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基石e洞察
这是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微信自媒体,管理专家彭剑锋、包政、吴春波、陈春花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我们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我们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部分武汉药店出售华为WATCH ... ·  9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69岁周润发,传新消息 ·  昨天  
湖北经视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AI生成图被商用,侵权吗?武汉一法院判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基石e洞察

《企业家》杂志专访包政:实干家才是真正的思想家

华夏基石e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6-25 08:22

正文

  • 文 / 包政 ,华夏基石六君子塾首席导师,包子堂创始人,人民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德鲁克思想研究的权威

  • 来源:企业家杂志(ID:qiyejiazz)

  •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企业家如何顺应变化,看清管理的底层逻辑,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包政作为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华为基本法”的共同起草人,用教练式陪跑的方式,为企业在管理层面提供专业的指导,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图探寻管理的底层逻辑,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赋予企业家管理智慧。

01

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底层逻辑

《企业家》 :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过去熟悉的规则一次次被重组和改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环境?

包政 :当下,变局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在处于一个经济比较低迷的时期,二是AI等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于是大家担心,未来会怎样 ?其实这是经济周期的客观规律。 经济的周期会有长期、短期,会经历萧条、复苏、高涨等,任何企业都会遇到周期性的变化,而且每个时代都会遇到不确定因素,都会遇到经济的大波动和技术的突破。

虽然说现在工业发展、数字化发展、网络技术发展都很快,但我们工业化以来形成的规则和社会制度并没有改变。恐慌担心在哪个时代都有,比如当年蒸汽机发明以后,机器的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恐慌并不比现在小,工人都起来砸机器。但蒸汽机的发明确实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解决了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带动了交通运输的进步。

AI依然是技术进步以后产生的工具。 德鲁克曾经讲过,虽然德国在隆隆炮声中取得了节节胜利,但全人类一定会纠正暴力,战争之后一定会取得和平,这是自然的规律。 所以,企业家或者职业经理人对这些问题不需要太多的担忧,关键在于企业家或经理人应该继续遵循管理的底层逻辑,按照企业自由的内在规律来经营、管理。

我希望中国企业家一如既往地对未来抱有信心,只要能坚持,未来的机会就属于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人。

02

企业家是实干家,也是思想家

《企业家》 :您认为企业家对新科技的认知存在什么误区?

包政 :面对新科技,不需要每个人都做研发,需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去实践。面对AI大部分人只要思考如何应用AI来克服当前的困难和障碍,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提高客户的体验,等等。乔布斯讲过:“实干家才是真正的思想家。” 只有那些在一次次错误、失败中爬起来的实干家才能创造最真实的价值。

《企业家》 :为什么说实干家才是真正的思想家?企业家应该如何顺应时代变化?

包政 :因为他们面对困难时或周期时更需要思考,探索未来如何改进自己的生产、销售,包括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等。

比如,通用汽车公司第八任总裁艾尔弗雷德·P.斯隆,他加入通用的时候,通用汽车正陷入重大危机。当时通用缺乏营运及财务控制,导致现金无法周转,生产线混乱,斯隆深入企业进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叫“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经营”的组织机构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的平衡。

在1929—1933年,面对行业周期,他向管理要效益,加强了精细管理控制,订出指标,对工厂投资、流动资金、存货加以控制,对生产、销售和赢利都有定期(四个月)预测,并努力寻找当产能降低到最低限度时,成本降至最低的方法。那时候他天天跑到事业部,跟员工讨论如何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如何让产品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等,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进厂房、提高零件和部件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使零部件、底盘、发动机等实现内部共享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在产能只发挥30%的情况下,还有15万美元利润的良好收益。

所以, 面对周期性危机的时候,恰恰是企业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技术改进、提高运营效率、练好内功的最佳时机

《企业家》 :我曾采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他说在周期面前企业家要做到顺境时稳得住,逆境时不焦虑,企业家的领导力是经历多个周期后磨炼出来的。他这样理解是符合规律的。

包政 :是的。真正的企业家清楚周期是会改变的,进入低谷后会反弹,然后走向高涨,这个过程是每家企业必然经过的,关键是在周期中,你该怎么做。刘永好这样的 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变化中磨炼得非常敏锐,在周期面前他们不会轻言撤退,不会躺平,因为他们有企业家精神。

03

对标对手是正确的事

《企业家》 :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并把事情做正确。怎么判定正确与否?

包政 :这是个哲学问题。我们只能用结果来证明,不能事先判断所选择的是否正确,所以,我的观点是德鲁克的思想应该修正为“正确地去做事情”,而不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

首先,挣钱是核心。 了解顾客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思维逻辑,但从斯隆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的源头是盈利,企业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够正常地运转,所以挣钱是核心问题。流程的终点是市场,与挣钱息息相关,流程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决定了产品能否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性能。比如,有个做超市的企业,他们会把菜洗干净包装好后放到柜台销售。我给他建议,认为最高的效率是在田间地头就处理为净菜并就近储存,把土块、菜皮留在田地里做肥料,再用数据追踪存储流转情况,可以减少搬运、人工成本、简化流程,这些方法使得运营效率很高。还比如,褚时健当年就把田间地头当作第一车间,把管理工厂方式运用到了田间地头,如灌溉、施肥、剪枝等工作进行标准规范,然后把这套标准方法全部交给农民去做,大大降低了成本。

其次,观察对手。 没有比较就无法确定你做的事情是否正确,然而试错的成本很高,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标竞争对手,与他争夺市场。观察他的产品和服务在哪方面更受到顾客的青睐,然后设法改进。这样改进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准的、确定的,而且能满足顾客需求,所以这是正确地做事情,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而不是上来就研究顾客的需求。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宗一郎曾说,“向神圣的消费者请教,那是混账话”。他认为,企业才是专业机构,更知道顾客需要什么,更懂得市场竞争,知道产品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持续改进,在哪些方面提高,持续提高。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创造随身听时,所有人都告诉他随身听是不会有市场的,但“当你没有把随身听这样的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时候,他做梦也想不到”。即便是华为也是对标竞争企业,如苹果、三星、小米等都是华为对标的品牌,并且不断更新,不断促进销售,促进客户的再次购买。

04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企业家》 :企业家通过理论学习是否可以具备管理思维,掌握了管理方法能否管理好企业?

包政 :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提高思维能力。我观察过很多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共性就是擅长学习,尤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曾经做过华为的顾问,任正非很爱读书,读理论著作,而且书读完后,他觉得书里有几页对他很重要,就撕下来揣兜里,反复看,把理论悟透后形成自己的底层逻辑思考,并落地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所以,当一个企业的创业者,如果没有学习的偏好,没有琢磨事、琢磨人的偏好,最好别去当企业家或者创业者,这是我的看法。

《企业家》 :您常用教练式陪跑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是不是这样的方式更利于企业家领悟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包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