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号收藏
壹号收藏公众微信,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快的投资收藏资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业内专家、收藏家在线和大家分享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新闻广播  ·  拟录3名本科生惹争议,后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回应 ·  20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2 天前  
中国电信  ·  国际荣誉!首次获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号收藏

【智慧】5000字的《金刚经》总结出6个字,发人深省!

壹号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08 12:10

正文

康熙御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抄经本 纸上故宫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


只有看破,人生才能真正放下,获得从容自在。


1

看 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译文】有为法都如同梦幻泡影,本来不可取不可说,又如同水露,如同闪电,虽然呈现过,瞬间消失,不可取不可说,应作如是观。


人生如闪电、似露水,纵然精彩,也不过是转瞬即逝,什么也留不下。


所有人都会老去,都会死亡。


再多的财富也带不走,再大的权位也只能留给后来人。


我们的喜怒哀乐,聚散成败,随着时间这条单行线一闪而过,再不复返。


李白说: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无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佛家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就是空,所以是与非都不重要。

人生也是空,所以所有的执迷都没有意义。

宣鉴禅师说:佛是臭狗屎。


不是大不敬,只是他已经看破,既然是空,那么冠冕狗屎,对佛都没有意义。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破,不懂人生的悲凉,每日为所得所失斤斤计较,到头来,不知道到底在忙碌什么。


一切终将失去,所以要懂得珍惜。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你的家人、爱人、朋友。


对财富的聚散尽量淡然,不执著,平安是福,知足就好。



2

放 下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译文】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既然知道我所说的佛法如同渡筏的比喻,渡过河就要舍筏,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呢?


佛经上有这样的故事:


梵志拿了两株花要供佛。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到了没有可以舍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纵然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一切都将化为尘土,现世人的无明和妄念也依然很难摆脱。


唐朝的大臣鱼朝恩拜见国师,问曰:“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慧忠国师不客气地说:“佛法衰相今现,奴也解问佛法!”(佛法快要衰败了,像你这样的人也懂得问佛法!)


鱼朝恩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立刻勃然变色,正要发作,国师说:“此是无明,无明从此起。”(这就是蒙蔽心性的无明,心性的蒙蔽就是这开始的。)


鱼朝恩当即有省,从此对慧忠国师更为钦敬。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


不是放下你的事业和家庭,而是放下你的虚荣、放下你的贪欲、放下你的愤怒。


对于别人的冒犯不会耿耿于怀,对于不明的财富不会贪心大动,对于曾经怨恨的人,不会暴跳如雷。

有人复述你曾经的悲伤过往,你安静倾听,像是听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心如止水。对于曾经恼怒和愤恨的人,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放下心灵的负累,人生才能往前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3

自 在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译文】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幻的,应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应当执着在物质现象上,不应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感觉、记忆等现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无所住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是什么事都不想。应无所住,并不妨碍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


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心一动,妄念就升起,人生也就失去了自在清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保持心灵的平静和清净,人生才能真正自在。


渔夫在岸边晒太阳,有个企业家诱惑他,让他贷款买条船,这样下去几年就能还完贷款,再过几年公司就能初具规模,老了退休的时候,就能在岸边晒太阳了。


渔夫回他,那我现在在干啥。


没有妄念,坚持本我,心不随外部环境的牵引,不随其转就是清净自在。


心即世界,心里清净无碍,世界自然也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以清净看世界,欢喜过生活。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这样的人生,才自由自在,足够精彩。


来源: 儒风大家

子曰整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电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