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写本子吧。其实与做实验相比,写本子主要需要的是另外一个能力:讲故事。当然不仅是写本子,写文章和会议报告也是这样,就是怎么把研究的故事讲好。
要讲好故事,就要从听众或者读者的角度来考虑:别人关注的是什么。所以就需要从别人的知识面开始说,一步步拉个对方跟着你走,中间你怎么思考的,怎么做的,实验结果体现出来什么,你怎么分析和思考结果,别人怎么做的,跟你做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的判断和下一步规划是什么,实验结果中有哪些是符合预期的,哪些是超出预期的新发现……。当然本子需要更加简洁和凝练,也需要更高的视野。
下面我们梳理一下写本子需要的四个核心技能。
这个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了,不过现在AI功能很强大了,大家看文献应该容易很多了,当然难点是怎么把文献的观点整合到一起。不过我想大家主要的思路和框架有了以后,问题不大。另外,注意参考文献尽量是3年内的(2022年以后),还有就是避开口碑不太好的期刊等等,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可以看这篇推文(国自然申请|参考文献,有多少注意事项?!)。
除了查文献外,下面列举一些个人常用的网站,有很多大家基本都知道了:组学数据的解读一直是很多同学认为难的地方,我想具体有疑问的地方可能有:a)对组学相关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太了解;b) 如何判断组学数据是否可用;c)生信分析中的图表如何与研究的目的、主题结合起来;d)如何从组学数据进行后续课题的设计(之前我写过几期RNA-Seq和单细胞测序主题的,感兴趣的可以看这个:(终篇)当导师只给我一个RNA-Seq数据,我是怎么设计出5个课题的;当导师只给我一个单细胞测序数据,我是怎么设计4个课题(3))以及e)如果组学数据与验证结果不一致的时候如何在文章里面讨论。这个主题比较大,以后我们展开详细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技能:文字功底。虽说国自然有一定模式,不过一些好的本子不仅创新性、科学问题、排版格式等等都很有优秀,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亮点:有一些“高端”的词汇,比如大家平时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有:调控、激活、抑制、阻断、活化、阐明、验证、探索、揭示、介导等等,这些词专家看多了也会“腻烦”,我们列举几个不太常用的(未必“高端”)供大家参考(大家也可以自己通过AI拓展):厘清、阻遏、劫持、耦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