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条

众筹丨七色大漆收纳盒,千年技艺与时光沉淀的造物艺术

一条  · 公众号  · 视频  · 2025-03-28 07: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匠人手作 · 艺术字画 · 日用生活良品

图片

河姆渡时期朱漆碗  浙江省博物馆
大漆技艺是中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蕴含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浪漫与精彩。

图片

彩绘木雕乐舞纹漆鸳鸯盒  曾侯乙墓出土

从河姆渡遗址那枚朱漆木碗上凝固的时光,到曾侯乙墓彩绘漆器流淌的楚风;从《髹饰录》中记载的百工之巧,到清代宫廷造办处「漆作」秘档里记录的万工绝技 ——人类用8000年光阴证明,大漆是文明史中的艺术瑰宝。

图片

割漆,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从漆树伤口渗出的神秘汁液,以氧化铁般的固执,淬炼成不朽的艺术。
任凭岁月变迁,依旧光彩动人。
图片
随着时光的沉淀,大漆会焕发出更加返璞归真、恣肆天然的美感,这种盈润质感,让无数把玩之人痴迷不已。沉淀数千年的绝美大漆,成就了无数绮丽瑰宝,各种技艺色彩浑然一体,描绘了一段段不朽的美丽。

图片

千年前,中国漆器以"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虔诚惊艳世界。

千年后,我们以当代美学重新解构大漆艺术。

市场上能看到的传统漆器很多都样式古旧,肌理图案也显老气,很难融入当代的家居环境和审美,价格也十分高昂。

这项堪称国粹的手工艺术,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并融入符合现代生活呢?

图片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愿望,茶事器物品牌——「润物声」,花了3年时间,走访了全国各地30多位大漆老师与匠人,共同探索研究,在设计开发新品的过程中,不断打磨工艺、调整思路。
漫长的创作时光与不断探索得到的灵感,「润物声」找到自己的方式。
图片
用原创设计呈现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器物造型,选择自然的材料,在传统大漆工艺中挖掘、创新出多种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技法。
图片
这些大漆的创新技法,呈现出很高的当代艺术性,只有在当代的漆画美术作品中,方可略窥一二。
「润物声」把这些艺术技法应用于实用器物上,创作出一系列的当代漆器,既有古雅之美,又有摩登 风韵。
图片
7款带着手作温度的大漆收纳盒,带来七重肌理美学,用传统手工艺,表现当代艺术,同时还兼具极为实用的功能。
图片
每件收纳盒都是漆艺的微型美术馆 ——绿戗金沙的流云纹路、螺钿镶嵌的星河流转、黑底覆银的地质肌理、驳银洒金的华丽浪漫、黑底覆金的珍贵质感。七种技法在传承中突破,让古老工艺焕发当代艺术的生命力。

图片

当指尖抚过凹凸的漆面,触感会讲述匠人打磨时光的故事。每一个盒体采用古法大漆工艺,历经百道工序自然阴干,每道漆层都在与空气对话中形成独特呼吸感。

图片

即便存放文房用具、茶事器物或珠宝首饰,亦能让器物在天然漆膜守护下自由呼吸。

七色大漆收纳盒,同时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于家居中的多种场景。

图片
书房里收纳笔墨,让创作暂停在艺术瞬间;梳妆台前盛放珍珠项链与檀木梳,每日开合都是仪式感展演;茶室中收藏器物,与漆器共享宁静时光;客厅中陈设装饰,为家居增添一抹当代艺术色彩。
图片
它们不仅是家居实用的收纳容器,也是可被触摸的当代漆艺美术作品,是能盛载生活的移动美术馆。
当阳光掠过漆面表情丰富的迷人肌理,你会发现:所谓风雅,不过是让日常用品住进艺术里。

本次众筹共有7种规格可选

黑底(覆银)起纹 小长盒 方形  23×6×2.5cm(长×宽×高)

(红)戗金镶螺钿 小方盒 长形  15.5×15.5×4cm(长×宽×高)
(绿)戗金沙 长方盒  22 × 15 × 5cm (长×宽×高)
黑底(覆金)起纹 长盒  30 × 12 × 5 cm(长×宽×高)
驳银洒金 长方盒  24 × 12 × 3.5 cm(长×宽×高)
(绿)戗金镶螺钿 圆盒  15.5 × 7.5cm (直径×高)
(红)戗金沙 大方盒  20 × 20 × 8.5 cm(直径×高)


