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涉及跨性别参赛指控的有两名选手,一位阿尔及利亚(伊斯兰国家)一位中华台北(参加了2023年亚运会),指控主要依据为2023年拳协一项测试,但该测试不公开不透明,具体测试项目和结果都不清楚,所谓的染色体是xy这一消息是拳协主席向媒体透露的,拳协接受采访只说测试可靠但项目保密(why?)我还看到有博主说阿尔及利亚选手有罕见病是xy染色体,但没看到这个消息出处是哪里?
【反跨猎巫与不透明性别筛查下的“性别争议”女运动员们】
最近反跨人在集火两位女拳击手,阿尔及利亚的Imane Khelif (图1)和对岸台湾的林郁婷(图2),她俩被指责因为在23年IBA(国际拳击协会,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的一项性别测试中未通过,因此被质疑是“生理男性”参加女性比赛,遭到包括JKR在内的一众反跨者的围剿。
我去做了下fact check,关于IBA的性别测试内容以及她俩当时未能通过的原因。
在2023年印度新德里的世锦赛冠军争夺战开场前几小时,Khelif被通知她因未通过性别测试不能进行比赛(她当时的对手是来自CN大陆的杨柳)。同时来自台湾的林郁婷也因未通过性别测试在颁奖典礼前被取消了铜牌资格。
但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一性别测试究竟是对染色体的测试还是对睾酮的测试。根据IBA给台湾方面的反馈,他们的性别测试是“性別生化指數異常”,包括睾酮、染色体等被认为与性别有关的生物指标都作为测试项。
台湾这边的消息好查一些,所以主要以林郁婷的媒体报道来看(图4),IBA在7月31日发表的声明称在去年颁奖礼前得到的性别争议测试结果无关睾酮,但是是“另一項單獨、具有公信力、但結果保密的檢驗”,最后经委员会评定认为她的生化指数测试结果表明她相较其他女选手有较大身体优势,因此最终决定取消她的奖牌资格。
不过这位出生于95年的拳击手参加的比赛非常多,我直接从她wiki上找到她的获奖记录(图5),发现她从2012年起就在参加IBA下属的业余或青年组比赛,包括去年的杭州亚运会她都有参加。而无论是取消资格前或后,都没有其他赛事曝出任何她未能通过性别测试(无论是睾酮还是染色体)的信息,即使是在事件后马上参加的杭州亚运会也没有。而IBA也并未发现她有使用药物导致该生化指标异常的情况,否则已经被追加禁赛。
【评论区里补充,去年杭州亚运会林选手被哈萨克斯坦选手指责性别争议时,已经给组委会上交了医疗纪录证明她的女性身份不存在任何问题】
阿尔及利亚的表述更多是从该国的国际地位和认同问题上来讲的,认为Khelif在夺冠之战前被取消资格是有人刻意针对阿尔及利亚,阻止它们的national flag升起。
不过IBA由于本身是罗刹中心的体育协会,加上常年的腐败假拳问题,在2019年就与奥委会产生矛盾,从上一届东奥起就已分道扬镳,奥运的拳击项目由其专门的拳击工作小组负责。因此IBA的性别测试结果不影响奥运参赛资格,而林郁婷就是因为杭州亚运会夺冠而获得的参赛资格。两人的具体测试结果(测了哪几项、数值如何等)都未公开,只有深陷腐败丑闻的IBApresident,来自罗刹的Umar Kremlev声称俩人有XY染色体因此被剥夺资格,而阿尔及利亚称这是无端指控,除了新德里一站她无论是参加IBA比赛还是奥运资格赛都没有出过问题。而目前IBA和奥组委也在相互指责对方的检测和参赛标准不公平不透明。
此前,两人同样出战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并未发现有性别检测(包括睾酮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根据奥委会跨性别者参赛总则,如果二人属于跨性别者,那么需要性别自陈+睾酮符合该项目参赛水平,才能参与比赛。拳击项目的要求最为严苛,要求性别转换发生在12岁之前(即未经历青春期变化)。而通常的测试方式是以Tanner Scale(谭纳量表)为准,用以测量身体初级和第二外部性征的发育,如果出生时根据生理特征被指派为男性,那么该运动员的外生殖器发育水平不能超过谭纳阶段二(睾丸体积介于1.6到6ml,阴茎长度在2.5-3.2cm,大约为9到11岁发育水平)。而她俩当时都没有被检测出性别生化指数异常,护照上也标定为女性。
