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Daily-每日lnstagram最新資訊
本文授权转自:有束光
ID:onelight01
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441
个与众不同的人
“离婚,是因为我有钱了。”
2015年成名以来,“脑瘫诗人”余秀华就活在了我们的“放大镜”下:她是真的脑瘫吗?她的包办婚姻要如何继续……我们“关心”她,但似乎又不是真正在关心她本人。她渴望体面、高傲地活着,旁人的目光却总是将她拉到泥地里。
还记得3年前火的一塌糊涂的余秀华吗?
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200个字,让网友们疯狂转发,
让这个隐匿在
湖北横店村的
女诗人
红遍了大江南北,
还曾登上了央视《锵锵三人行》、
《朗读者》。
司马专门找来那篇神作,
给大家看看。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不
上下滑动看不到全文哦!
时隔三年,网红们火了一拨又一拨,
当新闻的热度渐渐褪去,
余秀华这个名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时,
一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重新把她拉到人前。
这部由范俭导演的片子曾获得IDFA长片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的纪录片,今年6月入围了今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
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是:
余秀华离婚了。
那天,余秀华给前夫打电话,干脆地说,“你今天回来(离婚)15万,明天回来10万。”
原本是试探,没想到,这拖了16年未离的婚就这么轻易地用钱解决了。
《摇摇晃晃在人间》剧照
有人指责余秀华离婚是忘恩负义,她说,“我就是出名了就不要‘糟糠之夫’了,怎么了嘛?”
从出生的那天起,因为身体残疾,这个女人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从未真正地被掌控过自己的人生,她为此挣扎了40年,从那一刻起,
她想要真实而有尊严地活着。
▼
“从生下来那天起,
我几乎失去了对于人生的掌控力。
”
话还是从余秀华出生的1976年说起。
伴随着“哇哇”的几声啼哭,湖北横店村一户普通人家迎来了新生命,可还没顾上喜悦,整个家庭就被蒙上一层阴影——孩子是个脑瘫儿。
因为母亲难产,孩子大脑缺氧,造成小脑神经失调得的病。
这个女婴就是余秀华。
因为先天性脑瘫,仿佛就注定她几乎失去了对于人生的掌控力。
尽管出生后不久,父母请江湖郎中到家住了半个月给她治病,还带着她走到各地寻医问药,换来的依然是没有任何用处。最现实的就是: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说话、写字......
“孩子,你一定是前辈子做了什么坏事,这辈子受了惩罚才这样子。”
原本是无心的一句话,却在余秀华年幼的心里留下一块沉重的石头,性格也变得敏感:
“整个童年,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人。”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轻视了清晨。” ——选自余秀华《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不能走路,只能父母背着她上学。尚且年幼的同学也会在背后嘲笑她是“废人”。
自尊又好强的秀华,首先想的就是要身体独立,最开始她决定拄双拐去上学。
“哒~哒~哒~”“哒~哒~哒~”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秀华就起身了,
家和学校几十分钟的路程,秀华却需要近一个小时才能走到,有时重心不稳也会摔倒,固执的她从来不喊疼。
后来,别人说拄拐棍不好看,
秀华狠了狠心,扔掉了一边的拐杖,
再后来她走着走着,
另一只拐杖也脱了手,
她终于能不依靠任何东西走路,
虽然摇摇晃晃的,但是却前所未有的踏实。
因为身体残疾,学会走路这件小事,
秀华花了十多年。
她一直想努力地摆脱身体的牢笼,不愿被人轻看,所以付出比同龄人多十倍的努力,拼命学习,但高二那年,因为秀华的“字太难辨认”,老师给她的语文成绩打了零分。
姑娘感觉受到极大的打击,心碎之下把书本撕得粉碎,退学回了家,从此彻底断了读书的念想......
▼
“残疾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丧失了尊严,
我的婚姻真的要和残疾等价交换吗?
”
如果说童年的秀华是在数不尽的压力和打击中度过的,婚姻就是她惶恐和深深恐惧的开始。
19岁,秀华被父母“包办”嫁给了年长她十三岁的男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婚姻,也不知道要生孩子。”
最开始的时候,她也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可结婚才一个多月,就觉得不对劲......
