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verembatinib as Second-Line (2L) Therapy in Patients (pts) with Chronic Phase-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P-CML)
奥雷巴替尼用于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的二线治疗
展示形式:
口头报告
摘要编号:
480
分会场:
632.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
报告时间: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上午9:30 - 11:00(美国西部时间)
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凌晨1:30 – 3:30(北京时间)
第一作者:
武汉协和医院 黎纬明教授
核心要点:
研究背景
:奥雷巴替尼是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耐药和(或)不耐受至少2种TKI或伴有T315I突变的CML患者中显示出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奥雷巴替尼二线治疗无T315I突变的CP-C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介绍
:这是一项针对既往使用过一种TKI治疗后耐药或不耐受(包括伊马替尼、氟马替尼、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等)的CML-CP患者的开放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隔日口服40mg奥雷巴替尼在一种TKI治疗耐药/不耐受的非T315I 突变CML-CP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生活质量。
入组患者和研究方法
:截至2024年7月29日,共入组非T315I 突变的CML-CP 患者42例。奥雷巴替尼采用隔日给药(QOD)的方式,28天为一个周期。
疗效数据
:
-
截至2024年7月29日,33例(78.6%)患者接受了至少1次疗效评估,28例(66.7%)接受了至少2次疗效评估,23例(54.8%)接受了至少3次疗效评估。3例患者尚未进行首次疗效评估。
-
至截止日期,75.0%(24/32)的患者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40.6%(13/32)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第6、9、12、18个周期评估的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53.4%和28.6%、64.8%和32.5%、69.1%和32.5%、77.7%和43.9%,提示疗效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改善。
-
在32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有23例曾以第二代TKI作为一线治疗,其中19例(82.68%)获CCyR,10例(43.5%)获MMR;在既往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获CCyR(55.6%),3例获MMR(33.3%)。
安全性数据
:中位(区间)治疗时间16.0(1 ~ 18)个月。共有37例(88.1%)患者发生了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19例(45.2%)发生了≥3级TRAEs,5例(11.9%)发生了与奥雷巴替尼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s)。非血液学TRAEs包括皮肤色素沉着(38.1%)、高尿酸血症(23.8%)和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1.4%)。TRAE多为1 ~ 2级。≥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38.1%)、中性粒细胞减少(21.4%)和贫血(7.1%)。与奥雷巴替尼可能相关的任何级别心血管事件包括高血压(4.8%)和房性心动过速(2.4%),所有这些事件均为1级或2级。奥雷巴替尼相关SAEs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7.1%)、贫血、骨髓抑制和发热(各2.4%)。无死亡报告。
结论
:奥雷巴替尼可能为二线CP-CML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一线使用二代 TKIs治疗失败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