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的宇宙尽头是回收。
李真是青岛一家艺培机构的授课教师。两个月前,扛了四年的老板终于撑不住了。
这所学校成立于2019年5月,那个秋天招生达到150多名学生。“前半年发展得很顺,但从那以后,再没有顺利地完整上过一个月的课。今年招生尤其困难。老板前前后后投了200多万,主要是心气耗光了。别说老板,我都希望赶快关门别干了。”
到最后,团队只剩下三个人,老板补发了两个月的工资,但仍欠一个月。于是,老板委托李真把校区里值钱的物品卖掉,大家平均分一分,算是抵工资。校区里的空调、电视、沙发、桌椅板凳、饮水器、微波炉等一应俱全,李真估算着怎么也能卖出一两万块。
她开始从网上寻找二手回收商。有的只要电器,有的只收桌椅沙发,只有一家郊区的回收商表示可以全收,但需要先看照片才能报价。李真把校区值钱的物品一通拍,前前后后拍了50多张,一股脑发给对方。
报价很快传了回来:海信电视50元,微波炉20元,沙发一组50元,前台20元,学生桌椅10元一套,办公桌椅50元一套,可移动白板、黑板各10元一组,挂式空调150元,立式空调300元,储物柜50元一组,音箱设备80元一套,作品展示架、木质画架、绘画颜料统统按垃圾称重,5毛一斤。
“这样算下来,整个学校至多卖4000块。”李真不舍弃,继续询问,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格,还有的要求额外支付300到500元的运输费。
李真无奈之下,注册了闲置交易平台,开始亲自一件件售卖。平台上,收售培训机构物资的不在少数。“空调最先卖掉,7台空调卖了3800元,3组沙发卖了450元。都是同城交易,对方上门自提。”让李真意外的是,老师们之前制作的一些手工作品反倒成了抢手货。李真的目标是在年底前卖过12000元,每人能发4000元,至少结清工资。
对于互联网上“收尸人”这样的称呼,九哥并不欣然接受。在他看来,二手回收商的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在为创业者托底,即使创业失败总不至于血本无归,能拿回一点算一点。同时,新入场的创业者从二手商手里买设备,也能降低投入成本。
与创业失败、店面关闭同时发生的,是新的创业者入场。在一些行业,离场和入场的数量几乎是一比一,一个创业者倒下去,新的弄潮儿冒出来。“一家店的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了。在赣州,这两年过最好的是做广告牌生意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春天。”
在一些商业街,一年换三四次招牌的现象并不罕见。每换一个老板,门头、灯箱都得重做,一套下来少说也要两三万。可惜,在回收人眼里,这些充满巧思的广告牌一文不值,一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