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审美超前的宋代,最潮流的男士都在簪花?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等待重建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当99%的植 ...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消费降级后,我开始痴迷二手市场 ·  4 天前  
单读  ·  我们告别旧家园,迎来了新世界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讲座招募 | 网络时代的“科”与“幻”: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愿意相信,未来不一样了,未来会更好?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09 21:16

正文


讲 座 信 息


讲座主题:网络时代的科幻作者和读者

时间:2017年6月10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旧经管报告厅


主 讲 人


苗千,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三联生活周刊》科学专栏作者,已发表科普作品几十万字。他被《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评价为“周刊收藏的人才”。



相 关 讲 座   精 彩 一 窥


6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科学专栏记者、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苗千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网络时代的科幻作者和读者”的讲座,反响热烈。在讲座中,主讲人苗千主要探讨了两个话题——


什么才是科幻文学?

在网络时代会出现怎么样的科幻作品和科幻读者?


· 科幻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从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到今天各种各样的科幻文学,科幻小说到底有着怎样的特质,又有什么样的发展脉络?我们如果知道了结果再去反推原因,这一切便是非常简单的事。科幻文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霸主国家。尤其是正处于国家上升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正赋予其无可比拟的荣光。法国也紧随其后,国力同样处于上升期。在当时,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实力还是国民整体素养来看,英法两国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国家里的一些人,就会开始对未来产生幻想——

“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一件事,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所习惯的就是:我爹妈做什么工作,我就该做什么工作;他们是什么阶级,我就该是什么阶级。人生是不变的。但是科学革命和工业化给人类生活状态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从这个时候开始愿意相信,未来不一样了,未来会更好。”

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作者的观念中,时间是循环发展而非线性发展的。加上极权制政体与朝代更替等问题,中国古代鲜有关于未来的文学描写,即便有,也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而非像科幻小说那样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 到底什么是科幻?


想要明白“什么是科幻”这个问题,或许应该先弄清楚“科幻”和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有点类似语言学上的能指(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光知道“科幻”这个名词是不完全的,还需要知道它的能指:即科幻在人脑中的形象和概念。

科幻包含了科学和幻想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就需要了解科幻和科学(其中还要包括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关系、科幻和科普的关系、科幻和文学的关系,以及,科幻和读者的关系。


那么——


科幻有那些永恒的主题?

中国科幻到底应该怎么做?

“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区别还在吗?

科幻、科普与魔幻之间有何区别又有何交叉?

网络时代的科幻作者与读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关于这些问题,主讲人苗千都将在6月10日(周六)在清华举办的专题讲座上解析探讨、尽力发掘,试图给你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答案。

希望能和你一起,在网络时代找到一种新型科幻作品的可能性,一起深入科幻的世界,一起探寻科幻与人类的现实和未来。


如果不能来现场……



欢迎在“中读”APP上订阅苗千博士的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点击上图,订阅专栏,在科幻世界中发现自我


专栏介绍 

不同的幻想世界有些看起来与现实相似,有些又截然不同,其间有哪些关联?文学直指人心与人性,科学是现代生活的基石,幻想则是通往未来的翅膀——科学,文学与幻想,三者应该以怎样的比例组合,发生怎么样的反应,才能产生出让人痴迷的科幻世界?每一部伟大的科幻作品都构建出一个不同的世界,探索这些奇异的幻想世界,我愿意做你的向导。

或许你喜欢在寝室里和同学一起看烧脑剧,或许你已经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后,总喜欢先打开电脑看点什么,想象自己在另一个时空中。你喜欢看《权利的游戏》和《神探夏洛特》,也会为《三体》的情节和朋友们争论。你喜欢科幻和玄幻作品,也喜欢魔法故事,但其实并不大清楚其间的差别,也不大清楚科学和幻想在故事中的作用,它们与现实又有什么关系。这个专栏,希望和你一起阅读科幻经典,为你解析不同作品中由科学和幻想所构建的线索,帮助你理解其中的科学因素与幻想的基础,为你带来更深刻和愉悦的阅读体验。收听这个专栏并不会帮助你节省下阅读科幻经典的时间。相反的,我们一同阅读,一同解读,一同思索,一同走进一个个梦幻般的科幻异域。

本次演讲的直播地址将通过微博@三联生活周刊 推送,届时请密切关注!


