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东:
从学生培养、青年成长的角度,暨南大学希望打造一个怎样的学习环境?营造怎样的校园氛围?
黄跃雄:
一是打造拔尖人才成长地。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港港澳学生领袖的培养工作,以港澳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内地港澳学生领袖研习营和港澳学生干部校友联谊会为三大载体,每年有上千位港澳台学生参与其中。如学生领袖成长计划研修班邀请教授带来《党的十九大》等系列主题讲座。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与学生们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提升了学生领袖的领导能力。让学生深入革命圣地,培养青年学生领袖在新时代发扬革命精神、追求卓越发展、勇于肩负时代使命的优秀品质。
二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地。我校每年均举办优秀学生中华文化之旅,组织近千名优秀港澳台侨学生到内地的文化名胜古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后港澳台侨学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参与主题微博微信活动,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爱用常用的方式把自己在中华大地上行走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增进了港澳台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理解,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校内还经常举办中华诗歌词朗诵和比赛。每年举办中国文化节,舞龙舞狮,包饺子、粽子等,在春节、中秋举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大红灯笼高高挂,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三是创新创业的实践地。学校于2016提出港澳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育计划。以港澳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和港澳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每年有上千名港澳台侨学生参与,去年有320支团队近1600名学生报名参赛。还举办创新创业研习营、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等,帮助多支港澳学生创业队伍打入粤港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校内还设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学校还联合与政府单位、知名企业、金融投资机构、校友企业以及专业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单位合作,共建暨南大学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去年就有18家单位与我校大学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还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担任创新创业导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论坛,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暨南校友参加活动,各有一名来自香港,澳门、内地及海外的校友发表主旨演讲。
四是港澳学生的交流地。学校通过组织或承办各类粤港澳台的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为粤港澳台四地青年学生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如我校主办“一带一路”研习营活动,“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活动,澳门中学生“广府文化研修班活动”等。每年我校均派遣近100名优秀学生分别前往香港及澳门参加交流活动。优秀学生访澳团自1993年至今已举办第26届,访港团自2011年起至今已举办8届,大大加强了我校与港澳各界的交流联系,增进了粤港两地青年学生的相互了解。
主持人小东:
结合校园特色活动,从几个角度展示校园文化和风采。
黄跃雄:
一是注重培养和展示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国际视野。由于学生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小联合国之称,学校注重以文化人,每年均举办“国际文化聚暨南”“中国文化节”“东南亚泼水节”“澳门文化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中西文化交融和碰撞,形成了包容和多元的文化品格,培养的学生视野宽广,广受用人单位喜欢。
二是注重涵养和展示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校的百年文化教育讲堂,每个星期均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文学家、诗人和著名企业家等,给学生讲授国内外最前沿的思潮、科技发展趋势和管理经验等,让学生感受学术的魅力,讲座经常要放到大礼堂进行,广受学生欢迎。加之学校参与创新创业的活动众多,学生的学生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每年毕业的学生到世界百强大学继续升学或者到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数百人。
主持人小东:
介绍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暨南大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合往年经验,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艺术类相关专业,有哪些提示?申请入读国际学院的学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跃雄:
港澳台侨学生报考我校的途径多,分别有两校联招考试,申请审核(国外毕业的华侨华人),台湾学测免试,澳门保送,香港保送,香港DSE免试和其他免试(高级文凭、副学士等),澳门四校联考免试等,在全国联招考试和全国联招免试中也可以报考我校。学生在报名时,要注意自己是否符合报考的条件,如港澳学生是否有港澳的身份证回乡证或者内地的居留证,有些新移民无后两者证件之一是无法报考的。如香港DSE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试,但要看五科成绩。如报考我校临床医学的学生,必须修读过生物和化学或者物理。报考我校的体育、艺术类的学生,除了考核文化课外,学生还要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体育艺术类考试并取得合格证。由于我校国际学院实施全英文授课,报考的学生对英文有单独比较高的要求。对报考我校理工、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高中还必须修读过物理或者类似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