手作七色大漆收纳盒▼ 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2025年4月28日23:59

图片

肌理革命——当千年大漆遇见当代艺术


图片
传统漆器肌理多服务于吉祥纹样,而这次创新的七种肌理自成叙事体系。
这些肌理突破漆艺平面化的传统,在三维空间构建微型景观。
既延续了大漆含蓄温润的东方美学,又具有当代艺术感。

图片

黑底(覆银)起纹 小长盒


图片

23×6×2.5cm 长×宽×高

狭长身形适宜盛放毛笔、文具、珠串等。

反复髹涂大漆,贴银箔起肌纹,好似月光下,玉山高耸,山河如银的质感。

图片

髹黑漆做底,肌理起纹加上贴银,形成山石影面,一座座巍峨峰,伫立眼前。
犹如皴法笔触下的山水画,视觉与触感均被激发,意境悠远辽阔。
图片
不仅仅是一个实用的收纳器物,也是一件绝美的漆画艺术作品。
图片

(红)戗金镶螺钿 小方盒


图片

15.5×15.5×4cm 长×宽×高

结合了髹涂戗金与螺钿镶嵌两种技法。

《髹饰录》记载:“螺钿,一名蜪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级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描述了螺钿工艺螺钿碎、切贝、衬色等多种处理方法。

图片
适宜盛放文玩首饰、零碎小物。方正扁薄,储放也十分方便,静静一隅,雅致方丽。

螺钿工艺是漆艺髹饰里很受欢迎的工艺技法。

图片

“螺”是指贝壳、螺片,“钿”是指将金银珠宝镶嵌在器物上,漆艺中,“螺钿”就是将贝壳镇联 (用漆黏合)到漆面的工艺。

贝壳、螺片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光影效果,螺钿工艺能将它们的颜色和光泽很好地表现出来。


图片
深浅几种不同颜色层次的红混色交叠中,更有空间感,再结合戗金,此款戗金不同于丝丝金缕点缀,而是与红色整体混合融入,不分你我,光润通透,金光璀璨,“红”运之至。
图片

螺钿如星河浮霁,光泽闪烁,华美非凡。

图片 (绿)戗金沙 长方盒

图片

22×15×5cm 长×宽×高

以彰髹技法制作。

明代扬明注解《髹饰录》道:“凡一切造物,禽羽、兽毛、鱼鳞、介甲有文彰者,皆象之,而极模仿之工,巧为天真之文,故其类不可穷也。” 说的就是彰髹工艺,其原理是用各种引物(谷物、树叶、网刷纹等)制作出花纹(也称之为起纹),然后经过多次涂漆、打磨,让纹理明显地暴露出来。

图片

彰髹工艺形式丰富,通过不同的起纹引物和起纹手法可以制作出各类抽象的花纹。

图片
传统上通常以自然产物作为引物,得到的花纹有种天然的美。
「翡翠沉潭溶雁影,蕉露斟空夜雨酥。」
图片

作为文房、茶道具以及日常收纳,皆适宜。
图片
深浅几种不同颜色层次的绿混色交叠中,如光射入雨水滴淋在叶脉间,形成的类摩尔纹光栅,浸杂着缕缕金丝。
图片
仿若置身于春日清晨的森林,或绿野茫茫的草原,焕发清新活力与勃勃生机。
图片
文盒置于桌案之上,自带一份旷野林踪之美。

图片

黑底(覆金)起纹 长盒


图片

30×12×5cm 长×宽×高
反复髹涂大漆,笔刷纹肌理并贴金箔,使之充满时光浸染的金属质感。

图片

刷纹带来岁月沧驳感,如墙角疏痕,褪去了浮华之后的光缕。
图片
减掉了黄灿的俗气,增添了金风的雅致。
图片
一物多用,赏用皆美。
图片
收纳才誉,书写光华。
图片
随意放置,静静一隅,绚丽雅致。