苗千:你看过电影《降临》读过《你一生的故事》,但可能还有你不知道的

“上周,我们终于是读完了《三体》三部曲。这个故事篇幅超长,内容又特别的丰富,读起来很过瘾,但是也很累。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换个口味,读两位可以说有很多共同点的年轻有为的,美国华裔科幻小说作家的作品。”——苗千



1
两位美国华裔科幻小说作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点,就是都和计算机有关。

1976年出生的刘宇坤,他是8岁跟着父母从中国大陆移民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这位作家呢,不光是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而且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翻译中国的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就是由他从中文翻译为英文的。很多人都说,《三体》能获得雨果奖,和刘宇坤出色的翻译水平分不开。

另一位是1967年出生的华裔作家特德·姜。他是从小生长在美国,也是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的。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介绍特德·姜最好的方式就是说,他是前一阵著名的科幻大片《降临》的故事原型《你一生的故事》这个小说的作者。这两位科幻作家,不光都是美国华裔,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点,就是都和计算机有关。特德·姜在布朗大学学习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刘宇坤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辅修计算机。不知道这和两个人都喜欢创作科幻有没有什么联系。


刘宇坤


2
科幻为什么多长篇?短篇高手刘宇坤和特德·姜强在哪?

科幻名著,长篇居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写科幻首先要设置一个场景,就是说在开头就要让读者明白,小说里边的“科”和“幻”分别是什么,也就是说,要花一定的篇幅让读者明白,这个作品是在什么场景之下发生,作者又做了哪些设定,有哪些脱离现实的幻想部分。想把这些东西都交代清楚,是需要一定的篇幅的。而要在很短的篇幅里,用很高明的手法迅速让读者进入到小说的情景里边去,同时还要有科学,有幻想。刘宇坤和特德·姜强是怎么做到的?


3
刘宇坤的小说集《当昔日之光陨落》

这三篇里面包括了一篇极短的小品文一样的文章,《关于事件隐形装置及其实际运用的思考》、还有两篇《重生》《终结历史之人》,这两个故事场景,一个比较常见,是说外星人来侵略,或者说殖民地球,对人类有过血腥的屠杀,但是外星人掌握了一种技术,可以抹掉人类的记忆,于是人类就可以没有仇恨的和外星人共同生活,甚至还能够产生出爱情。但是这种抹掉记忆,改造记忆的手段呢,又不完善,所以人类最终总是能记起点什么东西来,所以人类终究还是会反抗,和外星人进行斗争。这个故事听起来呢比较像是一个传统的武侠小说复仇的套路,放在了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新场景里边。如果你认为这个故事比较平淡,那么把它和另外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出作者的风格来了。

刘宇坤小说集《当昔日之光陨落》


4
《降临》小说和电影的比较

小说和电影的比较。有看过《降临》这部电影的朋友,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原著,因为电影有它自身的要求,比如场景要火爆有看点,情节要曲折,最后要有个大结局什么的。这些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就削弱了原著主题的表现力,电影后半部分都是些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了。而读过原著的朋友,不一定需要看电影,这个看个人的爱好了。


5
“预知未来这个能力”特德·姜如何写出深度和不凡?

啊,其实也是一种俗话说烂大街的理念,也是有很多文学影视作品表现过,算是一种超能力。别人都不知道未来什么样子,偏偏有一个人有这种神奇的能力。《你一生的故事》是不是也是这么一个套路化的东西呢?你仔细的读这个故事,包括看作者在故事后面写的一小段后记,你就明白了,其实不是。预知未来这个能力,包括如何获得这种能力,被作者写的非常有深度,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APP已升级至5.1.3版本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