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安全生产网
中国安全生产报网站官方微信账号。报送安全,网聚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公安  ·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枪爆案件2.2万起 ·  昨天  
西湖之声  ·  青海、西藏、四川,发生地震 ·  2 天前  
浙江衢州公安  ·  关于烟花爆竹,这些红线不能碰→ ·  2 天前  
湖南公安  ·  揪心20小时,找到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安全生产网

9成不合格 频频引事故 央视曝光了这一身边的隐患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公众号  · 社会安全  · 2017-06-12 16:39

正文

许多人喜欢骑电动自行车,然而恐怕多数人不会想到,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与之相关的火灾也在增加。这是怎么回事?看下面《每周质量报告》的调查。


△《每周质量报告》:危险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电动自行车充电频繁引发火灾


就在今年4月,福建一个大学校区的电动自行车棚凌晨突然起火,有上百辆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被烧毁,有些烧得只剩下了骨架,有很多被烧毁的电动自行车还连着充电器,消防部门初步判定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引发火灾,所幸的是这起火灾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2015年10月海南省海口市发生的一起火灾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火灾造成10人因为吸入性损伤被送医治疗,其中3人伤势严重。而这起火灾的罪魁祸首同样也是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

无独有偶,2014年河南郑州一栋居民楼内也发生了火灾,正在乘坐电梯的两位居民被困。监控录像显示一楼存放的电动自行车突然起火,火越烧越大,2分钟后,浓烟迅速挡住了监控探头,而此时火势还在不断蔓延。就在厢门打开的一瞬间,两人立刻被浓烟包围了……

据相关行业介绍,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亿辆,而电动自行车每年发生火灾的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二。有消防部门按十万分之一的火灾概率进行过保守计算,那么每年发生的电动自行车火灾至少为2000起。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九成不合格



据全国各地消防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5%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充电器过负荷、电气线路短路等故障都是引发火灾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原因。

此次监测结果显示,30批次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样品中,发现不符合要求样品27批次,不合率为90%。

风险监测首先考察了样品在短路、反接等故障时充电器内部的过载保护装置是否有效。在实验室记者看到,检测人员首先将一个样品的正负极反接入交流电源,然后给样品持续供电,就在试验进行到1分06秒时,充电器开始冒烟;而此时充电器仍然没有切断供电,线材温度还在不断升高,烟雾也越来越多,2分20秒后充电器线路开始起火燃烧……

经过检测,30批次样品中有23批次样品在非正常工作项目试验中出现电路过热、起火、爆炸等危险。



充电器为何存在怎么多问题?



检测人员在对每个样品内部电路进行技术分析之后发现,大部分样品都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内部都应该设计有足够的过载保护装置,一旦发生短路、反接或者过热等非正常故障,保护装置可以快速熔断或者阻断电流输入,从而才能有效预防火灾等危险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其实对于厂家来说,目前市场上一个熔断器的成本相当便宜,只要2到3毛钱左右,而一些厂家就是为了省去这几毛钱的成本,却把巨大的安全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在交流端都没有装任何的保护装置。

除了过载保护装置之外,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塑料外壳如果具备一定阻燃性,在起火时也能有效阻碍火焰的蔓延,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来说至关重要。这次风险监测也对30个样品外壳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不符合率为66.7%。不合格率高与企业节省成本有关。

目前生产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器需要大约100g塑料米原料,100g纯阻燃塑料米成本大约为2.5到3元;而同样是100g,不添加阻燃剂的塑料米原料成本只有1.5元左右,比纯阻燃塑料米原料便宜了30%到50%。就是为了节省这不到2元钱的成本,一些厂家选择使用了完全没有阻燃性的塑料原料生产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给消费者留下的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检测人员发现这次监测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不仅是在插孔形式上设计随意,有的样品的正负极在设计上也是完全相反的。儿童或者是其他使用者意外碰到了这个地方,那么就会导致触电的风险。

最终经过检测,价格在100元以下的27批次样品全都不达标,不符合率为100%。



把无妄之灾消灭在充电器的生产过程中



火灾,这是多数人听起来会觉得很严重的一件事,而自行车充电器却常常引不起我们的注意,但恰恰是这不起眼的充电器质量问题成为了火灾的重要起因之一。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产品的国家标准,只有一些推荐性的行业标准,但是这些行业标准没有约束性,缺乏安全指标的考核内容,特别是外壳材料的阻燃特性完全没有要求。因为没有相应的要求,那么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根本就不会选用成本更高的阻燃性材料进行生产,甚至有一些企业直接使用回收性材料。

希望这一次的风险监测给生产、销售和监管各方都提了个醒,都能真正重视起来,把无妄之灾消灭在充电器的生产过程中。

 ▌来源:每周质量报告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维

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