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的一生中要吃下超过1吨的油脂,不管这是否足够准确,我们每天确实都需要跟油打交道,尤其对于减脂期的健身人士而言。由于油脂的摄入量会变得更少,因而我们就更有必要去在这有限的油脂摄入中,去选择尽量好的来源,而这几年很火的椰子油,就被认为是
油中之王,也是众多网红明星口中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必备圣品。
它被认为的好处有帮助减肥,改善皮肤,提高健康跟能量水平等等(甚至还包括治愈一些退化性的大脑疾病),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椰子油得自于椰子肉,而它跟其他大部分油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
椰子油拥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叫做中链甘油三酯(
MCT)——即中链脂肪。
中链脂肪的好处在于分子式更简单,易氧化分解,可以直接被肝脏吸收而
无需经过人体胰消化酶系统,能够更加容易的作为能量来源被使用
,也就更不容易囤积在身体里变成自体脂肪。
椰子油在生酮饮食中被广泛的推崇,因而消化中链脂肪会有助于『酮体』的产生。酮体除了能帮助增加能量,促进脂肪代谢之外还有利于大脑健康,但生酮饮食本身就并不被主流的营养学界认为是推荐给大众进行的饮食方式,而且除了摄入中链脂肪,在你禁食以及进行低碳水饮食时,酮体都会更容易产生,而这两种显然都并非常态,酮体本身也主要是在饥饿期间占据脑供能的25%-75%,其他时候并不具备那么重要的生理意义。
虽说如此,但是热量就是热量,即使更容易被拿来供能,也不能改变椰子油跟其他油一样,其中每一克的脂肪都是9大卡的事实,所以在减脂上带来的帮助,跟其他油类相比,不得不说差别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下面拿来跟橄榄油进行一下直观的比较。
|
椰子油
(每汤匙)
|
橄榄油
(每汤匙)
|
热量(千卡)
|
117
|
119
|
脂肪(克)
|
13.6
|
13.5
|
饱和脂肪(克)
|
11.8
|
1.9
|
单元不饱和脂肪(克)
|
0.8
|
9.9
|
多元不饱和脂肪(克)
|
0.2
|
1.4
|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辖下营养数据库
从热量的角度来说,同等量的橄榄油跟椰子油几乎没什么区别,脂肪含量也几乎相当,但是脂肪成分却有极大的不同,椰子油中的脂肪大部分为饱和脂肪,而橄榄油则为不饱和脂肪。(一般椰子油的售价是橄榄油的2-3倍)
椰子油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本质来说,不管宣传推广的力度有多大,实质来说关于吃椰子油本身所带来的独立健康益处,还并没有受到太多研究的肯定,
几乎没有任何权威数据支持椰子油的各种健康宣传
。相反的由于过高的饱和脂肪含量,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都把椰子油列入应该避免食用的饱和脂肪之列。
虽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膳食建议中对于胆固醇对于不饱和脂肪的看法都有所改变,比如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的官方居民膳食指南都已经放开了对于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也有不少看法认为实际上真正有害健康的脂肪只有反式脂肪而已,并不包含饱和脂肪酸,但对于权威发布的膳食指南中,依旧还是会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普通人
饱和脂肪摄入量应占每日膳食总卡路里数的10%不到。(鉴于一般人每天热量摄入的20-30%是建议来自于脂肪,那么其实你最主要的脂肪来源应该是不饱和脂肪,比如牛油果,坚果,去皮的家禽肉,橄榄油等都是良好的不饱和脂肪来源)
摄入椰子油潜在的健康危害
而
椰子油的脂肪含量中,8-9成属于饱和脂肪,这比大部分人认为不健康的猪油,黄油都要高。
虽然跟一般的饱和脂肪比。
椰子油中的饱和脂肪不太一样,是中链而非长链脂肪酸,相对的是更可能提升好胆固醇
HDL
的水平,但是跟一般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相比,
却又有着更高的提升坏胆固醇
LDL水平的可能性。
美国心脏协会就建议,成人每日不应摄取超过
16克至22克的饱和脂肪,或超过总热量的5%-6%(而很多椰子油的宣传中会让你每天都吃四勺的橄榄油,基本就是在50g以上)。因此如果你长期将椰子油当做你日常饮食中最主要的油脂来源,那么你就需要面对更高的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椰子油对皮肤跟毛发的帮助
至于有部分人认为的椰子油对皮肤跟毛发带来的帮助,也被一部分的临床数据所打脸。由于会导致毛孔堵塞,体热难以散发,患有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涂上椰子油后反而会导致病症的恶化。
不过由于椰子油中含有月桂酸对毛发中的角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能渗透毛发纤维阻止发丝吸水,毛小皮的变形与摩擦受损就会减少,使得头发得到保护,因而使用椰子油拿来护发会比其他的植物油更好,但我想这么用的人应该还是少数。。
椰子油在料理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呢椰子油由于在
室温中呈固体,可以在派皮等烘焙制品中代替黄油和起酥油,也很适合纯属烹饪,椰子油的那种清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椰子油并非完全不能尝试。如果想要购买的话建议选择后期加工程度更低的初榨椰子油。
椰子油的建议烹饪方式:
椰子油的烟点在177℃左右,属于中等,所以椰子油不太适合大火炒、煎炸及高温烘焙。其最佳的使用方式就是水炒、低温烘焙、快炒、小火炖煮等温度不会过高的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