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至今,基金子公司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相对公募基金以及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基金子公司还很年轻。在经过初创期野蛮生长、坐拥通道“躺着拿钱”、严监管政策压力下转型之后,基金子公司开始反思,探寻长期健康发展的道路。
首先受到重视的是风控。“公司成立初期,我们什么业务都尝试过了,甚至包括影视基金,那段日子真是疯狂。”一位基金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公司将风控部门放在显要位置,有点瑕疵的项目很难立项。
正如银河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云雀所说:“在行业泡沫膨胀、不少同行迷失于赚取短平快热钱的那个时期,我们也曾动摇过,也曾想过是否走捷径赚快钱。所幸,坚守初心的意志战胜了短期利润的诱惑,我们一直坚守着资产管理行业的本源。”
一开始银河资本开展的业务大多是投顾类,而随着投资团队和评价体系的逐步完整,他们将重心放在证券类业务主动管理方面,如在量化投资领域做好资产管理业务,就是其目前积极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另一些子公司则在业务架构和人才建设方面查漏补缺。鑫沅资产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券商资管在投行业务、营业网点、渠道资源等方面可以借助券商自身优势,而基金子公司在资产端的获取项目及资金端的市场营销能力方面较弱。华夏基金也表示,相较于券商,基金子公司在ABS业务方面确实存在短板,但是如果在某些细分领域发挥特长,也可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也有部分公司继续沉迷于通道业务,不愿主动转型。一些子公司在业务推进过程中“踩雷”,未能很好地防住风险,这是主观方面故步自封的问题。客观上看,基金子公司对股东的资源相当依赖,绝大多数公司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行走”,小公司的发展空间受到大公司的挤压,存在“强者愈强”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不少基金子公司和母公司结合得还是很紧密。”一位基金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子公司和母公司可以说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仅仅多了个前台和几个业务人员。子公司一旦接到业务,马上由母公司的团队接手,全权管理,监管要求的业务分离、人员分离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充分贯彻。
此外,投资经理的职权范围也让外界迷惑。“投资经理其实不一定负责管理,而是主要负责跑客户。”一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子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主动管理能力,投资经理的资源和人脉更被公司看重,只要能拉来业务、发行产品就行。
前路艰难,问题很多,但是放眼整个行业,依然充满希望。
“上半年基金专户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16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刚刚突破10万亿元。应该承认,基金子公司在业务发展方面有更大的灵活度。长远来看,各类创新产品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