根据台湾规定(图6),要求跨性别者更改包括护照在内的法律身份证件,需要完成完整的性别重置手术摘除原生性生殖器。21年曾有非术改证的权利倡导但最终被驳回,今年又有跨性别男性非术改证的官司胜诉,对于推进当地跨性别者法律身份认定的改革有助力作用。——但这其实跟身份证件上一直都标定为女性并参与女子组比赛的林选手没啥关系,人家就没经历过因出生时外生殖器特征在身份证件上被指派为男性这一阶段(x)
至于阿尔及利亚,作为一个北非的Islamic国家,这地方甚至不像其他亚洲的Islamic国家允许将进行性别重置手术作为矫治“同性恋倾向”的方式,在这里不承认任何形式的性别转换和法律性别身份更改。也就是说,如果Khelif如反跨人所说是“生理男性”,或出生时被指派为男性的运动员,她根本没有可能在国内更改身份证件,更别提参与国内女子拳击赛的选拔(在阿尔及利亚当跨性别,能不能活到参赛年纪都不一定呢)
她们的情况甚至和因为染色体和天生睾酮高而被田联和奥委会都排除参赛资格的南非田径名将Caster Semenya不同(Semenya被告知染色体是XY,但出生时根据外生殖器被判定为女性,猜测她可能是雄激素不敏者,之前的性别筛查是检测外生殖器时她通过了测试,详情见: 网页链接 ),她们除了23年新德里站的性别测验之后参与的国际赛事并没有检测出包括染色体和睾酮在内的性别生化指标问题。
【DSD运动员】
目前,在涉及多元性别参赛的问题上,除了基于自我认同的跨性别(含非二元,比如加拿大女足的Quinn)和在测试中被明确存在染色体与被指派性别身份不一致的间性别(这里不是说所有间性别者都是染色体问题,还有性腺性激素等,但在竞技体育的性别测试中一般以染色体来区分间性别运动员,如上问题到的Caster Semenya)外,还存在DSD(disorders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运动员的情况。这一词其实涵盖了竞技体育中间性别者的存在,指运动员的性别分化发育情况,如基因、性生殖器、性激素等指标与其被指派的性别身份不符(尽管这一表述有病理化非典型性别发育,造成对间性别者歧视的嫌疑。)但对DSD的判定如果仅以一次比赛的测试结果为准,其实对这些选手而言也不公平,特别是很多协会的性别生化指标检测并不完全是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
随着两位女拳击手遭受反跨猎巫,经历相似的赞比亚女足队长Barbara Banda(图7)也被媒体提及(班达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女足球员,我已经不止一次讲过她的遭遇了)班达曾经在非足协的睾酮测试中被判定不合格,但没有曝出她的染色体有任何异常。
班达是赞比亚女足的铁大腿,在21年东京奥运会上,她对CN女足和荷兰女足都上演了帽子戏法。在22年的女足非洲杯开赛前,她被CFA(非洲足协)通知她没有通过性别测试中关于睾酮的单项测试(尽管这是天生的),但这一结果与使用药物无关,她与两名队友被排除在赞比亚女足非洲杯大名单外。在非足协测试前,赞比亚足协曾对女队单独进行过睾酮检测,并未发现异常;在非足协报告异常后,赞比亚足协曾建议这三名球员使用抑制睾酮的药物,抛去用药是否符合规定的因素,Semenya曾经报告过使用该种药物对其身体的副作用,最终三人没有用药也未能参加女足非洲杯。
然后赞比亚足协开始了和非洲足协的漫长踢皮球过程(图8),赞比亚足协说,你们这个测试不够公开透明,你说除了睾酮标准还有其他指标,但是又不公开啥指标,那我们得去找FIFA评评理,上诉你们禁赛的决定。非洲足协称我们只是通知你们她们睾酮测试超标了啊,我们也没给她们仨禁赛,是你们赞比亚决定非洲杯不带她们的,你上诉啥?在知名体育新闻媒体The Athletic(简称TA)和ESPN的调查过程中,记者都发现了非足协在管理方面的一片混乱,他们仍然拒绝透露更多的医疗测试和性别测试标准信息,只坚称这都是符合FIFA标准的。而FIFA在这一问题上,啥也没说,保持沉默。当这些体育官僚们或不作为或互相扯皮时,作为个体的女运动员们正因此遭遇职业发展的挫折。
当时,她效力于钟女超的上海女足,因在东奥的精彩表现,法甲大巴黎和西甲皇马都有意要签下她,也因这一睾酮测试结果而不了了之。
————————————————
从三人的经历其实暴露出当前女子竞技体育中的一大问题,当性别测试主要针对女子组的参赛选手时,不透明、不公开的性别指标测试模式对运动员而言存在极大隐患。而这些指标的不透明,其实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的医疗与运动表现研究仍然围绕着顺性别男性建立有关,这意味着即使想设立细化的不同项目女子组参赛门槛,也会面临没有充足的量化研究来证明某种生理指标与该项目运动表现的关联性(这个问题我在之前涉及跨性别/间性别参赛的议题上讨论过很多次,最新的涵盖不同体育协会标准的见:
