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上帝视角
传播真能量,另类视角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喜茶,突发! ·  昨天  
央视财经  ·  暴涨388%!热度空前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最新航拍画面!救援正在进行→ ·  3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那尼在搬砖 ... ·  4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人生陷阱知多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上帝视角

“权健”背后的水很深

财经上帝视角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12-30 10:46

正文

一篇由自媒体丁香医生发布的《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刷频网络。随后,权健方面要求丁香医生删稿道歉,而丁香医生的回复是,“一字不删,欢迎来告。”如今,丁香医生收到了来自权健方面的律师函,要求丁香医生方面立即撤稿并在3日内与权健委托的天津君辉律师事务所杨姓律师和袁姓律师商洽对委托人的赔礼道歉并以最大程度挽回不良影响。对于该事件,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的回应是,“正在核实。”

其实,关于权健事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细思极恐,很多事越深挖越可怕。

权健那些缺德事

权健一直把自己的销售模式称为“直销模式”,对于其自称的“直销模式”,已经有媒体发布了相关报道。

央视《新闻直播间》曾报道权健“拉人头入会,逐级返利”的销售模式。经销商表示:“上提一层,下提二五八层,这不得了,(一个月)十几万。”根据《禁止传销条例》,权健的这种行为已涉嫌传销行为。

根据AI财经社报道,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记录了7起涉及权健的传销案判决。

近期,凤凰网记者卧底权健直销大会现场。根据凤凰网报道,12月26日,权健天津总部举办了一场千人培训会。权健的“培训老师”称,公司董事长束昱辉曾是阿里公司操盘手,是中国电商创始人,还宣称目前权健业绩已超越阿里。但是,下午场遭遇突发情况,权健工作人员要求所有人员必须穿工装(单色系工装,颜色代表级别)。根据凤凰网记者获得的内部资料显示,权健内部有多种奖项激励,有一种名为“合作奖”的就是此前样式所曝光的“二五八层”,推广人享受下属第二、五、八层推广奖的10%。

也就是说,权健目前还在继续此前被曝光的涉嫌传销行为。无论现场的“培训师”和“举办方”未来是否会变成临时工、经销商又或是非权健人员,在权健总部举办的活动怎么看也与权健脱不了干系。

保健品这种东西介于药与生活用品之间,说药不是药、说是普通日用品又不是普通日用品。保健品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这东西属于吃不死人也不能用来治病。国内媒体此前有过多篇关于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报道。但每次都是过了那阵风,该咋样还咋样。因为保健品本身吃不出事来,但如果拿来当药用,那就要闯大祸了。丁香医生文中所指控的一条就是权健虚假宣传,夸大药效和疗效。

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有着严谨的科学逻辑和实验数据作为基础。在欧美国家,制药公司推出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经过多道审核程序及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实验(临床试验需经病患者签字同意)。如果不经过审核及实验就推出一款药品,那就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中医在这方面就比较玄乎,因为中医的方子较多,并没有被完全保留下来,流传于民间的偏方也不少,偏方真假也难以辨别。因此,很多偏方其实都是缺乏临床实验的产品,这种东西不能直接用于治疗。根据新京报报道,权健公司在武清(天津市武清区)起家,公司负责人束昱辉在当地很有名气,“经常从民间搜来偏方研制产品。”至于这些产品有没有经过监管层的检验、审核想必就只有当事人知道。如果权健的这些产品是擅自推出的话,那背后问题就更严重了,监管层在干嘛?又或是权健靠山到底有多硬?

保健品是否有效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权健事件的关键不在于其保健品质量,因为在国内,此类事件已发生许多次了。鸿茅药酒不就是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先例吗?今次问题的重点在于把保健品当药用。一方面是商家的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缺乏常识及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致。

至于医疗方面,权健集团旗下拥有直属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无可厚非。但权健所提供的中医疗法是否经过医学界检验也是个问题。中医不能因为姓“中”就能拥有特权,医疗是一门科学,靠爱国情怀或是民族情绪救不了人命。

权健事件中被曝光的周洋就属于这样一个案例。病患家属在走投无路之际也正是他们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刻,任何微乎其微的可能性都会演变成希望。这也是为何很多弱者会被心怀鬼胎之徒钻空子,最终被骗至人财两空的窘境。

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医理医德,不知道权健在治疗周洋的医理上如何解释,还有被曝光的所谓“火疗法”又有什么医学根据。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作出明确解释的。

权健束昱辉

现今出事的权健只不过是权健帝国的冰山一角,如果挖掘一下权健一把手束昱辉的话,权健的问题根本不止现在曝光出来的这些。

根据启信宝数据显示,与束昱辉关联的企业共有34家,其本人是2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并有担任22家公司的股东及高管。名下资产覆盖医疗、体育、房地产、科技等领域。

经查询发现,由束昱辉担任法人代表的3家企业已被吊销执照。3家企业分别是,四川权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0%)、北京中方权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天津市情商企业研发中心(持股比例100%);其中,束昱辉是四川权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方权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及高管,是天津市情商企业研发中心的股东。

换而言之,束昱辉在医疗领域是有过不止一次的前科,其还在医疗领域继续从事工作本身就比较奇怪。按理说,监管部门早该对其实施处罚,屡教屡犯者居然还能继续从业,说明相关法律体系很有问题。做坏事几乎没有成本,那好人还怎么活?为什么束昱辉能够屡罚屡犯是个问题,到底是立法出了问题,还是执法出了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