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灰产圈  ·  2025年,继续交个朋友! ·  16 小时前  
六根  ·  李辉|贾植芳先生的信 ·  昨天  
滕州融媒  ·  滕州新闻(2025年02月07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当我躺在办公室里看武侠小说,我觉得自己完蛋了丨文茜×金惟纯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6-30 19:59

正文

点击上图  购买文茜的愉悦学校



金惟纯,两岸三地最大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的创办人,被称为「新闻界第一才子」。他的人生充满了冒险与挑战,骨子里温州人不安分的血脉促成了他人生的不断转折。

点击音频,听见金惟纯的人生故事

文茜:我有一次跟金惟纯聊天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我很震撼的话: 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他需要放下很多东西,拆解自己,不需要硬撑场面,甚至放下自己作为一个男人「需要表现」的一切。


金惟纯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童年时,他作为遗腹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毕业后,金惟纯顺利进入《中国时报》,短时间里就备受瞩目,29 岁担任专栏组主任,成为社论主笔;后来,他从《中国时报》出走,创立了两岸三地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周刊》;55 岁,他又急流勇退,把执行长的棒子交给总编辑王文静,转身投入圆桌志工的活动,矢志做一名终身志工。


在他人生的后半部分, 好像一旦到了某个事业成功的阶段,就要开始另外一段飞翔。


金惟纯:华人世界崛起的路上

大家所走过的、梦想的

我们都要找出来、说出来


文茜: 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重新回看自己,可以看到自己从前看不到的盲点,然后好好整理自己再出发, 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这个社会是有病的,不只是政界。病会累积得那么深,并不是因为遇到什么不幸,而是因为从来没有好好检讨自己、了解自己在人生过程当中到底有哪些盲点。


我常常有事没事就跟我的朋友说,「请你告诉我,我的缺点是什么。如果你不告诉我,你今天就不准离开我家。」


人这一生都有很多的盲点是自己看不清楚的,所以,你要记得交往一些会诚恳批评你的人。 每个人都喜欢听谄媚之辞,可是如果有人愿意带着好意告诉你的问题,哪怕他对你有误解,你也不要立刻反驳,好好聆听,想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个误解,这是他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慢慢地,你会整理出来,自己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说自己已经四五十岁了,改不了了——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改的。


我虽然认识金惟纯很久, 但我也是后来才发现他是温州人。 他这种一直往外闯的性格,是不是就在温州人的血液里?当然我觉得这样的解释也太简单了,所以,我们要来听金惟纯详细讲一下。


纵观世界,财经杂志卖赢八卦刊物

《商业周刊》应该是唯一


金惟纯: 我的人生确实像文茜说的有多明显的阶段,但每次我觉得自己停滞成长的时候,通常都是我在舒适圈的时候,也就是一般所谓「成功」的时候。 我会很不舒服,想要离开那个环境,把已经有的东西都放下,再重新来一次。 这变成了我的一个惯性。


我在 30 岁左右离开《中国时报》,那应该是我人生最黄金的年代,那时的薪水大概是同龄人的四五倍以上,工作又非常轻松,出去交换名片,人家都会说「久仰久仰」。如果我离开,可能不太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是对我来说,我有志未伸。


在 80 年代初,台湾的政治上波动很大,对媒体言论管控很严。在那样的氛围下,我觉得如果自己年纪轻轻就躺在功劳簿上、过着舒适的生活, 这是我不能接受的自己。


80 年代的台湾,媒体迎来多事之秋


金惟纯: 在《商业周刊》的那个阶段也是这样。差不多在 10 年前,《商业周刊》已经是改写了很多台湾历史的、遥遥领先的领导品牌。 还是一样,我那个时候年薪上千万,还可以躺在自己的大办公室里看武侠小说——我觉得就自己又完蛋了。


所以我到教育基金会做志工,一做就做了 7 年,几乎快要变成全职志工了。


在这个教育环境里,我学的不是专业的知识技巧,而是人生。那其实是一个没有宗教的修行环境,在这 7 年里,我觉得自己一直在突破、成长,很多过去的执着全部一个一个地放下了,甚至开始慢慢远离热闹的舞台。


到最后,还要放什么呢?我觉得是我作为一个男人的执着。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应该把所谓男性、女性这样的执着也放下。这是一个蛮大的功课。


对于「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它只存在于你的脑袋里,永远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走」。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过去有所修正、放下,他这辈子也等于是白活了, 曾经犯过的错会一直重复,那个错误会累积成一个大窟窿,你会掉下去。


金惟纯的「归零哲学」:

随时随地把自己归零,一切再从头开始做起


金惟纯 大家常常听说一个词,「活在当下」,不要去想过去,不要去想未来。但其实想要活在当下,是经过不断对过去的整理才能达到的一种状态—— 抓着回忆不放,这叫执着,不叫整理。


当你根据现在的人生阅历,再回头去看自己的过去:如果你看到的事情完全不一样,那就是「整理」;如果没有办法看到不一样,那只能叫「回忆」。


我现在又到了一个想要开创新事业的阶段,为了台湾的文化。


台湾是一个「政治的奇迹」,因为它在政治上没有经过大的动乱和流血。 但是这个政治奇迹来得太容易了,所以老百姓没有经过试炼,人在福中,也就不知福了,导致我们很多原有的优势都在慢慢流失。这很可惜。


台北故宫博物院:承载着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


金惟纯: 但台湾最不容易被取代的优势,就是我们的文化。 台湾曾经是移民社会,也是整个华人世界中唯一带着完整中华文化进入现代社会的地方。对于当时的移民来说,他们非常怀念、珍惜故国文化,有着强烈想要把它们保存、流传下来的心情。


但眼下如果没有人刻意为中华文化的存续做一番努力和维护,它很可能面临流失。我希望为维护台湾来之不易的文化资产尽一点力,使它与华人世界的文化形成共振,从而产生相互吸引——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成为彼此的养分,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到全世界。


在某个程度上,我算是个文人,另一方面我也是个商人,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把文化发展和商业结合在一起。


这件事要做起来,非常长久,可能我可以做到死了。

这里是文茜的愉悦学校。如果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能给你一些启示,关于逆境、选择、和解、死亡……


这里并不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原理,只有活生生的人生经历,以及岁月过后的人生思考。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并不快乐,那么希望你有勇气重新来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