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北京文艺活动信息邮件组“elvita威生活便签”,内容包括音乐演出,戏剧,艺术电影,纪录片,展览,现代舞,讲座沙龙等活动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最前线  ·  最低9万不到,综合续航1300km+,这些国 ... ·  14 小时前  
汽车商业评论  ·  健忘的汽车设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6.30-7.23 印记——葡萄牙视觉艺术家亚历山大·法图 (Vhils) 北京首次个展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 公众号  ·  · 2017-06-30 12:15

正文


印记:亚历山大·法图 (Vhils) 作品展

开幕式时间:2017 年6 月30 日15:30

开幕式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大厅

展览时间:2017 年6 月30 日—7 月23 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 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30—17:30(17:00 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合作主办方:葡萄牙驻中国大使馆  Vhils 工作室

赞助方:葡萄牙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尤尼斯饮料公司


学术顾问: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学术总监:唐晖(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教授)

展览总监: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教授) 吴啸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印   记


葡萄牙视觉艺术家 Vhils (本名亚历山大·法图) 出生于1987年,他长期以来关注当代城市社会以及现代都市之中的复杂性,并逐步发展出对当今人类状态的艺术表达。


Vhils总是在不同材质的表层上进行减法创作——包括雕刻、切割、钻洞、蚀刻,甚至用易爆物直接炸出人像画的痕迹。艺术家将这种“富于创建力的解构行为”视为考古学者们进行挖掘工作时的过程,因为二者都是将表层移除,以显露埋藏其下之物。 对艺术家而言,被掩埋、封存着的时间透出一种诗意。他要让不可见再度成为可见,让它们重获光明。



Vhils想要表现人的身份与其居住的地点之间的紧密关联,并在不同作品中着重突出世界各地的相似和反差。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们和地点如何在今日全球化的不断渗透当中渐渐被影响,甚至于越发地同一化。

Vhils从2007年以来的“划过表面”系列作品是在墙面上进行视觉叙事的创作,而根植于这一系列的“印记”展构建了一套特殊的装置,采用了单一的媒介——作者所惯常使用的墙面雕刻浮雕法。这组作品由70幅人像组成,每幅人像都雕刻成伫立的单个结构——这次展览成为努力拓展这套系列作品的一次重要陈述:与城市来对话的行动本身就是最基本的材质,同时集中于双向塑造的概念,以此,城市及其市民形成了共同的个性。


这组装置不仅仅从北京的现实情景出发,同样也将世界各地的其他城市所经历的相似过程融入到符号化之中呈现。他希求艺术创作的系统方式、众生的悲苦和静寂的人像都可被看作是千千万万的故事之一,而正是这些故事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放眼望去,每一幅都显露着独一无二的印记,诉说出每个人是如何被他所生活的现代都市环境及社会环境改变着。有些人像分外凌厉,笔触线条分明;有些只悄然淡入到背后的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去。有些直视着你我——甚至是深深地凝望——其他却目光游移疏离,望向远处。有些模样透露出坚定、清晰;有些则是密实却又支离。

尽管每幅人像都饱含个体性和独特之处,但这些图像所栖的媒介却着重体现了统一性与同一化。这种大批量生产的石膏板在世界各地的工地和高楼中随处可见,它们道出艺术家对全球化的兴趣:物质世界愈演愈烈的同一化使人们也逐渐变得更加相似,我们原本的文化差异和在地特质都在不断地被侵蚀、消除。


这些对比鲜明的人像实体捕捉到了光与影交互作用的精髓,更进一步点明了所有作品的最终内核,即生与死的循环——人生中注定不断循环往复的无常与颠沛流离。

透过艺术家对都市景观的拟人化,“印记”展试图让观者重新思考当今时代下,看似向阳而生的复杂城市生态面貌背后的人类真正状态。因此“印记”不仅是对当代城市生活特点的分析式观察,同时也是在人类发展新篇章之际,对同一化变革的一次充满诗意的标记。



▲艺术家团队在展场共同探讨


▲艺术家亚历山大·法图 (VHILS) 现场创作过程


▲布展现场


| 关于Vhils |


出生于1987年的葡萄牙籍艺术家亚历山大·法图 (Vhils) 的视觉语言主要以在墙面及其他表层“做减法”为形式,借用非传统的工具和手段,以移除的方式作画。他的作品常常借用符号反映身份认同、都市语境下的生活、时间流逝和人与其周遭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他也十分关注社会发展造成的效应以及物质转化等命题。其创造性的特色雕刻手法广为人颂。

自2005年以来,Vhils已举办和参加遍布世界各地的30余座城市的个展和群展、艺术活动、在地性艺术介入项目——从与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社群合作,到与著名的艺术和音乐机构共事,包括但不限于:里斯本EDP Foundation,巴黎蓬皮杜中心,伦敦巴比肯中心,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圣地亚哥当代艺术馆。作为一个热诚的实验者,除了他那标志性的——也是他《划过表面》项目的基石——雕刻方式,Vhils同样也在发展着个人的一套多材质——从丝网绘画到金属蚀刻,从烟火爆破及影像到雕塑装置等——的审美体系。此外,他还执导过许多音乐视频、短片电影和舞台表演。

www.vhils.com


艺术家往期作品


▲Vhils_霓虹灯_Series_2016_Hong_Kong_Credit_Stanley_Cheng


▲Vhils_Macau2_2017_Credit_Jose_Pando_Lucas

▲Vhils_Girona_Spain_2012_Credit_Smart_B

▲Vhils_Rio_de_Janeiro_Brazil_2012_Credit_Joao_Pedro_Moreira

▲Vhils_海报_Series_#01_Credit_Bruno_Lopes

▲Vhils_水泥_2016_Credit_Bruno_Lopes



直播活动预告


2017年6月30日(周五)下午14:00—14:3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