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报名观看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3%-17%,作为发病率较高但又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瘤种,SCLC一直是抗肿瘤药物开发药企的必争之地。
近两年在SCLC上有两个大热的靶点,
一是B7H3,二是DLL3。
在B7H3靶点上,第一三共/MSD的B7H3
ADC新药ifinatamab
deruxtecan在年初启动了治疗复发性SCLC的3期临床,有望成为该靶点首款获批的药物。在领头药物商业化渐近之际,大型药企则试图依靠License-in抢占身位,2023年该靶点共发生了3起大金额BD,国内药企参与其二,分别是映恩生物/BioNTech,翰森制药/GSK,这也是国内药企在B7H3靶点ADC药物上布局深厚的表现。
除以上提到的两家国内药企外,还有
迈威生物布局了7MW3711
,
信达生物差异化布局了EGFR/B7H3双抗ADC新药IBI3001
,以及英诺湖医药在
DJSeedin
2024 poster专区
展示的B7H3
ADC新药ILB-3101也在近期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申请(IND)的默示许可…
对于DLL3靶点来说,全球首款DLL3/CD3双抗Tarlatamab在5月16日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率先于B7H3进入了商业化阶段,该靶点其他在研药物的潜在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DLL3(Delta‐like
canonical Notch ligand
3)是一种高度肿瘤选择性的细胞表面标记物,由619个氨基酸组成,包含1个DSL结构域、1个胞内结构域和6个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DLL3为Notch通路配体家族的成员,在Notch信号传导中发挥关键作用:DLL3与Notch受体结合进而激活Notch通路,该通路与肿瘤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
过往研究表明,DLL3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但在大约80%的SCLC和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高度表达。
虽然目前DLL3靶点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晰,但其在健康细胞和癌细胞表面表达的差异性使DLL3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向包括ADC、双抗和CAR-T。
但随着近两年来核药在融资、产品进展以及交易合作方面的火爆,也有企业开始躬身入局
靶向DLL3的核药开发,以求差异化创新。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3日,Abdera
Therapeutics宣布旗下ABD-147的IND申请获得了FDA批准,
拟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
。
根据新闻稿描述,
ABD-147是全球首款获批临床的靶向DLL3的放射性治疗药物,核素为Actinium-225
,Abdera
Therapeutics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临床1期试验。
ABD-147同时也是Abdera
Therapeutics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药物,这也要得益于旗下技术平台——ROVEr的强大支撑。根据其官网的描述,ROVEr平台包括4大模块,分别为开发递送放射性同位素专用的仅重链抗体平台,一系列放射性同位素兼容的螯合剂,包括actinium-225和lutetium-177在内的强效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成像和指导治疗模块。
正式基于ROVEr技术平台强大的潜能,Abdera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完成了3轮融资,总额近1.5亿美元,受到了包括Versant
Ventures、venBio
Partners、启明创投USA、RTW
Investments等多家明星机构的青睐。
正值首款DLL3双抗获批上市,核药火爆之际,Abdera成功将靶向DLL3核药推进临床,ABD-147是否会大金额对外授权,Abdera是否又是否会被MNC收购,一切似乎皆有可能。
在安进DLL3/CD3双抗获批之前,“献祭”的药物不胜枚举,其中最“惨”的,非艾伯维莫属。
2016年,艾伯维以58亿美元首付款和4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收购Stemcentrx公司,获得了靶向DLL3的ADC新药Rova-T。
尽管艾伯维对Rova-T寄予厚望,但Rova-T临床疗效并不佳,一线、二线治疗SCLC连续失败,最终于2019年,艾伯维官宣终止Rova-T用于SCLC患者的研究和开发计划。
市场对DLL3靶点的期待,也因为艾伯维的折戟降至了冰点。
但新药研发就是这样,总要有人选择负重前行,因而便有了安进DLL3/CD3双抗Tarlatamab不断突围,最终获批上市为SCLC患者带来了曙光的佳谈。
Tarlatamab获批上市,将进一步点燃市场对于DLL3靶点的热情,而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已经陆续出现了多笔交易。
2023年4月,再鼎医药牵手宜联生物,前者看重的是后者的DLL3
ADC,该药物已经于2023年底在美国启动临床1期研究。
2023年11月,诺华牵手传奇生物,看重的是后者DLL3
CAR-T,预付款为1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达到11.1亿美元。
如此大手笔引进,不仅体现了诺华对于传奇生物旗下管线的认可,也体现了
诺华对于DLL3靶点抱了极高的期待。
并且诺华也是核药领域的强者,手握两款RDC(核素偶联药物),旗下已有6个sites用于核药生产,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商业化,诺华已经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核药帝国。
那么对于Abdera
Therapeutics的DLL3核药,诺华不知是否有意?
Tarlatamab获批之后,迅速让市场重拾了对DLL3靶点的信心,往后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如在今年AACR上,恒瑞披露了旗下DLL3
ADC新药HRA00130-C004的早期数据,结果显示该药物有效且安全性良好,未来潜力巨大。
期待在治疗手段还有巨大空白的SCLC上,DLL3靶点能带来更多的突破。
bioSeedin项目推荐
:
高亲和力多表位适合双抗与ADC开发分子
1.
亲和力-9~-10的多个高亲和力分子,验证了同家族的非特异性;
2.
进行了表位分组,在DLL3的各个EGF domain均有结合分子;
3.
进行了分子的内吞与个别分子的CD3的双抗体外测试(自主研发CD3平台)。
项目文章链接:
序列授权 | DLL3、5T4、ROR1,高亲和强内吞TAA靶点合集
(
请备注相应靶点名称
)
DLL3作为SCLC和其他肿瘤的重要靶点,围绕DLL3开发的多种疗法近年来发展迅速。以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治疗、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等类型的DLL3药物在临床中有进展且部分治疗效果在临床实验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为满足靶向DLL3药物开发,ACROBiosystems已开发DLL3重组蛋白产品,均由人源细胞表达,覆盖多标签,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批间一致性的特点,适用于免疫、抗体筛选、候选药物功能验证等应用。另有DLL3过表达细胞株可选,加速您的药物开发进程!
注:资料转载自
各大公司官网、公开信息源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