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肿瘤时间  ·  EFS 超 54 ... ·  昨天  
新青年麻醉论坛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揭秘“隐形杀手”的真面目 ·  昨天  
丁香园  ·  取消用药限制,本月起实行! ·  3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张小田教授|DESTINY-Gastric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郑州首选四地探索“三明医改”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7 19:39

正文



2025年郑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撰文 梁露露
来源 大河健康报

选择巩义、中牟、金水、惠济作为“三明医改经验”市级攻坚示范县区;开展领导人员年薪制试点探索;依托郑州市中医院建设世界(中国)中医针灸中心;推进郑州市中医药立法……郑州市2025卫生健康工作这样干!


2月6日,记者从2025年郑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基层基础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抓改革、强基层、提能力、优服务、保安全、促发展,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施“三明医改经验”改革攻坚。选择巩义、中牟、金水、惠济作为市级攻坚示范县区,力争在政府投入保障、债务化解、薪酬制度改革、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创新突破;其他区县(市)也要全面铺开推进。

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设基层集采药品管理、医共体医保基金线上结算拨付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监测系统。规范医疗服务及收费计费行为,及时处理医保部门移交的涉及医疗行为线索。

加快推进县域审方中心、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建设,县域中心药房覆盖率达到50%以上。开展医疗机构药物临床试验(GCP)。

推动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持续推进“护理到家”和“家庭病床”服务。推动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对三级公立医院CMI、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等22项绩效指标实施月监测、季通报、半年分析和年度评价。


推动人事编制改革。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尽快消化存量,逐步降低空编率。积极推动解决市属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试点”人员历史遗留问题。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薪酬总量管理制度,建立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收支情况、债务风险等挂钩的薪酬总量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医院内部业务科室间的收入差距,向儿科、急诊、感染、病理、精神、全科、产科、护理等专业倾斜,力争5年内公立医院业务科室间收入差距降至1.5倍以内;力争到2026年,公立医院人员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50%左右。合理确定领导人员薪酬水平,根据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开展领导人员年薪制试点探索。


推进收费机制改革。调整1-2次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推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对社会需要、收费较低的儿科、精神、中医、感染、产科等医疗机构和薄弱科室,积极争取价格调整、政策性亏损补助等支持。


加强业财融合,促进资源有效分配使用,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非流动负债的公立医院占比、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国家批复3-5年建设目标。积极争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加快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争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10个。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大学的合作。


引进医学博士研究生20名以上,柔性引进人才(团队)30名(个),力争新培养省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5名以上;积极推荐申报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英才计划、国家和省名中医等系列评选。


落实“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动,发展智能健康管理、智能临床辅助诊断等应用场景。


推动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等3个项目开工,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4个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市六院传染病综合救治楼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床位2400张。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依托郑州市中医院建设世界(中国)中医针灸中心,力争2026年初完工投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考察对接产业项目10个以上,力争完成项目签约5个。


加快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推动建设“1+6”开放式智慧共享中药房,打造郑州市中医药数智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推动国医大师等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培养“郑州市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10人,中医骨干人才100名、青苗人才200名。建成符合标准的中医馆60个、中医阁300个。


巩固提升基层服务基础

加快推进以金水区为代表的15家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打造惠济、上街、高新、经开4个医疗集团建设样板。


抓实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将产权明晰的公有化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加强市级远程诊疗中心对医共体业务指导和质控。乡镇卫生院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


落实医共体、医疗集团“四个下沉”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向基层派出至少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不少于3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帮扶,每个帮扶周期至少半年。


每个县市打造1-2所具备“五结合”服务功能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公有化建设,全市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占比达到95%以上。


推动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不低于40%的专家号源、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全科医生作为家庭医生或加入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签约、诊疗等服务,引导签约居民首诊家庭医生、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为签约慢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为80岁以上签约老年人提供居家药学、护理等服务。


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执行情况、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重点人群获得感为重点,完善以资金落实为重点、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绩效评价方案,实现每个区县(市)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评价全覆盖。持续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和应用。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实重点监测对象健康帮扶服务,持续开展“七免一减”等惠民举措。


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推动中原、荥阳、中牟、管城、金水加快完成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群体免疫水平,确保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