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了投资体系,做长期价值投资和资产配置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找成熟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交流,从一个论坛到另一个论坛,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做长线的慢就是快,复利滚雪球的,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
非长线的和上杠杆的不在讨论
范围内。
在论坛上交流,随着时间推移,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有经久不衰的,也有亏损累累的。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怎么样成功,而是怎么样不失败。
尤其长期投资,有了能力范围,有了路径依赖,很多投资者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慢慢走向了失败。
在长线投资过程中,同样会有很多判断。
有些错误路径,不很容易避免。
比如,如果越下跌越认为市场已经反应了预期了,认为没有认错的必要了,会随着下跌一错再错。
甚至都会站队。结果,选公司和选投资者没什么两样了,最终成败又是最终价格决定的。
集中投资又抄底,即使不上杠杆,超级集中投资也是很危险的。即使投资大师的集中投资,也是比很多散户分散了,比如建议精简至5只,已经是极限了。
无穷大与零的平均数是无穷大;
无穷大与零的乘积是零。
简简单单的数学公式。如果忽略数学公式追求低概率,最容易失败了。
即使分散,也不能对一只公司进行不断地抄底,超出组合配置仓位上限。
因为,跌不到很低的位置,抄不到底,如果抄底,反弹了也要跌下来;
好容易跌下来了,抄底了却没有发现分析不到的危机,继续下跌;
最终,市场反弹,所抄底的公司不涨,继续抄底,继续下跌;
结果长期投资,经历长期后答案才揭晓。
银行保险、融创中国原来是地产的问题,超预期的严重;隆基绿能原来是供求端产能的问题,超预期的严重。但是,光伏产业2012年就有一波因为供求激烈全线亏损的案例。
同样,汽车估值低了,也要敬畏周期性。尤其是成长性好的估值低了,成长增速依然在,要多多想想周期性,可能跌完了周期才刚刚开始下降,然后随着周期下降继续下跌。
所谓公司的护城河、市占率慢慢被侵蚀,公司的毛利率、ROE开始下降。
于是只选好公司,结果发现业绩每年增长,价格从成长跌成了价值。结果又陷入了一次价值陷阱。
很多医药龙头公司现在已到哪一步了。
结果,又找困境反转,与此对应,能从基本面一片大好到变差,也有能从基本面差的变成一片大好的。
最终概率很低,唯有分散才能拿得住一点仓位。
还是回来寻找好公司好价格,成长和价值平衡的。
有护城河、竞争优势好、行业景气度好、市盈率合理,越跌越买,结果竞争格局变了,业务都被别的公司抢走了。
总结经验,
不仅具有以上特点的,而且业务粘性好的,绝对行业龙头,至少未来多少年护城河都在,
像腾讯控股公司。
结果,遇到互联网行业下行,又是暂时亏损。
腾讯控股在互联网行业穿越周期算比较好的,需要等待时间,慢慢验证。
可是,选行业就是为了多赚点,如果穿越周期,赚得不多,还不如分散行业。
总想要多赚点,想要成功捕捉行业拐点,于是继续研究,把宏观和行业都研究遍了,
顺势?追涨杀跌?结果认为价值投资造成的亏损,都被用了别的方法亏损掉了。
结果回来用稳定的模型,不再受别的方法的各种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