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远看经济
光远看经济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走上工程师之路的罗文博 ...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事关机器人产业,工信部最新部署!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这两天行情总结:阿里巴巴带动了整个行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远看经济

马光远:人口如果断崖式下滑,房价必然下跌,但更可怕的结果不是这个

光远看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5-02 08:58

正文

【五一节快乐】!《不一样的经济和投资趋势课》已经全部上线。


感谢大家的厚爱,上线短短一个月不到,参与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万人。既欣慰,又诚惶诚恐。欣慰的是,课程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惶恐的是,我自己深刻感受到课程有很多不足,特别担心辜负了大家的期待。我会继续努力,坚持说人话、说真话,希望在将来能够推出更好的更有用的课程和大家分享。


“五一”期间,课程仍然保持 299元 的优惠价格不变。祝大家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



人口如果断崖式下滑,房价必然下跌,

但更可怕的结果不是这个

文|马光远

今天是我们“五一财经观察”的第二篇文章,讨论一下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中国人口问题。


原定于4月上旬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迄今仍然没有出炉。国家统计局对此的解释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发布更多更细的信息,同时大量增加普查公报。为此,人口普查发布前的准备工作也相应有所增加,下一步我们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向社会公布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同时,对于外界关于中国人口下降的猜测,统计局的回应是,2020 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第15讲 详情点 击【阅读原文】


2020年人口继续增长,不等于人口没有进入下降的趋势。很显然,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趋势。尽管普查数据没有正式公布,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口态势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限制生育的政策已经不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态势,中国的人口政策面临调整的巨大压力。


比如,北京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00368人,比2019年减少了32266人,下降幅度约为24.32%,创下十年来新低。而2020年北京户籍人口死亡数为97649人,与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相差2719,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两者差距最小的一次,户籍人口负增长很快将成为现实。


事实上,中国人口态势的变化,从学者的呼吁,到近年来生育政策顺势而为的调整,大家对中国人口态势的变化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比如,去年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就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文章中认为, 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已经破了警戒线,要把握人口发展重大趋势变化,制定长期规划,实施人口均衡发展国家战略;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到: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政策面临历史性的转折。


尽管普查数据没有出来,但关于中国目前人口面临的现状,三个数据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2月8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新生儿共1003.5万,男孩529.0万,女孩474.5万。 2019年这个数字是1179万,公安部登记的出生人口今年铁定跌破1000万。从统计局的数字看,2015年生育政策调整以来,每年的人口出生数分别为:2016年1786万人,2017年1723万人,2018年1523万人,2019年1465万人,出生人口2019年跌破了1500万,人口出生率为10.48‰,创下近20年来最低的人口出生率。这意味着,中国事实上已经陷入了“低生育陷阱”,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早跌破了警戒线。二孩政策并没有改变人口出生率下滑的态势,另外,中国的育龄妇女人数在过去10年减少了超过4000万。那些担心二孩放开会出现人口爆炸的专家应该好好反思了。


第二,自2012年起到202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连续9年下降。 劳动力人口人数下降了接近3000万。


第三,老龄化程度在加深。 中国60岁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迅速从1980年的8%提高到1990年的9.7%、2000年的11.2%和2010年的13.5%,到2019年,中国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中国将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之一。



不需要普查结果,只看这三组基本确定了中国未来的人口趋势,“十四五”中国人口的基本格局:


第一,人口将历史性的进入下降周期;


第二,未富先老,中国要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至少还需要15年时间,而到“十四五”末,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更进一步加深。未富先老成为中国经济未来30年最严峻的考验;


第三,人口红利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和严峻挑战。


如果人口一旦下降,老龄化加速,未富先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意味着房价要跌了吗?如果仅仅是房价跌,那还真没什么可怕的。 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有三点必须清醒意识到:


其一,人口的逆转,经常会引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逆转。


在过去多年呼吁人口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提醒要认识到日本当年陷入低增长陷阱的罪魁祸首不是房地产,不是广场协议,而是人口。2010年中国GDP总规模超过日本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明显的减速周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转折点提前到来,在缺乏创新等其他竞争要素的情况下,导致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全面丧失,如果不调整人口政策,延缓劳动力人口下滑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减速将超乎想象。 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口问题。 日本在2000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2005年人口开始下降,从而导致日本加速进入老龄化,经济停滞。但比日本更严峻的是,日本人口红利转折点出现后,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完成城镇化的高收入国家,中国未来面临的人口困境比日本要严峻很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