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固态电池是锂电池“0-1”新技术进步的终局方向
2026-2028年是不同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的关键阶段,其中硫化物路线有望在2026年率先量产,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达到千亿元。
回顾与复盘:固态电池的半固态和全固态上下半场
2024年固态电池主题行情分为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和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两个阶段,24年底的行情重点交易的是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产业化时间点更明确。固态电池主题行情与锂电基本面共振,大票与小票共振。eVTOL成为固态电池最佳落地场景,低空经济和固态电池都属于“0-1”新技术,受益于充裕的流动性,行情方面偏向于同步演绎。展望未来,固态电池也有望在eVTOL上实现突破性装机应用。
硫化物路线是否是共识?
布局全固态电池的厂商基本都选择了硫化物路线,而卤化物路线起步晚、预期差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的LPSCI有潜力应用于成本敏感型领域,LGPS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将应用在中高端领域。中日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主体材料大致相似,差异体现在改性方式、复合材料搭配、正负极材料体系等,目前处于从实验室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的阶段,从专利数量来看中外差距缩小。制造环境的精密调控、高压成型技术、成熟的量产设备是有待突破的重点。
下一阶段看固态电解质&硫化锂的量产与降本
国内部分企业已具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吨级量产能力,2025-2026年将有十吨级到百吨级的产线落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降本核心难点在于硫化锂的降本,尤其还要兼顾硫化锂的纯度。碳热还原法、液相法、气相法制备硫化锂的技术路线之争或成为固态电池产业链核心公司走出来的机会。
设备工艺的增量在哪里?
硫化物路线在材料科学上已经解决了关键难题,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工艺设备的稳定性和制造能力。干法电极工艺是纯增量环节,省去了涂布、烘干、溶剂回收设备,增加了纤维化设备,对辊压机要求大大提升。等静压技术尤其适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的成型,开始被引入到固态电池生产领域。
风险提示:
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化、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