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福州地铁4号线后通段迎来重要进展,洪塘站至金牛山区间的右线盾构已完成接收,标志着4号线全线贯通。该线路预计于2025年底开通初期运营,解决福州市民的出行需求。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世界级穿江盾构施工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洪金区间过江段历时近3年攻坚完成。目前,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均已完成,各项施工进度良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地铁4号线后通段全线贯通。
福州地铁4号线后通段已经完成全线贯通,这是线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观点2: 面临世界级盾构施工难题。
福州地铁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洪金区间过江段的盾构施工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关键观点3: 车站建设进展及附属设施施工情况。
目前,洪塘停车场、半洲站等已完工,洪塘站及金牛山站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和风水电安装等工作。
关键观点4: 试运行和开通时间。
依据规定,地铁线路在正式启动初期运营前必须进行试运行。福州地铁力争在2025年年底实现4号线后通段的开通初期运营。
关键观点5: 对市民出行的便利。
4号线后通段的开通将提升市民出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市民可以更快到达南台岛西部片区,从洪塘站到市中心东街口站的用时不到20分钟。
正文
备受福州市民关注的
地铁4号线后通段迎来好消息
洪塘站至金牛山区间
(以下简称“洪金区间”)
右线盾构顺利完成接收
至此
4号线后通段全线贯通
标志着线路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
预计2025年底开通初期运营
后通段起于半洲站,终于凤凰池站,共设4座车站,全长约4.4千米。
其中洪金区间隧道下穿闽江,由于闽江江底极复杂的地质条件,仅
440米
的过江段却攻坚了
近3年
。
根据地质勘查情况显示,洪金区间过江段穿越2条横纵地质断裂带交汇点,与线路垂直的一条断裂带从金牛山往闽侯方向延伸,在地质上被称作“张性断裂带”,其具有极强导水性特征,似一条暗河;另一条与线路平行的断裂带从金牛山往大梦山方向延伸,属于“压性断裂带”具有阻水性,似条大坝在此拦水。
两条特征相反的地质断裂带交叉,导致过江段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盾构施工涉及
27种
隧道断面,需先后穿越粘土、粗砂、风化花岗岩、正长斑岩等
21种
地层,地质组合形式达
66种
,被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评价为
“世界级别难度穿江盾构”
。
福州地铁建设公司总经理王欣介绍,洞通之后,4号线后通段将紧密组织开展铺轨、风水电装修等一系列交叉施工作业,同时做好各项系统调试准备,为全线贯通调试及初期运营前评估打好基础。
4号线后通段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均已完成
铺轨施工进度
96.1%
风水电及装修施工进度
96%
机电系统安装进度
95%
车站附属工程施工进度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