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筑垒地域"(微信ID:zhulei1941)授权转载。
今天的沈阳市大东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份国家二级文物-----日军士兵冈坂贞五郎的军队手牒。军队手牒为何物?其实就是日本陆军军人的军人证。这里面有哪些内容?起到哪些作用?
▲军队手牒封皮,用防水亚麻布制作,右开本翻阅,封面的五角星代表陆军
▲军队手牒封底,右下角是姓名栏
军队手牒从日本明治维新后建立现代陆军起诞生雏形,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最终完成形态为1942年版本。1946年,日本军队手牒被盟军占领军当局宣布废除法律效力。本文以生产数量最多的昭和15年前版
(1940年)
为例进行介绍。
▲军队手牒打开状态为日式的右开本,阅读方式也是从右至左,类似小开本连环画
由于军队手牒只对每一页进行标号,而不是一页的每一面都标了号,所以下面都以第X页
(正面)
或者
(反面)
为标记,请大家阅读注意。
第一页至第九页是明治天皇的《军人敕谕》,正式名称为《陸海軍軍人に賜はりたる敕諭》
(赐给陆海军军人的敕谕)
,于1882年1月4日颁布、该敕谕是整个二战前日本军人行为的总则,在军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核心内容是宣扬皇道、忠君、惜节等封建主义军人规范。大家都知道日本军队体罚成风,另外还有文罚——就是命令犯错误的士兵连夜用正楷毛笔字将《军人敕谕》全文2868字抄写十遍之类的。
第十页是1922年7月31日大正天皇继位仪式上对陆海军军人做的《敕谕》,照例是一通帝国主义忠君爱国的官样文章,不作赘述。
第十一页是1926年12月28日昭和天皇裕仁继位仪式上对陆海军军人做的《敕谕》。裕仁部分的字数比他父亲多了很多,不过也没什么新内容。估计二战战败前日本要再多几个天皇,军人证别的不用写了,通篇全是“天皇语录”了。
第十三页至第十四页是《读法》,是陆军省对这三代天皇语录的注释和要点概括。
第十五页是《军人誓文》,就是正式成为军人时宣誓用的,大意是要条条坚守天皇敕谕与读法,绝不违背。
▲第十五页的誓文,日期由宣誓人本人填写
第十六页至第十七页为手牒心得,其实就是军人证使用方法说明,阐述军人证应当记录的内容,如何使用,如何保管,不同的项目由谁负责填写等等。
▲第十六页的手牒心得
第十八页才开始正式内容,正面依次为:管所
(联队区)
、兵科、本人籍贯、衣服鞋帽尺码、所属部队番号、军衔、姓名、生日、身高、特业
(特殊技能)
、家庭住所等。特别说明,军队手牒是不贴本人照片的。有人会说没有照片的话,军人证容易被伪造,其实这么详细的记载是很难伪造,特别是衣服鞋帽尺码,而且日军对特殊岗位还会颁发另外的特别通行证件,二战时期也确实很少发生敌国伪造日军军队手牒的事情。
第十八页
(反面)
是兵役记录表,记录个人服役、退役、预备役情况和年月日。
▲日本大正年间版的第十七页,记录的名为铃木茂的上等兵个人信息,昭和年代版本在前面增加了昭和天皇继位的敕谕,个人信息页推后为第十八页
第十九页
(正面)
是个人简历、学业情况,
(反面)
是奖励、善行
(类似年度优秀士兵)
、任职晋升情况等。
第二十页至第二十一页为从军履历,从入营那天开始写到至今,非常详细。
▲第二十一页的从军履历,年月日相当的详细
第二十二页
(正面)
为作战勤务记录,每次出动作战都要记录。
(反面)
为缺勤记录,也要填上缺勤事由。
第二十三页
(正面)
为惩罚记录,内容是何年何月何日因何原因接受过何种处分之类的,
(反面)
为服满兵役或者除役;以及战伤、得病;如果证件持有者死亡,还要填写是战死还是病死,具体死亡情况等。
第二十四页至第二十七页为备注空白页,由所属中队文书填写认为重要的内容。
注:1942年后版本的军人手牒在天皇敕谕后增加了大概三页的东条英机的《战阵训》,主要内容是不要当俘虏,被俘是可耻的之类的,整本军队手牒的页数也从二十七页增加到三十多页。
以上就是对旧日本陆军军队手牒的介绍,它们是我们研究日本陆军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的罪证。
如果穿越回1937年,小人物的你该如何安排人生?
我们假设你今晚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突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80年前的1937年。你具有这80年来的所有信息和见识,你的人生路会变怎样呢?
△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