最近反跨人在集火两位女拳击手,阿尔及利亚的Imane Khelif (图1)和对岸台湾的林郁婷(图2),她俩被指责因为在23年IBA(国际拳击协会,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的一项性别测试中未通过,因此被质疑是“生理男性”参加女性比赛,遭到包括JKR在内的一众反跨者的围剿。
我去做了下fact check,关于IBA的性别测试内容以及她俩当时未能通过的原因。
在2023年印度新德里的世锦赛冠军争夺战开场前几小时,Khelif被通知她因未通过性别测试不能进行比赛(她当时的对手是来自CN大陆的杨柳)。同时来自台湾的林郁婷也因未通过性别测试在颁奖典礼前被取消了铜牌资格。
但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一性别测试究竟是对染色体的测试还是对睾酮的测试。根据IBA给台湾方面的反馈,他们的性别测试是“性別生化指數異常”,包括睾酮、染色体等被认为与性别有关的生物指标都作为测试项。
台湾这边的消息好查一些,所以主要以林郁婷的媒体报道来看(图4),IBA在7月31日发表的声明称在去年颁奖礼前得到的性别争议测试结果无关睾酮,但是是“另一項單獨、具有公信力、但結果保密的檢驗”,最后经委员会评定认为她的生化指数测试结果表明她相较其他女选手有较大身体优势,因此最终决定取消她的奖牌资格。
不过这位出生于95年的拳击手参加的比赛非常多,我直接从她wiki上找到她的获奖记录(图5),发现她从2012年起就在参加IBA下属的业余或青年组比赛,包括去年的杭州亚运会她都有参加。而无论是取消资格前或后,都没有其他赛事曝出任何她未能通过性别测试(无论是睾酮还是染色体)的信息,即使是在事件后马上参加的杭州亚运会也没有。而IBA也并未发现她有使用药物导致该生化指标异常的情况,否则已经被追加禁赛。
【评论区里补充,去年杭州亚运会林选手被哈萨克斯坦选手指责性别争议时,已经给组委会上交了医疗纪录证明她的女性身份不存在任何问题】
阿尔及利亚的表述更多是从该国的国际地位和认同问题上来讲的,认为Khelif在夺冠之战前被取消资格是有人刻意针对阿尔及利亚,阻止它们的national flag升起。
不过IBA由于本身是罗刹中心的体育协会,加上常年的腐败假拳问题,在2019年就与奥委会产生矛盾,从上一届东奥起就已分道扬镳,奥运的拳击项目由其专门的拳击工作小组负责。因此IBA的性别测试结果不影响奥运参赛资格,而林郁婷就是因为杭州亚运会夺冠而获得的参赛资格。两人的具体测试结果(测了哪几项、数值如何等)都未公开,只有深陷腐败丑闻的IBApresident,来自罗刹的Umar Kremlev声称俩人有XY染色体因此被剥夺资格,而阿尔及利亚称这是无端指控,除了新德里一站她无论是参加IBA比赛还是奥运资格赛都没有出过问题。而目前IBA和奥组委也在相互指责对方的检测和参赛标准不公平不透明。
此前,两人同样出战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并未发现有性别检测(包括睾酮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根据奥委会跨性别者参赛总则,如果二人属于跨性别者,那么需要性别自陈+睾酮符合该项目参赛水平,才能参与比赛。拳击项目的要求最为严苛,要求性别转换发生在12岁之前(即未经历青春期变化)。而通常的测试方式是以Tanner Scale(谭纳量表)为准,用以测量身体初级和第二外部性征的发育,如果出生时根据生理特征被指派为男性,那么该运动员的外生殖器发育水平不能超过谭纳阶段二(睾丸体积介于1.6到6ml,阴茎长度在2.5-3.2cm,大约为9到11岁发育水平)。而她俩当时都没有被检测出性别生化指数异常,护照上也标定为女性。
根据台湾规定(图6),要求跨性别者更改包括护照在内的法律身份证件,需要完成完整的性别重置手术摘除原生性生殖器。21年曾有非术改证的权利倡导但最终被驳回,今年又有跨性别男性非术改证的官司胜诉,对于推进当地跨性别者法律身份认定的改革有助力作用。——但这其实跟身份证件上一直都标定为女性并参与女子组比赛的林选手没啥关系,人家就没经历过因出生时外生殖器特征在身份证件上被指派为男性这一阶段(x)
