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地产观察家
关注房地产及商业、旅游领域事件、企业管理、经济大势,产品创新动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辽宁发布  ·  图解 | ... ·  12 小时前  
财宝宝  ·  一群老女人-20250212134013 ·  昨天  
财宝宝  ·  情人节的画风变成这样了?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房地产观察家

MAD最新设计 | 网红图书馆开业,高晓松的「晓岛」究竟妙在哪里?

房地产观察家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1-04-14 19:30

正文




晓岛,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新型文化空间的诚意之作。

4月12日,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海口晓岛」(原"云洞图书馆")正式开馆。 这座一体成型的白色混凝土建筑,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2021年最期待建成的建筑作品”, 它的诞生将为海口市民及游客带来更独特的城市公共和文化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建筑设计之美外,馆长高晓松无疑是它又一亮眼的标签。


晓岛是高晓松图书馆系列的明星项目, 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晓岛 此外,还有另外两个 图书馆项目,分别是 北京杂书馆,杭州、南京、西安及北京的晓书馆。 作为中国文艺阅读空间的标杆 品牌,拥有强大的IP号召力。


不过与之相比, 本次新开馆的海口晓岛似乎更为出众。它 不仅延续了 高晓松图书馆系列 一贯优质的文化内容,还 坐拥优越的海岸自然景观、有 生命意味的建筑体设计,构筑出一个诗意的空间,成为海口文化新地标。


基于此,我们除了欣赏海口晓岛的建筑设计之外 高晓 松从杂书馆、晓书馆到晓岛的 图书馆运营模式同样值得探究。


01

以“洞”为设计理念,

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构筑多维时空隧道


晓岛地处海口湾畔的世纪公园音乐广场西北侧,占地面积4397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米,由马岩松带领的 MAD 建筑事务所设计。

©奥观建筑视觉

建筑南侧为书馆,内含可以藏书万本的阅读空间及多功能影音区,向公众免费开放。北侧为向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包括咖啡厅、公共休息区及屋顶花园等。 东西分区各自向海景开放,又在流体曲面下连接,互不相扰。


关于建筑设计主要有两大看点, 一是造型采用“洞”的概念,二是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两者共同呈现出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之美。

1、以“洞”为设计理念

为了打破建筑内外的界限,打造了许多洞口和卷曲空间,先看室外“洞”的设计。首先,建筑里外大大小小的孔洞是有机的呼吸口,也将自然光线引入空间的深处,替代了白天照明。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为身处在常年炎热环境的建筑“降温”。


海口晓岛鸟瞰图© 网络

其中,可开启的玻璃天窗和超大弧型推拉门带来更好的采光、观海视野和通风效果。



可开启天窗© CreatAR Images


超大弧型推拉门© CreatAR Images


其次,卷曲空间结构设计了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和望海的绝佳空间。此外,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围的回廊灰空间采用了悬挑设计,通过物理遮阳降低热辐射,实现建筑节能。


半室外空间和平台© CreatAR Images


再来看室内“洞”的设计。 人们通过孔洞看天、望海,像是透过时空的通道再去察看身边本已熟悉的世界。建筑里不同氛围、不同尺度的笔触与人的活动触碰,产生生活仪式感。

室内© CreatAR Images


贯通首层与二层的则是面海阶梯式阅读空间。上下贯通、以书架垒砌的阶梯式阅读空间浮光而现,依水相伴。除了供人阅读外,也是日常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开放式场地。

公共阅览区 © CreatAR Images

与主阅读空间隔离的儿童阅读区,这里空间小且复杂,设计了天窗、孔洞、壁龛,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儿童阅读空间 © 存在建筑

2、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

整个建筑由白色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形, MAD采取“反材料”的方式, 避免有意表现结构、构造,从而消解材料本身固有的文化意义,让空间感受本身成为主体。


建筑内部空间© 存在建筑


因此,曲面墙、柱、板及墙地遵循建筑整体流线,将结构支撑及设备管道藏匿在混凝土腔体内,以无边界、无区隔的圆润过渡,而不以梁柱和楼板支撑,契合建筑形态。


建筑外部空间© 存在建筑


屋面和楼板均采用形似“华夫饼”的双层中空肋板形式, 既能满足大跨度、大悬挑的受力需求,又能利用结构中空铺设设备管线、填充建筑保温材料,实现简洁完整的室内空间,也是建筑、结构、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关键。

