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慧交通
记录行业发展,分析新闻热点,数读市场投资,与智慧交通网、智慧交通杂志两大平台联动,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vol.447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智慧交通

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方案和建设思路

智慧交通  · 公众号  ·  · 2024-12-13 08:30

正文


11月3日~6日,2024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11月5日,在车路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亮就《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方案和建设思路》做主题分享,本文系现场演讲整理而来,未经本人审核,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一、基础情况

















































在南京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南京市交通集团作为全市的牵头主体单位来开展相关应用试点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

2024年5月至7月,南京市交通集团赴国内多个典型示范城市深入调研,开展先导性研究,并积极参与试点城市申报;7月,五部委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南京市作为首批城市入围;8月16日,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政策发布会召开,南京市交通集团代表南京市发布了 全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南京市交通集团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过程中主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要是作为牵头主体单位推进总体工作,包括 牵头制定三年行动规划和做好市级云控技术平台的建设运营管理任务 :9月3日,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编制单位确定后,更加着眼于落地,推进具体工作开展;9月29日,完成云控平台运营公司组建,着手搭建市级云控技术平台;10月14日,完成了市级云控平台设计招标工作,开展市级云控平台方案设计;10月18日,完成了全市“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初稿编制并同步征求部门、各板块意见;10月23日,按照李克强院士提出的总体架构、基础平台、路侧、车端、网络“五张图”的思路,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设计。

南京市基本情况

南京基于良好的城市条件入选首批20个试点城市, 智能化道路建设方面 ,累计完成智能化路口改造439.2公里,建成5G基站超3.8万个,额外部署覆盖北斗定位基站11.5平方公里,并部署边缘计算、、路侧感知设备等智能化基础设施超1600个,基本做到城市核心区全覆盖、主要道路全覆盖,为智能网联车辆互联互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高级别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 ,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106张,涵盖国内重点企业,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里程达11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当中有4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得到示范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搭建方面 ,几个主要试点示范区各有特色,比如江宁开发区聚焦自动驾驶示范项目,实现无人出租车、T3出行运营调度平台搭建;秦淮白下高新区首创应用5G无线专网,在闯红灯预警、路口全量障碍物识别上取得良好效果;建邺区致力于打造科技生态岛,实现夜间无人清扫、无人小巴等落地应用;溧水开发区主要侧重于道路测试,包括自动驾驶物流配送、自动驾驶接驳等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聚方面 ,全市共集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100余家,2023年实现营收约300亿元,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各关键环节,已形成相对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二、试点方案

















































目前,在南京市工信局的指导下,南京市交通集团已经完成了全市三年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围绕全市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总体目标、6大工程、15项重点任务等逐一明确了试点方案,基于前期调研情况和专家沟通意见,南京现阶段拟定的规划还需顺应行业发展动态、技术演进,做到后期动态可调。

建设目标

主要分为六部分,包括分步实现南京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建设“物理分散、逻辑统一、分层解耦、跨域共享”的城市级云控平台;围绕应用需求部署规模化场景并提高车载终端渗透率;建设支持C-NCAP测试场景等测试能力的封闭测试场;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围绕全域信号优化控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及通行保障能力。

具体来说, 在路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将对3777个路口进行不同级别的智能化改造,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控具体路口建设,此外,将在相应路段建设点位,拟在定淮门隧道、应天大街隧道内分别布设感知基础设施;同时,细化路口建设等级,具体划分为核心路口、重点路口、普通路口、基础路口,不同路口投入的设备不同,结合路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路口建设。

云控平台建设方面 ,总体思路是按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需求牵引、商业闭环的路径来构建“1+2+N”统一平台,1个平台是指搭建1个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云控基础平台,2大应用是指智慧桥隧和智慧枢纽,N个云控应用场景是指衍生出的N类应用,包含车辆赋能类、交通管控类、交通数据赋能类。总体建设模式上,将各区原有的平台通过功能价值进入到全市唯一的中心云控平台上,实现统筹建设、统一服务,开放共享、互联互通,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规模化示范应用方面 ,着力打造“站城融合” 新名片、“跨江融合” 新发展:“站城融合” 是以亚洲最大的高铁南站为枢纽,重点打造自主泊车、无人接驳和智慧化综合治理等场景;“跨江融合”是在跨江桥隧重点打造无人清扫、事件感知、拥堵治理、交通安全监管等场景。同时,在两大典型应用环境的推进过程中,南京市交通集团将融合低空经济元素,探索空地一体场景应用。此外,还将围绕应用试点建设中的内容,推进智慧交管与公共服务类、智能网联车辆应用类的典型应用,包括网联化互联网地图导航、交通事件感知、全息路口和交通态势感知应用、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以及智能网联公交车、智能网联运营车、智能网联低速无人车、智慧泊车等。

封闭测试场建设方面 ,溧水经开区原有智能网联汽车公开测试道路里程长约8.5km,区域内设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执法系统、电子围栏等基础设施系统,并建设有导航定位基站、车辆检测等辅助基础设施,部分路段具备可封闭条件。我们结合现有道路情况,增加封闭测试道路的范围,形成涵盖十字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纵向直行等场景,具备全套C-NCAP2024主动安全方面以及其他常见智驾标准的测试验证能力。

高精度地图及北斗应用建设方面 ,遵循“示范先行、进阶推进”的原则,采取“一岛探索,多线试行,全域开放”的工作思路,探索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上高精地图安全应用的全流程技术路线;选取秦淮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宁经济开发区、溧水经济开发区多条线路,开展高精地图安全应用测试,逐步在各区推广高精地图安全应用,最后实现高精地图安全应用全域开放。

全域信号优化控制应用方面 ,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构建全域信控优化服务体系,从“数据、交通参与对象”全要素、“路口干线、区域”全场景出发,提升信号优化、故障主动告警、交通信息三个方面的服务,有效提高交通出行安全保障能力、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出行效率。


















































三、建设思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