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刻尔克》发布会上见到诺兰的时候,他端着一个保温杯,吧唧吧唧地喝着。
保温杯的段子,这几天实在被网友玩得太多,在摇滚明星的手上出现过,如今又到了大导演的手上。
很多人觉得新奇。
他本人当然不知道这些梗,反倒自顾自地端着杯子喝,也不知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
瞧,诺兰就是个凡人。
诺兰的粉与黑是电影领域里爱憎最分明的群族。
粉觉得世上电影只有诺兰和其他。
黑表示赞同。
但口吻截然相反。
换言之,对于诺兰的观众而言,他们习惯“爱憎”,不喜平和。
但无论是有人要捧他做诺神,还是有人不屑地觉得他名不符实,作为导演而言,他的才华是极出色的。
没有人会愿意讨论平庸,只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能占据你我的闲聊时光。
更何况,诺兰的电影不止能拿到高票房,还能让人始终对他抱有期待。
“我们之前拍的电影,都让华纳赚到了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华纳愿意投拍这部《敦刻尔克》的原因。”诺兰的妻子,艾玛对我说道。
瞧,诺兰夫妇乃至华纳高层,也都是凡人。
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敦刻尔克》好看的原因。
这是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但不是歌颂千难万险获得的胜利,也不是赞扬个人英雄表现的无畏,甚至连谁对谁错都不去描述,只聚焦于参与战争的人——
领导者、士兵、民众、逃难的人、求生的人、卑鄙的人、殉难的人、好的人……
因为主角是人,而不是英雄,所以当然是能够理解爱恨情仇的人,才最能懂这些悲欢离合。
我始终觉得,诺兰是个潜意识里有着“反英雄主义”的导演,他喜欢人身上那些美好的东西,但更喜欢人身上的弱点与本性,他反感于“英雄“这种过于褒善的人格,就总想着怎样会毁灭这完美的设定。
把英雄打回人类原形,让一般人本分地成为人。
这一点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里尤为明显。
所有对三部曲抱有好感的观众,在提到这三部电影时,第一印象大约都不是“又一组超级英雄电影”,而可能会是“这是写实风格的超级英雄生活记录”。
诺兰将超级英雄电影拍得很写实,不是为了独辟蹊径,而是他心里对于蝙蝠侠这个dc最知名的超级英雄充满了不屑——他凭什么家财万贯又所向无敌?他凭什么风流迷人又足智多谋?他凭什么众望所归又独挑大梁?
诺兰想要表现出蝙蝠侠作为人类的一面,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就是让他更多地展现人类该有的情感甚至是最本能的情感,而不是高大上的英雄人格。
于是他镜头里的蝙蝠侠,易怒、主观、固执,有着苦大仇深的过去,又被迫在压力面前压抑住如同炸弹般的情绪。
脱掉蝙蝠侠的战衣,这简直就是一个脾气差情商低的中年人。
我们反倒觉得这样的蝙蝠侠,形象更丰满。
诺兰的“反英雄主义”,极其露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星际穿越》其实也是一样,超越纬度拯救世界这种设定,听起来玄而且深,诺兰的粉与黑很喜欢针对这部电影展现了怎样的伪科学而展开论战。
可是诺兰自己大约没太在意他影片中科学理论的严谨程度——他让求生本能、亲情羁绊成了最主要的行动动力。
没有什么大公无私的救世情怀,“我想活下去”,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唯一线索。
《盗梦空间》更是如此。
奇诡莫测的梦境构建以独特的视觉美学去展现,这固然是影片最吸引人的卖点,然而回到故事本身,这些在梦境与现实中自由穿梭的角色里,没有一个拥有令人叹服的英雄人格。
他们需要面对人类潜意识里的狂妄、虚伪、多疑、暴躁、善变……事实上他们最终连自己的本初也都忘却了,光是逝去妻子的影子就能让莱昂纳多的角色崩溃。
诺兰借助“梦境”这个无所不能且无所不可的舞台,放大了人的本性与弱点。
你会发现任何一个人都有着一击即溃的软肋。从这一点来说,诺兰很明白“人”这个概念。
因此《敦刻尔克》才有着与所有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都截然不同的气质。
它不可以说是战争片,因为它对于战争本身并未过多着墨;
当然也不能将它定义为灾难片,当影片里所有的灾难都源自于人类自己的行动之后,你不会感受到人类面对天灾的那种无助,在观影情绪上显然不同。
事实上这也不是纪录片,你不会相信诺兰的镜头会是史实的还原与记录,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事件,可是事件的梗概被诺兰说了,而实际细节估计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那么如何评价诺兰的创作呢?
