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摸摸艺术书
摄影师的失乐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获奖公示|“广州红 ... ·  5 天前  
图虫APP  ·  征集令 | ... ·  昨天  
旅拍誌  ·  《好东西》说点新话题 | ... ·  3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罗伯特·亚当斯:夏夜漫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摸摸艺术书

白杉丨没有感情的照片,是风景的尸体

摸摸艺术书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5-31 13:21

正文





本期特约摄影师:白杉



这些年,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风景,见了很多人。与不同的人讲述那些故事,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我总觉得没感情的照片,是风景的尸体。这些与我私人有关的影像,类似一个记忆的切口,连接着未来与过往......有的记忆留在了口述里,落在纸面上的又夹杂了遗憾。这一年,我 31。生活不过如此,彼得此失......

《31》自序 



“时间从来不是线性的存在,反而它可能是循环以至于同义反复的。”这在人群——尤其是一条被规划的路径中更为明显,外界的社会秩序、伦理要求,职业策略,都在将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变为人群。所以在这种同义反复中,作出个体判断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当他仅代表自己去言说时。白杉的摄影所吸引读者之处,正是来自于一种内在体验的言说。它不是当局的通稿,也不是某个群体的诉求转述,而是在终结了规训之路后由内向外的表达,这一表达首先不是伦理的,也不是审美的,而是个体经验的想象和扩散。另一方面,在白杉的摄影作品中,你可以不必了解其背后所发生的诸多具体而微的故事,仅仅从照片本身便可以做出阅读,“阅读照片”,也是进入白杉所要展示的内在节奏的契机。

杨文彬



白杉的31年:梦幻与现实


罗兰·巴特在晚年时说,“摄影的最终问题是风格问题”。作为北京某门户网站的前首席摄影记者,离职后的白杉选择了一种不同于新闻摄影的范式来形成《31》的图像基调。这与其说是与他离开新闻摄影行业这一生活上的选择有关,倒不如说是作者在“31”这一年龄数字背后所暗示的对迷茫和不确定性生活的坚持。


31岁是而立之后的第一年,在白杉的老家山东,这一岁数的许多人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走入正常的生命轨迹,然后奔向坟墓。



 


白杉的生活一方面有物质经济的部分,另外一方面有作为纯粹艺术家对迷茫和不确定性生活的坚持,因为往往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才是个体生命的本质。这种坚持是“天真”的,也是具有生命激情的,这种激情经验构成了《31》的歌声韵律。因此,荒诞的、抽象的、裸露的、身体的、黑白的、曲线的、夸张的、超现实的······等等你能想到的有关于不确定性的阐释词语,才成了解读《31》时思想的词语通道......


与当下流行的摄影书版式设计的时尚潮流不同,作为曾经的新闻摄影师,白杉没有放弃单线的叙事模式。这种风格在这里成为了一个优势——图片编辑对时间处理上的传统单线叙事模式,它与偏向晦涩的图像语言构成了两极,彼此之间应和又有内在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找到一个进入的契机。这本书中没有并置,没有重复,也没有语意不明的自圆其说。






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完全区别于时尚画册,它是一本读物,能让一个读者在从左到右的翻书行为中,在视线的流动中体会到一个作者的内在言说。翻阅这本书时,尽可能地不要把它当做快餐读物,而是反复观看,在每一张照片的元素之间,在照片与照片之间的连接之间,在书本的开头与末尾寻找意义的关联,然后梦境、黑白、粗粝、超脱于现实的影像氛围便会渐渐升起。


作品显现而作者隐去,这是许多有操守的作者都遵守的创作伦理,因此白杉在编辑这本画册的时候提醒我说,不希望读者在阅读它时,总是联想到他做出的离职的选择。尽管作者的个人生活与作品可能会有交叉,但并非直接的反应,读者大可不必通过了解其个人生活来去解读他的作品。但是的确,《31》有一个契机,它联系着关于不确定性和作者在不确定性面前的隐秘的冲动......





白杉访谈


  • “三十而立”,什么感觉?能否具体描述?


  • “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差羞答答的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王小波在 《三十而立》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三十而立,之后我就是更清楚自己得失取舍。


  • 早期摄影记者工作经验和现在自由摄影在创作状态上,有什么区别?


  • 工作性质不仅仅局限在之前的单一工作模式里。自由职业,要比全职多了一些冒险和不确定性,这也是它的特点。既这么选择,自然也会接受这种不确定性。

 

  • 你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摄影师?艺术家?还是什么,如果你也不确定,你怎么看待这种称谓上的“困惑”?


