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听说在山西,需要家长签字证明“已午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尚书》里的历史:《舜典》——平地青云做大王的舜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26 13:17

正文


舜,据说是河南人,当时人叫重华。舜是个苦孩子出身,老爸是个瞎子,不但眼瞎,心也瞎,对舜又打又骂;老妈(司马迁说是后妈)不瞎,但更坏,对舜又掐又赶;好不容易多了个弟弟,想不到弟弟在老爸老妈的溺爱下,根本不把舜当哥哥看待,有好东西就抢,没好东西就哭。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舜居然没有心理变态,也没有童年阴影,长期保持着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的可贵状态。舜这一饱受苦中苦、依然乐其中的孝悌行为,迅速成为周围家长教育子女的范例,名扬千里。然后,舜更被后世列入二十四孝里的第一孝子,鼓舞了不少有志青年。当然,这些虚名并不影响舜在当时当地保持单身三十多年。毕竟,名声不能当饭吃,把女儿嫁给一个孝顺的穷鬼,当时的父母们还没到这么高的境界。



舜怎么也想不到,在他三十来岁的时候,居然会撞上从天上掉下两个林妹妹的狗屎运。怎么回事儿呢?就是舜的孝行传到了部落联盟大王尧的耳朵里,尧认为舜这种表现非常符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决定让舜做自己的接班人。为了让其他大臣服气,尧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舜治家能力。当真是怪了,能不能治家和能不能治民可是两码事,为什么能拉得上关系呢?按这要求,法国没一个总统是合格的,他们可都是离婚高手。当然,儒家认为必须治家才能治民,我们也不好跟他们争论,毕竟尚书是他们编的,他们的地盘,他们说了算。两个女儿对舜的考察报告很快到了尧手中,报告内容让尧很满意。于是,舜被提拔为领导干部,先是负责教育部门,重点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亲情教育,那是舜的强项,做来得心应手;然后又负责总理行政,居然也能让各部门有条不紊;接着是负责与各部落协商,部落首领都对他尊敬得不得了;更神奇的是,最后他负责祭祀山神,居然在任期间风调雨顺。看来,舜具备了当领导的天才素质,一个毫无执政经验的黎民,居然上任就能上手,还能见奇效,难怪儒家认为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了。按此推理,凡是老婆闹离婚的领导应该统统撤职,免得扰乱天下。

三年后,尧跟舜进行了最后一次组织谈话:“舜啊,这三年来你说的话和办的事都令我很满意,大王之位非你莫属,我可以放心退休了。”舜很感动:“大王有这么高的德行,看人是一定错不了的。大王让我继任,说明大王认为我能提升大家的幸福感,我却之不恭啊。”于是,为了彰显尧大王的圣德,舜专门举行了一场世纪禅让大典。又是祭天,又是祭山,又是观天象,又是颁玉符,舜带着各层领导们玩得很嗨,一个普天同庆的新秩序开始了。不过,后世有个人不这么认为,这人叫韩非。《韩非子·五蠹》里说:“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於此矣。”韩非指出当时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社会,尧也只能住茅房,吃糙粮,穿兽皮,这样的大王,还比不上他那时一个看门的,谁稀罕呢?还搞什么禅让大典,骗谁啊。话不能这么说,儒家听到会很生气的。

我们且不理那些杂音吧,反正舜是做大王了。做大王是不能锦衣夜行的,必须光明正大。所以舜第一项工作就是巡视控制区,一直走到泰山,在那里进行了祭祀大典,司马迁说那是后世皇帝都喜欢去泰山封禅的滥觞。(《史记·封禅书》)然后舜继续巡视,跟各部落领袖进行了亲密友好的会谈,向黎民发表了热情洋溢而又重要的讲话,还亲自指导如何结合当地实情治理部落,重点明确各部落进贡时所需准备的物品,受到各部落领袖和黎民的一致好评。可以说,舜的亲民巡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各部落的真心拥护。然后,舜开始做正事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刑罚去惩处那些不紧跟主流精神的家伙。对那些犯了轻微触犯权威的人,舜制定了象征性侮辱惩处条例,比如用黑布蒙面才能出门、不叫正名只能叫“二狗子”之类,臊死他们去。对触犯权威的领导就没那么宽松了,直接处以鞭笞,不知后世的朱元璋对大臣打屁股的处罚是不是从舜那里得来的灵感。对在学校不听话的学生,允许教师使用木棍进行再教育。当然,如果犯刑的有钱人不想领教这些刑罚,可以交铜来抵偿。各级领导看到这一条款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舜是个好人。”呵呵,他们这口气松得早了点,因为舜接着就把三个大臣分别流放到遥远的北方、东方和南方,那三个大臣是共工、驩兜和鲧。咦,这三人有点眼熟诶,不就是在尧的大王接班人问题中出现那几个人物吗?共工和鲧是接班人选,驩兜是共工的提名人,哇,舜这是在清除政治对手啊,有钱也不能赎的罪。为了让其他大臣能早日忘了这些不开心的事情,舜带领大家进行攻打三苗的伟大卫国战争。为什么要攻打三苗呢?郭濮在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说:“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哦,难怪,结果三苗被赶到青海那么远。通过这三板斧,舜的威望迅速提升,谁都不敢惹,不服不行。其实,《竹书纪年》里说舜做的还不止三板斧呢:“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舜做大王28年后,活了117岁的尧去世了,舜率群臣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会。会后,舜跟群臣讨论职务任命的问题。经过一番推荐与推辞的拉锯,确定了各部门新领导。禹,作为治水功臣,名至实归地成为总理行政的司空;弃成为农业部长,契成为教育部长,皋陶成为司法部长,伯夷成为礼仪部长,夔成为乐舞部长,龙成为检察院长。舜提醒新领导们,不搞终身制,要搞考核制。每三年考评一次,标准是德、才、绩,按成绩决定升降,从此各部落一派和谐景象。过了五十年,舜又出去巡视控制区了,结果到了湖南,死了,终年111岁。钱穆说舜是在湖北病死的,韩非更离谱,说舜是被禹逼死的。怎么韩非心理这么阴暗呢?关键是没被舜治理过。


上一期:《尚书》里的历史:《尧典》——爱女婿不爱儿子的尧




往期热文





翻新怪谈——剜心

二十万慰安妇的命运

消失的民国“贵族”大学

你用火锅拯救冬天,你却不了解它

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异族军团(一)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email protected]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