建筑挑檐细部


于是,在建筑过程中整个建筑需先用木模板盖一遍,机器要十分精准的雕刻。为此,项目施工方认为建筑难度系数达到12分,难在体量小,造型复杂。


建造过程


异形模板


建筑内部施工


2020年1月,海口晓岛正式封顶


02

个人IP落地实体,

从杂书店到晓岛,高晓松“用爱发电”


目前,要去海口晓岛须提前通过公众号预约,每天只开放400个名额,显然有种“饥饿营销”之感。 不过作为一个自带流量的网红图书馆,或许预约制限流是保证公众拥有良好阅读体验的前提, 这与同为网红的茑屋书店操作一致。

从预约情况来看,近一个星期都已满,可见图书馆的受欢迎程度。当然, 高晓松本人的流量和IP值也很关键。

1、极富品味的个人藏品

海口晓岛的日常使用场景是一个预约制阅读空间,这里有约一万册人文艺术类图书,供公众免费阅读。 此前,早在杭州晓书馆开业之际, 高晓松就已 搭建了 专门的图书馆项目运营团队, 从选书、编目到日常运营,从人力到物力,高晓松方面都投入了很 多。


海口晓岛图书主要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门类,并精选出较经典、较有代表性的版本, 成功学之类书不在 选择 范围内 当然,图书馆里并不只有这些书, 高晓松 还植入 自己的唱片和电影,并合理把控这种植入比例。

比如在海口晓岛内的多功能影音区,观众不但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高晓松的文化脱口秀《晓说》《晓松奇谈》《矮大紧指北》《晓年鉴》等热门节目,还可以欣赏到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的几乎全部音乐作品。


此外,在 海口 晓岛 可以体验高晓松 极富品味的个人藏品。比如 能听到陪着高晓松一路成长、 深刻影响 过他的 U2、Sting、Nirvana、Bob Dylan等神作。每一位 到馆的读者 可以自行选择曲目,戴上耳机聆听。

2、将不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文艺活动

在正式开馆之后,海口晓岛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学术、文艺活动。邀请各路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来访,与海口的文艺青年进行深度交流。

海口晓岛开馆现场


对高晓松而言, 海口晓岛不仅是一座图书馆,它更是一个人们在精神上拥抱彼此的场域 因此,他将 海口晓岛定位为 “全副武装的文艺青年阵地” ,是一处致力于倡导阅读、思想文化与艺术生活的公共空间。

3、 个人IP强号召力


当然,海口晓岛的火爆离也不开名人+名设计师的强强联合。 高晓松+马岩松, 海口晓岛在全国范围迅速走红是必然事件, 这与杭州晓书馆高晓松+安藤忠雄组合一致。


海口晓岛宣传视频


虽然这种流量效应能够带来一定的传播,但也回避不了高晓松对“公益图书馆”商业模式的思考。好在他也清楚知道为什么现在晓书馆、晓岛那么炙手可热,其实是在用流量做公益。


不管怎样, 高晓松 在文化领域打造的个人IP是成功的 虽然国内这几年 文化领 个人IP 不算少,但能做成多产品系列并且可持续性产出的 凤毛麟角。 甚至有文艺界名人对此评价: 在文化界找到一个和高晓松差不多的名人来做这种公益图书馆。


比如马东很火,但他的形象没有那么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更偏向娱乐和商业; 再比如许知远和高晓松相比,又过于文青和小众了。 相对而言 ,高晓 松是一位个人色彩浓厚的 名人,你能通过节目及书感受他的偏好、知识。


4、公益性


对高晓松或者文化商业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海口晓岛并不是高晓松第一个落地空间。 从最早的高晓松 与朋友合办了一个杂书馆,以收藏和学术价值为主;到杭州、南京、西安、北京等地的晓书馆,以 阅读为主,做文化公益。再到如今的海口晓岛,海 口精品民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均兼具公益属性。


杭州晓书馆

南京晓书馆


这些空间并不面向大众收费, 通过高晓松本身的影响力为业主引流和补充文化内容。也就导致 这样的模式对 个人IP的影响力、以及内容可持续性要求极高,他人很难复制。


此外,虽然实行预约制,背后仍对应着巨大的物业成本和日常运维成本。尤其是这种与个人IP高度绑定的项目,一个长期摆在高晓松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在公益的初心和商业合作之间、在个人影响力和流量透支之间、在免费和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点。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高晓松认为开图书馆的步子一定要稳。 此前, 杭州晓书馆开业时 高晓松对外 称,未来 晓书馆规划的建设数量是6家, 至于晓岛,还没有复制的想法。 如今第二家海口晓岛已开业,不出意外,未来还会复制。


那么, 你的城市愿意有一座晓岛、晓书馆吗?


海口晓岛项目图纸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顶平面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