因为他是那么渴望去揭发并展示出人本性里的东西,所以当他获得了这么一个可以同时展现如此多数量的人性的舞台,他有理由发挥全力。
他不是在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而是推算了无数种面临绝望与困境时人性所能呈现的可能,让求生本能与军令规矩冲撞,让诞生希望与撕裂希望冲突,让善与恶冲击,你甚至不能明确地判断对错,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也许每个人都不能说是做错了。
《敦刻尔克》未必事事皆真,却是人性在这个环境里最可能的反映。
诺兰的创作,超脱了历史的形,而有了更贴近真实的魂。
这就是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它有演绎的部分,有假想的部分,有史实的部分,但所有诺兰希望去表现的人与事,放在当时的环境里,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
或者说,在那种生死存于一线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把生存的可能性压到了底线,死亡的几率远大于生存,但还是不能不去逃命。
绝望压过了希望,颓丧吞噬了斗志,数十万人被赋予了士兵的名义,但心里想着的大多都是想活下去——这就是战争残酷的地方。
它剥夺了关于人类的一切后天形成的认知:荣誉、尊严、爱、信仰……在枪林弹雨中留给你的只有为了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本能。
有些人还能体面地死守着那些,于是他们成了英雄。
但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里的士兵们而言,来自上级的命令甚至不允许他们做英雄——换言之,除了本能作祟,命令亦让他们抛弃一切,只为了活下来。
这实在是极其艰难的事。
那么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形?
引用维基百科对这场战役的说明:
敦克尔克战役,又称敦克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大陆的一次战略性撤退。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瓦解法国马其诺防线后包抄英法盟军。盟军撤至敦刻尔克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的港口),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执行了在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
撤退过程中,英国的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激烈空战,最终英国仍得以动员各种大小船只将大部份的部队撤离欧洲大陆。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挽救大量人力,并成为四年后反攻的根本之一。但是联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遗留在欧洲大陆,使得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严重不足。由于许多地勤人员无法及时返回英国并进行备战,导致在不列颠空战初期,英国空军饱受战斗机妥善率不足的困扰。
相对是冷静的客观阐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次撤退使得大量的兵力得以保存,但在当时,却是被认为是愚蠢战略导致的狼狈逃跑。
更何况,在当时丘吉尔只下达了“带回三万人”的命令,即便最终实际救回了三十万士兵,但也仍不能说这一仓皇撤退的撤退行动有多光彩。
诺兰没有打算为这场撤退做任何的辩解和嘲讽,他拍这部电影的整个情绪都是很克制的,不打算煽情,也不打算给任何一个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懦弱的人以开脱的机会。
他静静地让所有参与战争的人,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他们的反应:
企图混入英国逃亡队伍的法国士兵,偷偷地从死尸身上扒下军服换到自己身上;
打算先挤上营救舰艇的小兵,看到身边有人被流弹炸伤就立刻抬着他奔跑,不是为了救援,而是因为抬着伤兵可以名正言顺地插队;
得知上级命令只带走三万人的长官,不动声色地指挥士兵登船,心中藏着要放弃几十万人让他们等死的决意;
好不容易挤上舰艇而因此狂喜的士兵,转瞬又要面对船被敌军击沉的绝望袭来……
