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来源:CC爸妈(ID:cc-bama)
后台早就有人问我
「寒假计划」。
小学生的老母亲都知道,这几个字的含金量有多高。
因为...实在是很难规划明白。
寒假不像暑假时间那么长,可操作空间小。
有时候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时间一溜缝就没了。
CC学校,今年还有所延长,但满打满算,也就多了一周,大概35、6天吧~
有限的时间里,既想让孩子过个好年、又想在学习上查漏补缺。学有余力的同时,还能玩有所得。
额,属实是有点难。
但没想到的是,我的这番顾虑,竟还遭到了闺蜜的“鄙夷”:
你也太“躺平”了!
专家说了,不能错过寒假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你得给孩子打鸡血啊,该报的班你得报上啊,不然怎么超?
坦白讲,弯道超车确实很有吸引力。
但开过车的都知道,
弯道超车,绝对的高风险操作,非常考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
万一不小心翻了车,那后果……不敢想,不敢想。
尤其是CC到了高年级之后,我真是眼瞅着班上孩子学习状态跟成绩过山车一样。
有些3年级前一路领跑的孩子,4、5年级开始下滑、厌学,也有些起初成绩平平的孩子,高年级开始后来者居上。
孩子的
智力水平、学习效率、亲子关系、精神状态
……
在里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是轻易一句“超车”,就真能超的。
所以,如果你问我寒假计划的话,我首先觉得,
这车已经持续开半年了,考虑超车之前,是不是首先该做做保养?
话都说到这了,也就跟大家分享下,寒假里我家的“保养计划”。
搞好亲子关系,相当于给车加机油
今年,哦不,去年了……
有一张非常火的图,据说是人大附中家长会分享的,当时也跟大家聊过。
甭管是想弯道超车,还是平缓度过,咱都得先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
我们只是副驾驶,孩子才是手握方向盘的司机。
你要是上来就又催促又指挥:
开太慢了、开不稳了、快刹车呀、别让他加塞……
你副驾驶说得再对,司机内心也只有一句话:
烦不烦。
假期规划也一样,自主权
、主导权说到底在人家手里。
这点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小时候他还可能听你的,长大了,一言不合就是闹脾气、白眼、摔门三件套!
你再好的计划、再强的辅助,娃门一关,你使不上劲,也全部白费!
所以,就像汽车保养第一步是更换机油一样,
假期保养,头等大事,修复/搞好亲子关系。
一辆车要适时地加润滑剂,才能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好的亲子关系,也绝对会让每件事都事半功倍!
没有人能怀着满肚子的委屈,满腔对父母的怨愤,还能好好听话。
你可能会纠结:
如果我啥不管,到头来娃真啥也不干咋办?
其实孩子寒假计划能不能顺利完成,最重要的一步,没几个人知道!
不是一上来你就考虑怎么带娃做这个学习计划,每天需要完成哪些项目,时间怎么安排……
这些都应该是孩子去思考的事情,我们可以给出建议,但最好不直接参与。
你唯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告诉孩子,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对孩子有多少好处。
否则一旦你成了监工,这个“项目”就是你的事儿了,只剩下催、喊、打、骂这一条路了。
第一个好处:
当你能拿出一份清晰的任务计划,父母就不会一直唠叨,一直催你。
可能你自己心里有数,但我们不清楚你什么时候要干什么,到底是什么进度,只能干着急,着急就会开始催促,一催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开心。
第二个好处:
当你有计划的时候,你会发现玩的时间变多了。
没有计划的日子,一会儿写点作业,一会吃点东西,一会看会电视,一会在家里溜达一圈。一不小心一天就溜走了,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有了计划你就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可以有整块的时间痛快玩。
第三个好处:
你可以自己做主。
比如春节几天不想写作业,或者出去旅行不带作业,那就可以提前安排好,你可以超级爽地过节/享受出游,而不是被时间追着、被大人催着做事情。
只有他是寒假计划的“负责人”,才不会想要应付差事。
就算偶尔落下了,后面也会找机会追平进度。
车也得到服务区休整
又要点名批评网传计划表了。
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
甚至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要打卡执行。
这知道的,是假期安排;
不知道的,以为孩子上了个啥特训班。
咱开车也不能没日没夜地跑啊,该到服务区休息、补给,就得休整一番再上路。
这样才能保证司机精神满满,车辆长久续航。
讲真,再完美的寒假计划,也有可能落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境地。
但是,一定要有一个觉悟:
能打鱼就挺不错了。
自律是一种有限资源。
坚持学习了几天,自律可能已经被消耗了许多,大脑能量也不那么充足了。
这个时候,晒网就不是在放纵,而是在释放压力,填充能量,继续给下一轮的自律充值。
两天晒网,是为三天打鱼长久续航。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我们家假期一直执行的,
是周计划
。
这就是原因之一。
之前暑假计划
因为这样,就给了孩子弹性空间/晒网的时间。
假期最忌讳的就是,学的时候,脑子里全是玩儿;
玩的时候,还要惦记着,
作业写不写得完……
结果就是啥都没做好。
该打鱼的时候打鱼,该晒网的时候晒网,才能有更丰厚的鱼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