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雁云, 董国鹏, & 陈薇萍. (2004).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几点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06), 14-16.
[2] 陈炳强. (2022).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换乘方式设计研究——以白泥坑站为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2), 53-55.
[3]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 搭地铁涨知识|换乘距离最长的地铁站,站内4换19还得借道6号线. 北京日报.
[4] 人民网. (2023). 有回音 | 有网友反映上海地铁换乘时间过长?官方回复. 人民网-上海频道.
[5] 高伟君, 顾保南, & 邱丽丽. (2004).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换乘情况调查与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05), 74-77.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7] 于守睿, & 鲍英华. (2017). 北京地铁超长距离换乘中的软导向设计探略. 华中建筑, 35(09), 59-63.
[8] 白维雅, 陈义华, & 钱倩. (2012). 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特性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换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5(10), 82-85.
[9] 刘学军. (2006). 地铁换乘行为及换乘站布置选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08), 25-28.
[10] 李颖. (2017). 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站线路设计方案研究 (硕士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
[11] 戴源廷. (2011). 地铁换乘方式的思考.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05), 90-93.
[12] 胡曦波. (2006). 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建设, (01), 44-48.
[13] 澎湃新闻. (2020). 上海地铁2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增能,7号线最短行车间隔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