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总台央视】激情亚冬 逐梦冰雪 ... ·  9 小时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3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2024“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开班丨 不要叙事,要言之有物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4-06-06 12:45

正文




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如果要把摄影类比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不像绘画,也不像电影,摄影更接近于诗歌。当我们拍摄时,我们总希望能拍出诗意。“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这个地方,是可以激发出学员诗意的地方。——孙京涛




1 7 名性格、背景、想法各异的 9 0 后,甚至是 9 5 后、 0 0 后的青年摄影师聚集在一起,将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


6月4日一早起,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就开始陆续抵达桐乡,为2024“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专设的微信群顿时热闹起来。6月5日就是工作坊正式开班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这些青年摄影师,大多数人互不相识,是对摄影的热爱和乐于钻研、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将大家聚在一起。


桐乡这些天的气温都是20度上下,记者作为他们的同龄人也是第一次来到桐乡参与工作坊报道。在钱塘新世纪大酒店第一次见到本次工作坊的3名导师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大众报业集团图片总监孙京涛时,孙老师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幽默风趣的谈吐又让我对本次工作坊的期待增添了不少。


4日当晚,孙京涛就与第一批抵达的6名学员进行了亲切交流。他妙语连珠,现场时常笑声一片。孙京涛说,“我是这个班的‘吉祥物’,我最早从第一期“徐肖冰杯”青年摄影摄影工作坊(2012年)开始参与,每次都不落,一直到现在。我感到幸运的是,我能从年轻的摄影师身上,学到很多和摄影有关的技能和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员身上那种年轻蓬勃的朝气,可以输送给我一点点,让我不至于衰老得这么快。”


6月4日晚,第一批抵达的6名学员和导师孙京涛进行交流。刘继章 摄


关于工作坊的理念,孙京涛说,“工作坊办到第二期(2013年)的时候,我有些偏激地提出了一个口号:不要叙事。以前我们的摄影水平落后,老想用摄影去讲一个故事。我严令学员不要去讲故事,要尝试用摄影去表现一个东西。这些年,随着大学摄影教育的发展、资讯的发达,以《中国摄影报》为代表的媒体对一些新理念和方法的介绍,大家明白了摄影的叙事能力是很差的。一旦摄影用于叙事,摄影就变成了一种语言,它视觉的部分就被自己给扼杀了。到了上一期(第三期,2020年)工作坊,我们看到了成果,没有学员再试图用照相机去拍一个故事了。”


6月5日上午,学员集结完毕,开班仪式顺利进行。作为工作坊的主理人,孙京涛首先对所有学员送出寄语。


孙京涛面向学员,阐释工作坊理念。刘继章 摄


孙京涛用亲切诙谐的语言向学员介绍起工作坊的另外两位导师:“常河的视频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他的照片拍得好,他是一个视觉感、节奏感特别好的摄影师。他的口才也很好。陈荣辉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也是一个‘狠人’,自我革新意识、更新知识体系的意识很强。两位导师的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思想不保守。同时,他们都是很严谨的老师。”


谈到对学员的要求,孙京涛说,“我希望每一届的学员,都能比上一届有进步。经过5天的讨论、拍摄,我希望学员都能重视‘完成度’的问题。我对学员作品完成度的要求,就是我要写一篇论文,可以使用你的作品作为一个成熟的案例来使用。”


开班仪式的气氛很热烈。刘继章 摄


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臻向已经到场的2位导师颁发聘书。刘继章 摄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新根向学员们介绍桐乡市的市情概况和历史文化特色,帮助从外地赶来拍摄的学员们熟悉这座陌生的城市。刘继章 摄


随后,导师陈荣辉为学员们带来了工作坊的第一份礼物——以《关于摄影特征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陈荣辉结合他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的学习成果和自身的摄影创作,向学员们阐释了当代国际摄影话语体系中,纪实摄影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并解析了中国摄影界对“纪实摄影”一词的误读。陈荣辉肯定了孙京涛关于工作坊“不要叙事”的摄影方向,纪实摄影不等同于用照片来叙事(storytelling)。陈荣辉引用美国摄影巨匠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的论述:字面意义的纪实文献是警方在犯罪现场拍摄的照片,这样的文献具有使用价值,而艺术没有。因此,艺术不会是纪实文献,只会呈现出“纪实风格”。摄影师是披着纪实的外衣,做着虚构的事情。


陈荣辉呼吁更多的国内摄影人深入了解徐肖冰等中国纪实摄影家的重要作用,追根溯源,正视自身与纪实摄影前辈之间的内在关联。陈荣辉表示,如今AI工具出现,让很多曾经新潮的表现形式,如数码后期拼贴,都失去了新鲜感。当我们回头来审视,纪实摄影很多看起来很“土”的东西,却越看越好看,因为这些照片真正突破了人的想象力,哪怕过去二三十年,照片看起来也并不过时。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照片,你很难通过照片看出照片背后摄影师的年龄。埃里克·索斯(Alec Soth)已经50多岁了,史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已经70多岁了,但他们的照片依然年轻。


陈荣辉肯定了工作坊对于摄影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他说,“摄影师的第一个完整的个人拍摄项目,对自身的成长是有关键意义的”


陈荣辉的分享得到了现场学员的热烈回应。在回答学员提问时,陈荣辉说:“我当年在学习摄影时,遇到的瓶颈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而现今的学员们,遇到的瓶颈是对拍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观念的认知是欠缺的。所谓‘言之有物’,这个物是什么?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陈荣辉为学员进行讲座。刘继章 摄


陈荣辉为学员答疑解惑。刘继章 摄


所有学员以抽签方式分为3组,由3名导师分别负责指导。当天下午,学员分散开来,开始进行各自的探索和创作。大家是否能够顺利找到自己的拍摄思路?学员间的思维又会产生哪些碰撞?3位导师会如何进行指导?本报记者会在后续的报道中持续跟进工作坊动态,敬请关注。


6月5日,桐乡下起了绵绵细雨。学员们出发寻找自己的拍摄方向。黄丽娜 李雅真 摄




工作坊背景


6月5日,由“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组委会主办、桐乡市徐肖冰侯波纪念馆、桐乡市摄影家协会协办的2024“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在浙江省桐乡市正式“开工”。本次工作坊的3名导师兼具摄影家、图片编辑和视频创作职业背景,他们是:

孙京涛 ,知名摄影家、图片编辑、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现任大众报业集团图片总监。中国摄影金像奖、国展、徐肖冰杯、伯奇杯、TOP20等国内重要奖项的评委。

常河 ,互联网纪录片平台“篝火故事”创办人。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长期从事新闻可视化的工作,其个人摄影作品《中国动物园》获世界新闻摄影WPP自然类二等奖。

陈荣辉 ,摄影师,曾任澎湃新闻英文版Sixth Tone视觉总监。2019年去美国学习之后,开始利用摄影、文本、视频等媒介重新发掘被隐藏的历史个案和脉络,重构东西方之间的叙事关系。

3名导师将现场指导学员,从不同专业角度进行拍摄思路启发、作品梳理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2024“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学员名单


赵梦佳 中国美术学院在校生

田叶 浙江传媒学院在校生

罗东烨 丽水学院在校生

王瑞𨫎 浙江传媒学院在校生

赵瑶 自由摄影师

宋晓丹 标声标色科技有限公司职员

李源健 自由摄影师

郑德馨 南京艺术学院在校生

王丝雨 吉林农业大学在校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