图片

驳银洒金 长方盒


图片

24×12×3.5cm 长×宽×高
「银镀星枢吞日轨,金犁云垄破霜疆。」
图片
星辰映照金色日珥轨道,时空感、未来感,咬合交错,宇宙华丽。
图片

放置笔墨,收纳书写时光之器具,天铸错光,星际耕作,时空涟漪,华丽之至。

图片
即使在光线较暗时,依旧璀璨鎏银。

图片

此件器物,质朴与华丽相互映衬,苍茫悠远。

图片
精工重器,是不可多得的珍藏佳品。
图片

绿 戗金镶螺钿 圆盒


图片

15.5×7.5cm 直径×高

同样结合了髹涂戗金与螺钿镶嵌两种技法。

图片

盒实木胎质更为厚润,具分量感,圆无论是手持还是置于桌面都圆润可爱。既是实用器,又是赏器。

图片

「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

雨后山峦的翠色点缀螺钿排布,清新而雅致,自然景色与工艺美感的融入结合。

图片

翠绿浸染,螺钿如星河在雨后初晴时显现,熠熠生辉。

图片
饮一杯碧螺春,轻启漆盒,仿若漆盒也沾染了碧螺春色,韵味朦胧,高雅清新。
图片

戗金沙 大方盒


图片

20×20×8.5cm 直径×高
尺寸最深的一款。茶器物、茶道具、文房器物,皆可统统收纳。
图片
方正之型亦是方正之姿,归置齐整,井然有序。
图片

三种绯红交错,犹如胭脂透染,形成不同的红色层次,犹如灼灼花枝,倒映水光,形成“桃霞”奇观;


图片

碎玉摇香,花影映窗,自带视觉纵深感。

图片

整件文盒透出 「乱红扶月过星杓」 的绝美意境。

图片

在工业复制时代,这些需要90——180天方能自然阴干的肌理,固执地保留着手工的不确定性。

图片

这些肌理不说话,却用起伏的漆层与你对话:它们可以是茶席上的山水,可以是梳妆台上的苍茫绿野,是盛放饰品的星河流转,也可以是书房里安置笔墨的金色苍驳。

图片

当阳光掠过那些充满当代艺术张力的肌理表面时,你会突然理解——最好的创新,不过是让千年大漆重新学会表达这个时代的故事。

手作七色大漆收纳盒▼ 限时特惠时间截止至2025年4月28日23:59

图片

用时光和技艺沉淀的造物艺术


图片
"在0.3毫米的漆层里,藏着三十个昼夜交替的温度。每次打磨都像在与漆对话——它教你学会等待,教会你接受不完美的完美。"

这组当代大漆收纳盒延续着同样的造物逻辑——以时间对抗时间,用永恒封印永恒。

图片

真正的价值从漆树开始。秦岭漆农遵循“割三歇七”古训,七年以上漆树才能采割,每棵树年产漆不足200克。这些带着树皮碎屑的生漆,需经365天自然脱水,才能炼成透亮的精制漆。

图片
收纳盒木胎选用百年树龄的峨眉椴木,陈化十年的木料经手工刨削,仍保留0.02毫米的天然起伏。匠人说:“机器打磨太完美,反而会杀死木头的呼吸。”
盒内部,先以5道手工打磨,再用大漆手工涂刷,一遍刷完等待漆干,然后打磨,如此反复3遍,使漆液深深地“吃”入木头。涂膜十分牢固,木器的质感也被很好的表现。

图片
内部保留了原木的原始韵味,散发出自然气息,朴素安静的美好,历经岁月淡然自若的心境。
天然木材材质温润,有天然毛孔,是可以呼吸的材料,本身也具有天然木香味,采用大漆工艺后,可有助于封闭木材本身的味道,同时增强盒子的气密性,防潮防霉。

图片
收纳文盒外壁,以手工大漆,经历刮灰、打磨、上漆、形成大漆涂层,再打磨,然后再涂装,往复几十次,使得木质表面形成稳定的漆膜层。
图片
每一道漆层都严格遵循《髹饰录》记载的"九髹十八磨"古法。
图片
经历髹涂、变涂、装饰、磨绘、戗金、磨显、揩青,几十道工序,3-6个月的时间,大漆为文盒完成了最后的创作。
图片
经历漫长时光的慢工细做,整个过程缓慢、笨拙,但很安心。

图片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些漆盒用原始、笨拙的方式证明: 真正的奢侈,不是即买即弃的新鲜感,而是经历时光,仍愿与之相伴,历久弥新的惜物精神。
它们把易逝的时光变成可触摸的实体,让漆层里沉睡的无数个日夜,守护着人间最珍贵的须臾。

图片

图片
关注我们
本文为广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