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英文简称CCID,赛迪)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是我国工业经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领域的著名智库,也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和媒体传播集团。欢迎通过本平台与我们合作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价格大跳水!降至200元,网友:终于等到了…… ·  3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价格大跳水!降至200元,网友:终于等到了…… ·  3 小时前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昨天  
广告文案  ·  星巴克,重回一个定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独家专访 | 赛迪院长张立——智库看5G:迈步新征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6-06 15:40

正文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今天是5G商用5周年,新华网独家专访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张立从智库的角度,抚今追昔,纵论5G前世今生;放眼未来,探寻技术发展路径。


Q

这5年来,5G在哪些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A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覆盖工业、医疗、海洋、娱乐、交通、农业、教育、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领域,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其中“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


5G一方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交互方式升级,提供3D视频、VR/AR、高清直播等极致体验,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应用,让人们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另一方面,5G推动数实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重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研发生产全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有力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Q

在您看来,5G商用这五年来,有哪些重要的技术进步或创新?

A

首先是通感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基于电磁波反射原理,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距离、速度和位置等状态参数的计算,使通信网络具备实时监测和跟踪周围的物体的能力。其次是Redcap技术,通过简化终端天线数、缩减收发带宽,大幅降低5G网络的成本和尺寸,同时支持网络切片、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性等5G原生能力。再者是5G-NTN技术,该技术基于3GPP开放标准,通过对5G地面蜂窝网络和终端协议扩能与赋权,能够实现星地融合通信。


Q

5G商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的挑战或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被解决或正在被解决的?

A

首先是5G建设成本高。5G技术需要大量的基站和相关设备来支持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建设成本的攀高。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开创了5G网络建设新模式,实现了杆塔、机房、基站等多个层面的共建共享,有效促进了5G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


其次是5G网络能耗高。每个5G基站单位消耗功率是4G的3~4倍,导致运营商暂停了部分已建成5G基站的开通和运行。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国通过共建共享,将5G基站单站址能耗降低20%以上,另一方面,设备商、运营商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RedCap、eMTC、NB-IoT等低功耗5G技术研究,推出5G低功耗基站解决方案。例如,华为去年推出了5W超低功耗5G基站“0 Bit 0 Watt”。


Q

如何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5G-A的创新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