至于阿尔及利亚,作为一个北非的Islamic国家,这地方甚至不像其他亚洲的Islamic国家允许将进行性别重置手术作为矫治“同性恋倾向”的方式,在这里不承认任何形式的性别转换和法律性别身份更改。也就是说,如果Khelif如反跨人所说是“生理男性”,或出生时被指派为男性的运动员,她根本没有可能在国内更改身份证件,更别提参与国内女子拳击赛的选拔(在阿尔及利亚当跨性别,能不能活到参赛年纪都不一定呢)
她们的情况甚至和因为染色体和天生睾酮高而被田联和奥委会都排除参赛资格的南非田径名将Caster Semenya不同(Semenya被告知染色体是XY,但出生时根据外生殖器被判定为女性,猜测她可能是雄激素不敏者,之前的性别筛查是检测外生殖器时她通过了测试,详情见: 网页链接 ),她们除了23年新德里站的性别测验之后参与的国际赛事并没有检测出包括染色体和睾酮在内的性别生化指标问题。
【DSD运动员】
目前,在涉及多元性别参赛的问题上,除了基于自我认同的跨性别(含非二元,比如加拿大女足的Quinn)和在测试中被明确存在染色体与被指派性别身份不一致的间性别(这里不是说所有间性别者都是染色体问题,还有性腺性激素等,但在竞技体育的性别测试中一般以染色体来区分间性别运动员,如上问题到的Caster Semenya)外,还存在DSD(disorders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运动员的情况。这一词其实涵盖了竞技体育中间性别者的存在,指运动员的性别分化发育情况,如基因、性生殖器、性激素等指标与其被指派的性别身份不符(尽管这一表述有病理化非典型性别发育,造成对间性别者歧视的嫌疑。)但对DSD的判定如果仅以一次比赛的测试结果为准,其实对这些选手而言也不公平,特别是很多协会的性别生化指标检测并不完全是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
随着两位女拳击手遭受反跨猎巫,经历相似的赞比亚女足队长Barbara Banda(图7)也被媒体提及(班达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女足球员,我已经不止一次讲过她的遭遇了)班达曾经在非足协的睾酮测试中被判定不合格,但没有曝出她的染色体有任何异常。
班达是赞比亚女足的铁大腿,在21年东京奥运会上,她对CN女足和荷兰女足都上演了帽子戏法。在22年的女足非洲杯开赛前,她被CFA(非洲足协)通知她没有通过性别测试中关于睾酮的单项测试(尽管这是天生的),但这一结果与使用药物无关,她与两名队友被排除在赞比亚女足非洲杯大名单外。在非足协测试前,赞比亚足协曾对女队单独进行过睾酮检测,并未发现异常;在非足协报告异常后,赞比亚足协曾建议这三名球员使用抑制睾酮的药物,抛去用药是否符合规定的因素,Semenya曾经报告过使用该种药物对其身体的副作用,最终三人没有用药也未能参加女足非洲杯。
然后赞比亚足协开始了和非洲足协的漫长踢皮球过程(图8),赞比亚足协说,你们这个测试不够公开透明,你说除了睾酮标准还有其他指标,但是又不公开啥指标,那我们得去找FIFA评评理,上诉你们禁赛的决定。非洲足协称我们只是通知你们她们睾酮测试超标了啊,我们也没给她们仨禁赛,是你们赞比亚决定非洲杯不带她们的,你上诉啥?在知名体育新闻媒体The Athletic(简称TA)和ESPN的调查过程中,记者都发现了非足协在管理方面的一片混乱,他们仍然拒绝透露更多的医疗测试和性别测试标准信息,只坚称这都是符合FIFA标准的。而FIFA在这一问题上,啥也没说,保持沉默。当这些体育官僚们或不作为或互相扯皮时,作为个体的女运动员们正因此遭遇职业发展的挫折。
当时,她效力于钟女超的上海女足,因在东奥的精彩表现,法甲大巴黎和西甲皇马都有意要签下她,也因这一睾酮测试结果而不了了之。
————————————————
从三人的经历其实暴露出当前女子竞技体育中的一大问题,当性别测试主要针对女子组的参赛选手时,不透明、不公开的性别指标测试模式对运动员而言存在极大隐患。而这些指标的不透明,其实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的医疗与运动表现研究仍然围绕着顺性别男性建立有关,这意味着即使想设立细化的不同项目女子组参赛门槛,也会面临没有充足的量化研究来证明某种生理指标与该项目运动表现的关联性(这个问题我在之前涉及跨性别/间性别参赛的议题上讨论过很多次,最新的涵盖不同体育协会标准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