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值排名前50名的区块链项目中,有12个项目是“主链”。
为何主链备受热捧?
这还要从比特币说起。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一条区块链,上面的交易,可以通过脚本来实现。
但是,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极为简单,仅有256条指令。
尽管比特币的教父中本聪是毋庸置疑的天才,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料到比特币到今日,会成长得如此庞大,并让世界为之疯狂。
所有,当时他设计的区块链,不是图灵完备的。
所谓的图灵完备,就是理论上,它能够用来解决任何计算性的问题。
说得再直白点,比特币还不够智能,上面可以承载的数字资产和交易形式比较有限。
这还导致,比特币存在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等诸多问题。
一位天才少年出现了,并开始挑战比特币的权威。
Vitalik Buterin,17岁开始接触比特币,之后创立《比特币杂志》,确立了行业意见领袖的地位。他积极参加比特币2.0的开发,并且击败扎克伯格获得2014年世界科技奖。
此后,他开始构想,在比特币上建立一个区块链的通用平台,让开发者可以在平台上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应用。
但是他的提议遭到比特币社区的反对。
此后,V神另起炉灶,基于比特币的基础上,改进开发了“以太坊”。
比较而言,以太坊改进了比特币的一大桎梏,支持图灵完备,因此成为一个可编程区块链。
相当于,以太坊搭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类似微软、苹果,而应用的开发者们,可以在系统上开发软件。
这事儿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
现在火热的ICO项目,其实大多数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应用。
这套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开发者要在以太坊上运行项目,就需要支付以太币。
也就是说,ICO越多,生态越丰富,使用的人越多,对以太币的需求就会增加,“以太币”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因此,以太坊成为了区块链时代的最大赢家。
不得不提的是,行业现在对区块链最大的质疑,就是所谓“效率”与“公平”的较量。
举个例子,记一笔账,以前只需要一个记账员就搞定;而现在为了公平,所有的人都成为记账员,都得参与记账。
某种意义上,这是牺牲了效率来换公平。
谁来成为“记账员”?这又要由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来决定。
比特币的共识机制,是“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谁的算力强,谁就来成为记账员。
打个比方,所有的人都在赛马,哪匹马跑得最快,就会成为“记账员”,从而获得比特币的奖励。
但这个共识机制,也会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公平,每次记账大家都要赛马,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
V神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他规定了以太坊最终将完全由“权益证明”(POS)来推动。
所谓的权益证明,有点像股份抵押制度。参与者拿出股份质押换取记账权,记对了,拿回股份和奖励,记错了,失去股份。
当然,你投入的以太坊越多,“钱生钱”也就越快。
这个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集中化和贫富差距。
越富有的人,逐渐会拥有更高比例的币,这岂不是最终成为了富人们的游戏?
一开始,为了建立稳定的数字货币系统,以太坊还是沿用POW。
所以,为了实现平稳过渡,V神为以太坊设计了四个阶段,通过硬分叉将以太坊从POW过渡到POS。
目前,以太坊已进化到了第三阶段的第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问题,POS的计划延后了,目前仍然是完全的POW。
作为区块链2.0的代表和使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应用平台,以太坊早已家喻户晓。
除了共识机制的质疑外,以太坊依然存在扩展性和效率的问题,使得它还无法提前锁定未来的霸主地位。
目前,以太坊的平均交易确认速度是15秒至十几分钟。
但是网络拥堵的时候,确认往往需要十几小时。
而且,以太坊采取的租赁模式,相当于是租用了节点的带宽和计算能力,因此每一个交易都需要给节点一定的转账费(gas费)。
在网络拥堵时,出价高的“大户”可以霸占整个网络带宽,其他人只能苦苦排队。
正因为以太坊不是完美方案,公开挑战它的后来者才源源不断。
圈内认为,以太坊最大的挑战者,是EOS。
其背后,还有另外一位大神Daniel Larimer。
由于他的论坛名为ByteMaster,所以大家都称其为BM。
2010年,BM开始活跃在论坛上,在当时,他就预言比特币将来会出现手续费高、支付慢等问题,而后一一兑现。
“将来,以太坊会遇到扩容性和效率的问题。”2014年,以太坊刚刚开始众筹时,BM就当着V神的面指出。
和当年的V神一样,BM的意见并没有受到社区的重视。
此后,BM成立了自己的石墨烯底层技术公司,并创立两个成功的垂直应用项目比特股和Steemit来完善自己的想法。
2017年,BM推出了自己攻克王座的核武器——EOS,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取代以太坊。
怎么取代?
很简单,EOS要比以太坊更快更便宜。
和以太坊的“权益证明”机制不同的是,BM提出了一个新的玩法:“委托授权证明机制”(DPOS)。
形象点比喻,如果以太坊是股份质押制,那么EOS就是议会制——我可以选择一个人来行使我的“投票权”。
这样看起来更高效。
但有不少批评者认为,EOS每秒百万级别的传输处理数,却只能通过几十台超级计算机集中记账来实现。
如此来说,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中心化?这会不会重蹈寡头政治的覆辙?
当然,EOS目前仍在开发过程中,一切还有待落地检验。
只是由于BM的个人影响力和EOS承诺的完美图景,目前这个项目已在全球吸粉无数,甚至达到了近乎宗教的狂热。
在主链领域,远远不止V神和BM两位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