男人爱喝酒,给亲戚拜年的时候在饭桌上喝吐了,秀华多说几句,他拔腿就走,留下腿脚不便的她踉踉跄跄地在后面一直追。
那个时候,秀华就知道:这男人靠不住。
男人一年到头都在外边打工,
过年回来,屁股没坐热就到外边边喝酒,
喝完酒回来就发脾气,
虽然有个共同的儿子,
但是感觉两个人的世界从未碰到过一起。
“为什么要结婚呢?”
秀华特别迷茫,她一次一次问自己。
每回两人还会因为琐事争吵,余秀华觉得自己的婚姻没有幸福可言
家,对于丈夫来说,只是一个过年的地方而已,这样的婚姻不是她想要的,结婚三年后,她就想离婚。
可父母立马就站出来反对:“离了婚,以后你老了谁照顾你?”
让秀华既生气又无奈的是,父母对外人说:“他身体健康,能和残疾的女儿在一起就很感激了。”
丈夫也一直瞧不起她,酒后让她洗脚端茶,还说:“你是残疾人,我是正常人,我比你高贵多了”。
最让秀华心灰意冷的是那回,男人叫秀华跟着他去工地讨薪,一共800块工钱。
“等老板的车开出来,你就拦上去,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丈夫说。
“如果真撞上来怎么办?”
丈夫沉默。
“在你眼里,我的生命就只值800块钱?还不如一头猪。”秀华转身就走,满是心酸。
“残疾带给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丧失了人性,丧失了尊严,但是
我又不能在这样的丧失里丧失我自己,我想要自立,我想要养活自己。
”
《摇摇晃晃在人间》剧照
秀华迫切地想自食其力,摆脱婚姻牢笼。她曾跑厂里打工,但手脚不受控制,干活太慢了被人嫌弃,一个月后就失败了。于是,有了这首诗:
“有时候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坚强不是一个好词儿/两岸的哈哈镜里/它只能扁着身子走过。”——节选自余秀华诗歌《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
绝望之时甚至想去学要饭,结果发现做不到:“我的尊严在监督着我,不允许我下跪。”她用诗歌描述了那天的情绪波动:
“人丁兴旺,在这个天桥上
/
红裙子绿裙子
/
黑皮鞋,绿皮鞋
/
这个天桥把他们抬高,放下
/
那么多人按住心头的一碗水。
”
“一个小时,他的瓷碗响了六次
/
我抱紧新买的瓷碗,夹紧我的尾巴
/
我突然想起了几个字——人性繁华。
”
——节选自余秀华诗歌《在荆门的一天》
天桥上的人。秀华发现她无法像别人一样下跪乞讨
无奈回到家,
想帮父母分担一点农活,
去地里割草,不小心割下手上的一块肉:
“我老是想干活,却老是受伤,
真的很不争气......”
▼
“婚姻已经名存实亡,
我受不了虚伪的东西。
幸好,我还能写诗。
”
想自食其力却什么都做不好,名存实亡的婚姻她无能为力,写诗成了她唯一的药:
“经历了那么多,不写诗怎么办,我找不到出口,它真的是一种安慰,它好像真的是个朋友,当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还有它。”
22岁时,秀华家还没电脑,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下了处女作《印痕》。
尽管每一个字写出来,
对她来说都很费劲,得用右手死死按住左手。
但自从拿起笔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想过停手,
几年的积累,
家里的诗歌手稿堆了一柜子。
2009年因为接触到网络,
她正式开始写诗,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
秀华房间的灯就亮着,
她用手指艰难地敲下一行行字。
诉说着爱情、亲情、家乡的一切......
就这样,前后坚持了15年,
三年前,因为一首诗,她火了,
按秀华的话:“火得莫名其妙,火的一塌糊涂。”
家里连着好几个月被各种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走红之后她突然就当选钟祥市作协副主席,
连着出版了三本诗集,还登上了央视。
余秀华登上《朗读者》
“
她用最摇晃的步伐,说出最坚定的诗句。
”董卿
在《朗读者》里说。秀华说,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这回答令人心颤......
“离婚”这个词,在秀华心里存了十六年:“我也不是向往自由,不是想说结束一段婚姻而寻找新的感情,就是不愿意被捆绑起来,名存实亡的捆绑很可怕,是丑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