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中式夜游火出圈#】#新中式旅游火了#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商家透露三只羊坑位费为20万至40万#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换了新帅的可口可乐,能拯救营收、利润双下滑的业绩吗?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0 10:47

正文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可口可乐营收、净利润双跌。




文|宋长乐



日子不怎么好过的可口可乐宣布新的架构调整。

昨日晚间,可口可乐的一份公开通告显示,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即将在2017年5月1日接任老帅穆泰康的职位,成为新一任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而穆泰康将继续留任董事长一职。

作为一名在可口可乐工作将近20年的老兵,就在去年8月20日,James Quincey才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可口可乐这个时候换帅,很明显是为了应对近两年业绩和股价的低迷,意欲逆转跌势并实现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如何挽救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

今年4月,可口可乐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其中净营收102.82亿美元,同比去年的107.11亿美元下滑4%,净利润14.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66亿美元下滑5%。总体上看,第一季度可口可乐全球销量增长2%,但是在中国市场整体销量下滑2%。

到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净利同比回升了6%,营收却下降5.1%,这半年总收入也同比下降了 5%。具体到各个市场,可口可乐在美国、墨西哥和日本的表现虽然强劲,但是中国的表现依然不济,果汁类销售额降幅达到两位数。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可口可乐营收、净利润双跌,与去年整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下跌2%和17%的趋势保持了一致。

事实上,为了应对改变业绩下滑的态势,可口可乐也是动作频频的,比如今年4月推瘦高版“摩登新罐”,瞄准更有消费能力的80后消费者;致敬里约奥运,推出“金牌点赞瓶”。与此同时,可口可乐还进行多元化布局,引进可口可乐ZICO椰子水等等。

受困于碳酸饮料增长乏力,今年9月可口可乐还宣布旗下瓶装茶品牌Gold Peak正式进军即饮咖啡市场,在此之前,可口可乐已经与意大利知名咖啡品牌Illy合作,在北美市场出售瓶装咖啡。

看的出,可口可乐对即饮咖啡产品是动真格的了。

而针对于中国市场的低迷,可口可乐高层也不只一次提到正在想方设法满足中国的主要消费场合和获取新的消费者。

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时,James Quincey就曾表示,中国的整个非酒精即饮饮料行业受到宏观环境影响的程度要比预期的糟糕很多,同时提到在中国市场发展高端产品。

可口可乐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可见一斑。今年3月,可口可乐正式接手“中绿粗粮王”饮料业务,这成为中国的一款植物蛋白饮料。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为提升盈利,可口可乐已经打算卖掉中国瓶装业务,交易价格约10亿美元,公司此后将专注于盈利更高的浓缩液生产业务。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遭遇的境遇,也是中国整个饮品行业步入寒冬的缩影。据国家统计局今年中旬发布的数据:2016年5月中国软饮料产量为1441万吨,同比下跌9.20%,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那么,James Quincey的上任就能解决可口可乐当下的困境吗?我们不妨从James Quincey的履历来解读下。

自2013年至今,James Quincey一直担任可口可乐公司欧洲集团总裁,这也是该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运营集团,在他的带领下,欧洲业务实现了稳固的营利增长,尤其是该地区受到长期不稳定的宏观经济挑战的情况下。

2008年至2012年期间,James Quincey担任西北欧和北欧事业部总裁,这段时期内取得的最大成绩是2009年领导了对innocent果汁的收购,目前Innocent正逐步成为该公司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之一。

2005年至2008年期间,James Quincey担任墨西哥分部总裁,任职期间,不仅带领可口可乐扩大了市场份额,而且重新推出可口可乐零度,完成对Jugos de Valle的收购,Jugos de Valle同时也是可口可乐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20个品牌之一。

可以说,James Quincey热衷投资并购、以及战略组合,更关键的是他尤其擅长品牌包装、渠道建设,制定整体的业务规划。

可口可乐这个时候选择让James Quincey上位,不仅仅是为了挽救持续下降的业绩,也是为以后5年、甚至10年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这也必然成为James Quincey面临的挑战。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人脸识别、可穿戴、无人机,和一家“最不务正业”保险公司的另类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