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知道“药该怎么吃”吗?如果只参照说明书,那你可能只会看到:一次×片,一日×次,饭前服用……
无论是自行服药还是咨询医生,服药剂量、服药频率等都十分重要,关乎药效发挥,甚至生命安全。
一般来说,药品说明书上会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等指南。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
应
每8小时服药一次
。
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隐患。
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
干吃药片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
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不良反应
。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
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
不过服用中成药时,则有所不同。例如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
用白开水送药
。
但存在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例如,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等。
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