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研究院
特色小镇案例分享 免费发布项目信息 承接特色小镇申报 策划 概规 创建方案 政府汇报 产业导入 资本导入...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现场  ·  知名男演员现身江西:“回老家了!” ·  21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知名男演员现身江西:“回老家了!” ·  21 小时前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现代快报  ·  玩手机导致2300度近视?进来自查 ·  昨天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长江日报  ·  武汉一部属高校,党委书记调整 ·  3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3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鸿蒙+DeepSeek:一起探索“黑科技”!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爆改J人!进来领取武大定制计划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研究院

30位地产百强总裁的拿地秘诀,教你拿对地做好项目!

特色小镇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9-10-12 12:56

正文


有的房企拿地,拿一块对一块,几年规模翻几番;有的房企拿地,却经常出现大错误,拿错2块地,发展就严重停滞。大家参照的城市规划、GDP、人口净流入、人均收入等信息、数据,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1

心理距离大于物理距离
的地方是价值洼地


很多客户本来觉得房子不错,但一听没有公交,就不买房了。这就是交通不便带来的“心理距离”。


如果一味等地方政府开通公交,往往会比较慢。于是一些房企就和当地政府商量,自己出钱买公交车开通线路,再交给地方政府运营。这样一来,项目就没有交通的“硬伤”了。


2

不能只看交通距离
还要看交通时间、客户耐受力
举例来说。


因此,40公里外即将开通轨道交通的地块,优于30公里外只有公路交通的地块。

交通时间之外,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客户的耐受力。


在大都市,我们已经习惯了开车一小时去一个地方,下班后一个半小时才到家。

可是在小城市,很多人开车5公里都嫌远,10公里以外都觉得无法忍受。
曾有房企总结:城市不同,对“距离”的敏感程度不同,城市越小,对距离越敏感。


①县级市:地块以县中心为主,距离县中心3公里以内为宜。

②一般地级市:近郊(3-5公里)尚可,远离市区10公里地块需谨慎。

③中大型城市:城郊(3-5公里),近郊(5-10)公里为佳,远离市区30公里地块要重点考虑资源、配套及地块规模,北方区域应谨慎对待郊区地块。

3

大数据作参考,小数据下决心
有几位总裁都告诉笔者,常住人口、人均GDP、人口净流入等“大数据”固然很重要,但最终下决心,还是要看一些“小数据”。

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种种原因,大数据不一定能反映潜在客户的真实情况。


一个社区有100个常住人口,10年前的GDP是1000万,但当时的社区领导想让自己的政绩更突出,不算居住不满2年的人口,向上报告说自己的常住人口只有50个,人均GDP20万(实际只有10万)。



当然,大数据还是能反映一个城市乃至区域的基本面的,是拿地的重要参考。但要下决心,还是要看一些小数据。

4

抄底要靠实力,而不是靠运气
一般房企领先半步是最佳选择
拿地的时候,大家都想“抄底”。

但是在全国性的大周期已经结束,各大巨头布局全国的今天,凭运气抄底可能性已经很小,往往是抄底不成反被套。
笔者认为,现在拿地想抄底,必须要靠实力,一般来说,具备以下3方面能力中的一种,可能抄底成功:
1
提前预测规划的能力。


如果你能预测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你就敢在大家不看好的区位拿的地。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广州将“一大块菜地”被规划为“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于是菜地变成了现在的超级CBD “珠江新城”。
2
充足的资金实力,加上反周期规划


比如,之前每年过年之前,大部分房企一年预算结束,第二年还没开始,可地方政府还在卖地,这个时候,如果你有钱,你就很有可能低价拿地。
3
城市运营的能力


5

看政府规划报告要细致,要落地
地方政府规划、报告很重要,但如果蜻蜓点水的看,就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价值所在。

下图是保利总结的,从人口、土地、交通、公服四个角度深入解读政府规划的模型。
具体来说:

❶ 新增的建设用地,居住、商业以及产业等用地的新增,是进行住房开发的基础。

❷ 关注新增的城市人口,不仅需要关注潜在增长规模、增长趋势,同时还需要关注增长人口的分布情况。通过评价区域内的人口容量,分析人口的流动方向对于捕捉住房需求也很重要。

❸ 关注新增的基础设施,重大的交通枢纽、交通干道的修建,将会直接带动沿线地带的发展,交通可达性提高,则沿线地块开发的价值也会提高;

❹ 关注新增的公服设施,规划主要对大型公服配套设施进行管控,医院、教育以及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将会极大的增加产品增值的潜力。

6

同一城市圈内,产业、人口

都要看相对优势

7

现场有灵魂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样重要
最近网上流传很广的帖子“如何把鹤岗的房子卖给外国人”想必很多地产人都看过。


8

不能脱离项目周期、大小
去讨论客群是否存在
有些三线城市会有这样的情况:

当地房屋均价是4000左右,本地房企也一直认为当地不存在高端客群。

甲巨头进入后,做了几百套高端住宅,以2万1平的价格卖光了。

本地房企一看,高端市场存在啊,于是就和乙巨头合作,借品牌又做了几百套豪宅,品质丝毫不次于甲巨头的项目,也卖2万,最后却严重滞销。


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当地高端客群虽然存在,但人数有限,已经被甲巨头收割光了。新的高端需求成长起来,可能是在5年之后,所以现在高端房子就卖不出去。


所以,脱离项目周期、大小,去谈客群是否存在,是否应该拿地,是伪命题。
在三线城市,如果房价稳定,你20亿拿一块大地,明年旁边再卖一块18亿的地,你的房子却刚卖了1/4,那你就被动了。

可如果你是在不同地方拿了四块小地,一年之后,房子已经卖光了。

快进快出是防风险最好的利器,如下图所示:

9

没有白下的苦功,努力才有回报
天地自有公道,付出才有回报。
我们先来看看,招拍挂中,努力和不努力有什么区别。


土地拍卖中,往往会出现到了一个价格,有的人满头冒汗勉强举牌,有的人却胸有成竹淡定应对的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