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经信委
发布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相关信息,提供办事指南、政策服务信息、产业技术前沿。回复粉丝的提问,提供全市加油站、文化创意地图、i-Shanghai地图等服务功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5 个以为省钱的好习惯,其实让你进医院! ·  2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次,我建议你大口喝奶茶! ·  4 天前  
丁香医生  ·  吃够它,真的对血脂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经信委

【时代的样子】菁锋建功行动|最“土豪”的青春!上海造船青年:为中国造出第一艘大型邮轮

上海经信委  · 公众号  ·  · 2024-05-10 17:21

正文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和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大型邮轮工程作为中国制造国家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工业和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有效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展示大国形象的国家名片。2023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成功交付,不仅填补了中国造船业建造船型的空白,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也进一步丰富了国家海洋战略的实现路径,大型邮轮工程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精彩缩影。




“我努力奔跑,只为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聂凯微信里的这句签名,像极了青年人描述自己成长的重要历程。


他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团支部书记。


他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异常美丽的照片:碧海、蓝天,巍峨青山,画面主体是一艘亮白色的邮轮。


邮轮是海面上浮动的五星级酒店。此前,中国从未能挤进这一高端市场。


“任何一个超级工程都难说容易,国产首制尤为困难。”马玉麟说。他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聂凯和马玉麟都很年轻,但他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了一件大事。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在他们手中诞生、启程、远航。世界邮轮市场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邮轮的设计图纸有15万余张、2.1吨重,整船零件数更是高达2500万个…… 填补空白,高端产品,转型发展。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长长的交船名单上,又多了一种船型。


这是一张入场券,中国从此跻身大型邮轮这一高端市场。考虑到由此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带来的可能“井喷”的邮轮旅游市场,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2023年11月4日,这艘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命名交付。


2023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也提及“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


接下来,2号大型邮轮、3号大型邮轮……


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满满的是青年智慧、青年力量和青年担当。


为了保证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顺利出坞、试航、命名交付、正式移交,2023年初,“菁锋建功行动” (简称“菁锋”)团队、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建造管理青年突击队成立,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的青年队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摘取中国造船行业的最后一颗明珠”,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该团队全流程负责邮轮“决胜年”的建造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方面形成累累硕果,共同促进了首制邮轮的圆满交付运营。


“菁锋建功行动”是上海市经信系统围绕“国之大者”“城之要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及上海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从2023年开始,引导支持产业青年服务大局,引领系统青年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青年岗位建功行动。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4年5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2024年上海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集体。


“一场青春盛会!每个‘高光时刻’背后都有一段奋斗故事。正青春,我担当!”领奖后,马玉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第一名”的难题:

巨系统工程+三大核心难题





马玉麟说,在欧美,邮轮已经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但是在中国可能近十几年或者说近几年,大家听说的不太多。因为此前中国的邮轮旅游还在起步阶段。


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原定2023年底交付,但聂凯和马玉麟都说:“当时,对于能否在2023年年底交付,我们也是有过动摇的。”


因为疫情等原因,2022年6月初,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完成,为了按期交付,外高桥造船制定了邮轮项目“四个120天”工作计划。


“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当时有360多家一级供应商,差不多1000多家两级配套企业,全球范围内3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协调和联动。”聂凯表示,“我们属于类似于指挥中心部门,是逐步构建起来这样一个多中心,然后分布式可迭代的邮轮工程组织管理的模式。这跟原来我们做其他船的模式完全不同。以前,一艘船就派一个单船主管,基本上所有的问题就能够协调结束了。邮轮不是这样一个概念,而且又长,300多米,是网格化的管理,分了甲板经理等区域生产经理,做平衡和协调。”


一艘邮轮要顺利交付,至少有三大核心难题要解决:一是重量和重心控制,二是安全返港,三是振动噪声。


在重量控制方面,聂凯介绍,如果超太多,就是违反规范要求,可能船东就不要这艘船了。


他表示,厂区里摆放的是船的分段,然后拼成一个大片体,叫总段。总段被移到船坞里边建造,建成整艘船。“其中一个控制点是,怎么样在每个阶段能够去进行称重,把每个部分的重量都搞清楚。为了达到原本的设计目标,我们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包括采购了很多称重的设备。”


第二个难题是安全返港。聂凯介绍,安全返港其实是讲的是在火灾或进水的事故界限内可以依靠自身动力,返回最近的港口,且船上安全区域能够满足乘客和船员的基本生活。如果超过火灾事故界限,但是火灾不超过一个主竖区,则要求一定数量的系统仍能可用3小时,以用于有序撤离。以上要求一共设定了三种事故的场景:单一水密舱室进水;事故界限内火灾;超过事故界限但未超过一个主竖区的火灾。


“我们这艘船有5000多名乘客,加上工作人员可能有6000多人。一旦涉及这么多乘客的话,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聂凯表示,目前采用的是“1+1”两套冗余系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但是)如果你们有机会看到的话,邮轮里密密麻麻全部都是管线、线路。如何能在这个比较窄的空间内,把所有需要的系统都放上去,这对于整个系统的布置、管线的布置、电路的布置,要求非常高,4700多公里的电缆,布置难度非常大。这只是其中一个难题。空间有限,还要设置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保证冗余——在一套出故障时,另一套一定得能顶上。”聂凯说。


第三个难题是振动噪声。邮轮强调游客的舒适度,每个房间、每个公共区域都是严格要求其噪声控制效果。1号邮轮上有2000多个房间,以及很多公共区域,一个密闭空间的上下左右前后等6个面都会有隔音材料用以隔绝噪声。但是,任何一个简单的问题乘以2000之后,可能都会变得比较难解决。


虽然有这么多难题,2023年11月4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2024年1月1日,这艘邮轮开启商业首航,七天六晚,从上海到韩国济州、日本长崎和福冈,航程1119海里。


1月7日,它又将3000多名游客安全带回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以厂为家:开拓的青年、奉献的青年、 创新的青年、勇于挑战的青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