深圳,公立医院的牙科是最难看的病,因为其抢号难度比春运抢票回家更甚。
“太难了,我在线上预约离家近的深圳蛇口人民医院,两个礼拜没有预约上,6点多起床去现场预约,排队的已经有好些个,轮到我时,说是上午的号已经没有了,我赶紧拿了下午的号,导医台医生却说,我这个号起码要下午四点才能排到,下午拔牙不太好,有可能流血过多.......”
大姚随后又辗转在南山医院和北大深圳医院预约,然而大姚可等,牙不能忍,最后不得已转向了私立口腔门诊。
深圳最不缺就是“莆田系”的私立口腔诊所,几乎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家口腔诊所,数量堪比药店。这些口腔诊所在地铁、公交、公交站牌......投放宣传广告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