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火工》这部小说里,刘慈欣一改厚重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浪漫奇趣的童话故事。它的世界观是波澜壮阔的,科幻喜欢将目光投射到星辰大海,因为这永远值得人类探索,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勇气、责任与大爱。
对于太阳和月亮的认知中,我们常常会被嫦娥登月、后羿射日之类的神话限制想象。
《烧火工》摆脱了这种惯性,另起炉灶重新架构了新的宇宙,
那是充满奇异和幻想的地方,仅仅神秘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
如同经典的作品《小王子》一样,《烧火工》既可以以儿童般的眼光来阅读,也可以成人的视角去琢磨。不管是哪种,它都带来了最原始的感动和慢慢积蓄的力量,让我们挣脱疲惫,更有动力前行。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年迈的烧火工独自居住在世界尽头的极东岛,每天采煤、烧火,日复一日地劳作。少年萨沙为了挽救心爱人冰儿的生命,来到这座岛屿,希望烧火工可以帮助他登上月亮,擦拭积满灰尘的属于冰儿的那颗星星,这样,她就会从绝症中恢复如常。
我们能够想象,在前往极东岛的路上,萨沙一定焦灼苦闷,又心怀希望。因为他担心万一救不了冰儿,将是他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同时找老烧火工又是他不得不去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烧火工没有刻意为难,直截了当地答应了萨沙,但要以让他接班为交换条件。萨沙点头同意,老烧火工却不以为意。因为在此之前,有无数像萨沙一样的人来过,然后又反悔离开。料想用一生去偿付这份爱情,的确少有人能做到。
萨沙便陪老烧火工出海去捕鲸,因为他们需要将鲸油作为燃料,让火箭升空时他们可以爬上上弦月,擦亮有灰尘的星星。几经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了。
点点闪烁的光芒,那颗黯淡的星星被找到,萨沙如愿以偿地达成了夙愿。当他问老烧火工自己的星星在哪里时,老烧火工摇摇头,说有什么好看的?
这里透露出的隐喻是薪火相传。此时的老烧火工已经风烛残年,他并不关心自己,而是担心自己的工作无人继承。这关乎世界的真相,世界就像庞大的在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零件都不可或缺。当老的齿轮被磨损时,新的就必须替补上,发动它继续前行。
伟大的使命需要代代相传,只要有人传火,不管那火的力量是多么微弱,火就不会熄灭。
只要有更多人传火,火就会越烧越旺,变成一片燎原的希望火海。
四十天后,终于有一艘帆船经过极东岛,舰长给萨沙捎来了一封信,是冰儿已经治好的消息,她盼着他回去。疲惫地老烧火工大概已经猜到信上写的是什么了,便失望地摆摆手让他回去。
萨沙却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定要接替老烧火工。老烧火工脸上现出神秘的庄重,告诉萨沙,
“你懂得爱”。
在萨沙留下的当天夜里,老烧火工就决定带萨沙去烧火,从后半夜最暗时出发,目的是为了点燃太阳。如果不按时烧火,它就会一直这样浮在海面,世界陷入永夜。
这个世界,每天都得有人烧火,太阳才会从大海升上天空,光芒才会照射大地,驱走黑暗。
烧火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繁琐、辛苦、危险。
萨沙接替了老烧火工的工作,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将是与世隔绝并奉献一生,但当他点燃太阳的时候,他的思想开始升华,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世界紧密相关。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看似如常的一天,背后必须有人背负起最重大的责任和勇气。
责任是不管如何艰难,都不抛弃,不放弃。勇气是一念既出,万山无阻,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确认自身与他人、与世界关系,而这种关系最核心是什么?在《烧火工》中,这个答案无疑是“爱”。后来萨沙为老烧火工履行承诺时,说自己是个守信的人,老烧火工说这与守信无关。
“爱”,它可以穿透漫长的时间和无聊,将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这何尝不是一种浪漫与豪情?
我们的命运不尽相同,但驾驭人类整体命运的舵永远是强大的精神能量,它促使我们以爱之名,将所有人联接在一起,免于颓废和丧气,变得朝气和激情,在时代中共融共进。
爱与责任制造的永恒,推动着世界滚滚向前。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我们生活中未必就没有烧火工。他们默默无闻,隐藏角落,星星点点一般散落在田野上、实验室与教室里。
回首一整年,我们有抗疫医护奋不顾身、扶贫工作者坚韧不拔、抗洪官兵勇于担当、珠峰登山队向上求索,正是这一束光拥簇那一束光,所有人聚集起来就是一轮太阳,以最澎湃的动力,驱使着我们奔赴理想生活和远大前程。
长路浩浩荡荡,世界尽可期待。
就像刘慈欣所写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文章图片来自《烧火工》绘本
BUTU绘,未来事务管理局&浪花朵朵出品
在新春来临之际,IDG资本与首席畅享官刘慈欣合作发布了一套烧火工新春礼盒。我们将抽取3份,作为佳节的祝福,送
给大家
。
你对新的一年有什么期待、盼望和计划,请留言告诉我们呀。
IDG君将选取评论区点赞数
TOP3
的读者,送上这份礼盒和祝福,截止日期
2月12日22点
,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