  • 一个以摄影自娱的爱好者,一个以拍照为职业的摄影师,一个混在艺术圈子的“达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没有一个明确的称呼。身份的多样性带给我不同的乐趣。所以,不存在“困惑”。最近,我又着手做了一本摄影书,也可以称为独立出版人。


  • 2015年,你曾在光影流刑地上发表《北京地铁浮世绘》,比起那个阶段,今天的摄影语言的变化在哪里?


  • 基本没有变化的。贴身近距离拍摄陌生人,我会一直那样拍下去。现在呈现的是另一组不同类型的作品:安静又狰狞,虽然都是黑白的,但给人的感觉误以为我在变化了。所谓的摄影语言的变化,我个人理解,是有一定的后期编辑的成分在起作用。拍的那时那些照,在不同阶段去梳理,或许得到不一样的观看体验。甚至,这些我如今痴迷的黑白影像,在未来一天,它会以色彩的方式回炉再造。变化,是看待事物的角度的变化,然后在图片的取舍,重构上,就有了新的“语言”。




  • 有人会夸大摄影艺术,有人也会贬低摄影这门“艺术”,你怎么看?

  • 无论哪一种观点,肯定还有一批类似的人,认同那种说法。


  • 你怎么看黑白摄影?

  • 黑白,多少会和情绪有一定的关联,它注定会让你沉静下来去看这些影像。很多接触摄影的朋友大都是从手机开始,从巴掌大的屏幕里去观看黑白影像,处理影像,但我还是建议多看一些实体的书或展,那种近距离触摸或观看,会让你对黑白有另一个认识。当然,“感觉”也是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解读,但好的黑白影像,是可以体会到那种无以言说的情绪和氛围的。




  • 你去了很多地方,每到一个省市,最吸引你的是那些类型的场景?


  • 上个月在香港,我逛了好几家菜市场。我特喜欢当地人砍价买菜的场面。去年在曼谷,我也专程去了卖海鲜的露天菜市场;在尼泊尔博卡拉,和驴友骑行去老城区买菜下厨......高中那会儿,我父亲就在菜市场做生意,他打铺居住在那种环境里。后来,每到一个城市,我总是去这些地方走走拍拍,有意无意的迷恋上了这种特市井的,有生活味道的地方。比起特色的地标,我更喜欢去这些看起来区别并不太大的市场。


  • 你的注意点,常常被那些充满动势的场景所吸引,个人以为,甚至充斥着很阳性、很张扬的荷尔蒙,很多影像都是很“喷薄”的形态,你怎么看?我这么描述可能有点不恰当,但可能也没有更好的说法了……


  • 在这本摄影书里,你说的这些的确存在,但都属于正大光明的拍摄哈,有一些画面隐藏着性的暗示。性是生活的一部分,无法掩饰的存在。考虑书的节奏,这些场景的出现还是很含蓄的。更强烈的影像,会在下一本摄影书里出现,那是一本与性有关的画册。



  • 我问一个比较神经质的问题,只是一个意外发现,你的微信名字,中间会空两格,提供的文字资料有些段落中间也是有空格,这是出于一种数码写作的习惯,还是某种形式感?


  • 你要注意我的朋友圈,我发的组图一直是八张,永远没有九宫格,右下角总是缺一张。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出于习惯还是形式感。我只是觉得那样,符合我的喜好,仅此而已。就如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特殊的,别人觉得奇怪的爱好一样,但之于本人,却从未这么思考过这个问题。


  • 对于也想给自己做本摄影集的朋友,你有什么经验教训要分享的?《31》影集完成后,你现在怎么看待影集,以及那些没有入选的照片。


  • 相比屏幕观看照片、拿在手里以书的形式翻阅,还是不一样的体验。油墨的香,质感的纸,翻页的声音,都是电子屏幕无法比拟的。任何题材,都可以做成一本属于你自己的书。一段旅程、家庭档案、某段经历......发挥你的想象,通过设计、编辑后的影像,都是独特的作品。做书也是遗憾的艺术,有些图需要取舍,放在书里的未必是最满意的,因为符合书里的氛围和节奏,便是对的存在。舍弃的,会在别的系列或展示方式里去体现。当书做完印刷后的那一刻,发现有些图或许更适合放在书里。不过,这个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得失一样,有些事情需要有一个时间节点,而不是重复的循环。这或许是这本书本身以外带给我的意义。




没感情的照片,是风景的尸体






























白杉,山东人在北京,自由摄影师





摄影集《31》详情页
















图书详情:

画册|《31》

开本|203mm*150mm

工艺|凹印  

页码|128P  

装订|锁线 精装、裸脊  

纸张|157克艺术纸  

限量|500  

版次|2017年5月



本期编辑:程宇




- 购 买 方 式 -

1.扫描下方二维码,手到擒来!


2.光影流刑地书店: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更多摄影好书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