诺兰不给任何一个角色以“对”或者“错”的镜头语言,他毫不放纵自己的怜悯,只是最低程度地留给观众两个字来评判这一系列的真善美与伪恶丑:
合理。
仅此而已。
可他又并非天马行空地去恣意创作,他依然希望所有的情节铺陈是符合历史的。所以他甚至连观众几乎不会注意的小细节,都全然不肯错过。
举个例子,他几乎全程不让汤姆·哈迪露脸,可是又让汤姆·哈迪出演了最不可缺少的战机驾驶员——他手上戴了一块表,型号是欧米茄的CK2129。
这不是植入式广告,而是符合历史实情的一个设置:CK2129是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 (RAF) 最常佩戴的腕表。因为在执行任务期间,该腕表独特的旋转表圈可以设置特定的时间间隔,这一功能对战中的飞行员或领航员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在空袭中这些时间间隔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将表冠调至第二档,便可锁定腕表的旋转表圈,即使受到意外撞击,计时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际,共有2000枚CK2129腕表被送至英国国防部。
诺兰不让汤老师露脸,却给了他腕上的CK2129特写。
大概在这个导演的潜意识里,他已经把自己丢到了那段历史中。
绝大多数观众会在电影的后半段情绪失控,尤其是在民众驾船来帮忙营救以及士兵们坐火车回到祖国这两段,最容易感动得热泪盈眶。
诺兰显然明白这些都是很值得哭的桥段,可他根本不打算让观众在这里哭个痛快——他交代着发生的一切,镜头用得精短利落,不过多着墨,色彩干净,台词简单。
不需要VR眼镜,诺兰用电影银幕就能让观众进入战场,靠的不是需要烧钱来堆砌的视觉特效,而是对场景气氛的拿捏,对角色情感的诠释,来打造出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
《敦刻尔克》当然很好看,也很值得看。
关于这部电影,你有权知道更多。
所以在圆桌采访上,我们问了导演夫妇下面这些问题:
诺兰导演您说《敦刻尔克》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那么您怎么定义人性?
克里斯托弗·诺兰:我并不想让我的电影进行太具体的分离,电影这个题材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比较喜欢讲述人性化的故事。我觉得《敦刻尔克》不应该仅仅是英国人所熟悉的故事,我希望全世界里有更多人会因为这个故事感到共鸣,所以我才会选择来拍它。
艾玛女士你最喜欢诺兰导演的哪一部作品?
艾玛·托马斯:这个问题太难了,我很难客观地看待诺兰所拍的电影,因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才能更客观地看待他的所有电影。非要回答的话,我可能得分为电影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两个部分——站在后期制作角度来说的话,我会觉得我现在最喜欢《敦刻尔克》。
在整部电影中几乎都没有出现过敌人的模样,甚至连他们在做什么也看不到。诺兰导演为什么想要这么拍摄呢?
克里斯托弗·诺兰:其实我并不觉得我在影片中展现的这些很抽象,比如我还是表现出了迫击炮、飞机和船舰,我希望观众能意识到他在看到一个历史事件。站在历史角度看问题的话,其实这是一个悬疑惊悚片。而且影片中的士兵们并没有正面对抗德国军队,他们真正面对的是飞机扔下的炸弹,而并非面对面地与敌军战斗。
这部电影有非常真实的临场感,比如在空中飞行战斗的场景,这种氛围是如何营造的?而且是如何跟汤姆·哈迪合作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我们没有使用绿幕来拍摄,我们甚至有时会让演员真正飞向天空,有时则直接在地面上拍摄——可这也不会使用绿幕,而是实实在在地拍摄飞行员,所以是真实的气氛还原。
我也要求汤姆还有杰克·劳登坐在飞机里,真实地感受飞行的氛围。这样就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最真实的反应。事实上在驾驶舱里进行拍摄很困难,因为你要让演员呈现出必要的信息并剔除多余的没用的信息。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要不断让演员去呈现这些信息。
汤姆·哈迪还有杰克·劳登都知道如何在局促的空间里工作。毕竟飞机的座舱及旗狭窄,还得去安设各种设备,这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做的这些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够体验到逼真的气氛。
诺兰导演曾经想过不写剧本直接拍摄《敦刻尔克》,之后为什么又写了呢?
