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外围市场波动加剧,A股、港股也开门不利。
时间过得真快,2024年还没回味完,2025年又已经过去了十二分之一多一点儿。
今年还有不到11个月的时间,对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大家应该怎么看呢?
预测未来,始终是大众最热门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凑凑这个热闹啊。
预测股市走势这事儿,本身就充满着挑战,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我以前亦曾反复说过,所有对股市短期走势的预测,都只能当成一种益智游戏。
但是,通过对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行业趋势等因素的分析和研判,都可以遵循着一定的逻辑体系进行。
这至少可以让我们对2025年剩余时间下的A股走势进行一种合理的分析和预判。
也许从中可以挖掘出潜在的投资机会哦。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我保持乐观态度。
腾腾爸生活在最基层的北方小县城。
很多时候,小县城的一举一动,可以折射出上边的大环境大动作。
春节假期还没开始放的时候,小县城开的最重要的一场会议,就强调部署了两件事:一是春节期间的各种民生保障,二是春节后的复工复产。
春节假期的最后第一天、假期上班后的第一天,我们开的所有会议,都与经济建设有关系。
项目、开工、增长。
去年还只提工业经济、民营经济,今年又多加了一句,“既要抓好工业,又要抓好服务业”。
疫情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退了。
各种各样稳增长促
增长政策又在持续发力。
风向完全变了。
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确定,中国经济,2025年,稳了!
我拍脑门推测,5%,正负0.2个百分点,有保障。
条件配合的话,经济实现6%甚至更高增长,也完全有可能。
宏观经济的强势复苏,可以为股市提供基本面的支撑。
股市本身的政策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友好。
去年市场的两度低迷,倒逼管理层高度重视股市本身的问题。
很多政策,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补短板、补漏洞。
新国九条应运而生。
大家不要小瞧管理层的纠错能力和执行能力。
以投融资体系平衡这个提法为例。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新上市的企业明显骤然减少。
现在基本上维持在一周一两只个股的节奏上。
而现金分红的力度明显加大。
以前全A市场一年两次分红的股票,不超过10只。
现在,则比比皆是。
中期分红、年度分红,甚至再时不时地来一个特别分红。
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翻地覆。
随着新国九条逐条逐项严格地实施,
资本市场的改革会得到越来越规范的深化,积少成多,市场活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场外资金被吸引流入。
当前A股的估值优势还特别明显。
尤其是其中的低估端,跟港股一样,绝对的世界性的资本估值洼地。
经济增长年化5%的中国,凭什么股市的整体估值只有经济增长年化不到3%的美国一半?
这显然是荒诞的、不合理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配置价值,不仅会吸引沉睡的内资逐渐苏醒,也一定会吸引全球资本陆续流入。
这一点,不用怀疑。
资本是逐利的。
当然,A股也面临很多潜在的风险。
比如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2020年-2024年,刚刚过去的这个五年,是二战之后全世界经济增速最为缓慢的一个五年。
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影响,还有特不靠谱的关税大战,美帝对东大的科技封锁与围堵,都严重拖了世界经济的后腿。
制约过去五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没有完全清除。
对我们国内而言,潜力依然巨大,但现实问题同样不少。
“环保一刀切”式的阴影和顾虑还依然存在。
很多问题,处理不当,同样有可能造成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如果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企业盈利下滑,也一定会影响股市表现。
就股市本身而言,投资者情绪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影响,也可能导致市场短期波动加剧。
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积的因素。
两相消抵,我对2025年的A股走势,整体判断是
震荡上行。
从历史规律看,市场只有在熊市期间,才会低波动率,熊末及牛初,市场的波动率往往加大。
综合以上种种,我判断今年A股的波动率还不会低——大盘年内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比率,很大概率还会超过1.3倍。
如果这个判断最终成立,那么今年初形成的3140点就是全年最低点,全年高点则有望超过4000点。
嘿嘿,热血吧,带劲吧?
但愿我的分析是正确的——事实上,我最近一直在强调,目前A股的价值中枢就在4000点以上。
哪怕今年涨过4000点,A股整体也是不贵的。
只是涨到价值中枢线的下轨而已。
当然,一切都是分析和猜想。
再强调一遍,以上分析只能当作一个参考。
股市上的一切猜测,都是益智活动。
市场短期走的是布朗运动,长期走的才是价值运动。
目前A股大盘3200来点真不算高,按我的估值体系进行判断,它的价值中枢就在4000点以上。
也就是说,我个人认为,A股早晚会涨到4000点以上的。
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
把眼光放长远,我们对眼前面临的一些波动、甚至困难,都不能太当回事儿。
那么,具体看好哪些板块呢?
第一,科技创新板块。
道理很简单,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细分一下,5G、
半
导体、
人工智能、
云计算
,这些都有比较明确的催化因素。
第二,高端制造板块。
看好它的理由,也很简单粗暴。
我们是制造业立国,制造业是我们的经济基石,高端制造则代表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力度都很大。
往下细分一下,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这些慢慢地都已经成为我们的强项。
坦率地说,我看好上边这两个板块,但我要特别声明,我本人不太会投资它们。
一是它们的商业模式通常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二是确实超出我的能力圈。
具体原因的详细论述,参考拙著《一本书看透A股》第五章节。
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大消费板块。
看好这个板块的基础逻辑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消费总是要不断升级的,因此优质消费品公司通常都具备优秀的长期投资价值。
往下细分一下, 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通用家电、旅游休闲等等。
以前出过不少大牛股,相信今后还会继续是大牛股的集中营。
第四,大金融板块。
看好的基础逻辑是,金融行业是经济的血脉,随着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金融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用腾腾爸的话,可以讲得更直白一些:金融是经营钱的行业,信用时代,货币只能会越来越多。
钱多了,金融行业的营收和利润,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往下细分,银行、券商、保险,老三样。
具体看多的理由,这些年我都已经说太多了,这里也不再瞎逼逼了。
正因为看好,所以现阶段我才会全力做多。
仔细分析一下腾腾爸的组合,就是大金融(保险+银行)、大消费(白酒+医药)两大板块。
如果腾讯也算科技股的话,我还持有约近四分之一仓位的大科技。
当然,我能给朋友们提供的投资建议还是如下几条:
第一,坚持长期投资——
选择国内最优质的几家公司,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红利。
第二,坚持价值投资——关注公司基本面和估值,避免追涨杀跌。
第三,坚持组合
投资——将资金
分散投资于“三五个板块、六七只个股
”,降低投资风险。
第四,坚持理性投资——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第五,坚持逆向投资——充分发挥普通投资者的优势,在心仪的标的跌入价值区后,坚持越跌越买。
总之吧,2025年的A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投资者应一如既往保持理性,通过深入研究市场,挖掘优质投资机会,努力实现财富增值。
最后,再根据朋友们的建议,来一段在我看来属于脱裤子放屁的免责声明吧: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定要学会自己擦屁股。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还在热卖,打折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