艾玛·托马斯:诺兰从最初对于这部电影的想法就非常清楚,希望它是简单的,不会有太多的对白和复杂的场景。这与他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他还希望这部电影很真实,让演员能够进入到历史里,真正回到1940年那些士兵所经历的一切。
于是我们就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剧本,但是我的职责是需要考虑一切是否可行?怎样可以帮诺兰做到最好?如何让各个部门的人做好本职工作?比如服装组怎么安排服装?后勤组也都得考虑进去……所有细节全部考虑完之后,我就会意识到:“怎么能够没有剧本呢?”
至于问我是否拒绝过诺兰的要求?我觉得我没有拒绝过,我会直接问他你想怎么操作,通过一些问题让他意识到没有剧本很难成型——尽管相较于以往的作品而言,这次的剧本是比较简单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我怎么记得艾玛当时说了“不”,是拒绝了的……
决定拍摄这部电影之后,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克里斯托弗·诺兰:因为要拍摄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就必须面对这个历史事实的沉重感。但我自己会觉得历史让人着迷,这也就使得在拍摄的时候不可以随便和敷衍。
我会去翻阅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的口述,也见了跟这个事件有关的人。接着我会清醒地意识到,历史的严肃性是远超过了电影的娱乐性的,或者说这使得我自然而然就会肩负着一种责任感,使得我要考虑在影片中该如何去呈现这些事实并且表达人性。
当然,也不可以简单地就去还原一下事件就算了,还得考虑如何把它融入现今的大众文化,这就要非常小心了。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段历史是必须要尊重的,所以我们决定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取得一种平衡,让观众体验到这个事件的戏剧性,并且不光是呈现出历史的真实的感觉,还要呈现出不同的人对事件的体会。
《敦刻尔克》想带给观众怎样的感觉?
艾玛·托马斯:它看起来像是一部战争片,但实际上这和《拯救大兵瑞恩》相似也仅此而已——事实上《敦刻尔克》并非传统的战争片,而是它在讲一个恰好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故事而已。
这是一个生存的故事,是一个有悬念的故事,是一个悬疑惊悚片而不是真正的表现大撤退的战争片。诺兰会让观众真正关心剧中所有人的命运,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感。
为什么敦刻尔克没有加入一些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
克里斯托弗·诺兰:原因是敦刻尔克这个战役里参与者都是男性。因此即便我在使用虚构人物来衔接故事的时候,我的目的也是为了能真是呈现当时的状况。也就是说,在拍电影的时候,如果创作出来的虚拟角色需要参与到历史史实,那么就无比要保持他与历史是相匹配的。我创建了一些虚拟角色在《敦刻尔克》里,就是当时困在沙滩上的士兵中的一些人——如果非要给他们加入一些感情戏的话,整个故事看起来就比较不真实了,因此我没有在电影当中采用女性的演员和角色。
整个九月,你可以放弃任何一部院线大片,但《敦刻尔克》你都应该买张票坐下来仔仔细细地看。
在诺兰的镜头里,那个沙滩有着洁白的沙,碧蓝的海,孤高的鸟,青色的空,美好又纯洁得仿佛是度假的胜地。
可是这里偏偏经历过枪林弹雨与悲鸣凄诉,在最干净的画面里,发生着最压抑的事。
诺兰没有企图用《敦刻尔克》来做空洞的说教,他只是让观众去感受和体会这个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所有复杂情绪。
“愿世界和平。”
当你在电影院里擦干泪后,你终究会这么想。
用保温杯喝水的诺兰,没有去打造一部神作,却清淡地说明该怎么做人。
最后附上一张跟诺兰夫妇的大合影。
相比起单独拍照,我其实更喜欢这样的大合影——每个人在想什么,以及对诺兰有着怎样的感情,在照片里都一目了然。
找找看,我在哪?
#脸大的人在这种场合就占了便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 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
3.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