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子如林
愿与有缘共同熏习纯正的净土宗法义,求生阿弥陀佛净土。“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南无阿弥陀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佛子如林

闻其名号丨《小经》续承《观经》流通分之文, 展开持名

佛子如林  · 公众号  ·  · 2018-10-03 18: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净宗法师



《小经》续承《观经》流通分之文,

展开持名






《观经》余韵悠长,到哪里了呢?就流淌到《小经》。这三部经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持无量寿佛名”只有六个字,说完之后,《观经》就到此为止了;《阿弥陀经》就把这六个字详细展开。怎样来执持名号呢?执持名号有怎样深广的内涵?《观经》的余韵,言不尽意的地方,通过《小经》展现出来。这里列了三点:就根机,就时节,就利益。

就根机来讲,《观经》的持名是在哪里讲的?在下品三生,下品三生是十恶、破戒、五逆罪人。如果仅仅看《观经》,似乎善人就不要持名了,就可以修他自己的善法,不用靠弥陀的愿力了——不是这样的。

《小经》就直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这有两方面意思:


一是“显明称名即转恶为善”,《观经》的造恶众生,到《阿弥陀经》里马上转了,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这是要显示“称名即转恶为善”。

二是显明称名不限下品造恶之机,而是普包一切善恶凡夫,所以善导大师就说“一切众生”,或说“一切凡夫”。从根机来讲,这就展开了,更丰富了。

从时节来讲,《观经》的称名只是在临终,一声、十声往生;《小经》把它扩展为平生,一直到临终,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然后说“其人临命终时”,讲的时段跨度很大,不只限在临终,而是包含平生。

从利益来讲,《观经》的称名讲在下品,好像不太殊胜,到了极乐世界,还要包在莲花里多少大劫;《小经》的称名,打破了品位阶级。

《大经》讲了三辈,《观经》讲了九品;但是《小经》不谈辈品,而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往生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都是一生补处,直接进入涅槃国土。

这样几点比较起来,我们就知道,《观经》所说的下品念佛是特殊的案例,是希望通过这个特殊案例,来普包一切众生的根机。就像前面讲的,医生能治最危重的病人,举这个特殊案例。


而《小经》所说的执持名号,是常规的行法,是平常一般状态下的。二者一比较,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摘自《阿弥陀经讲记》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相关链接:


闻其名号丨《观经》以定散二善广收众机,归入念佛

闻其名号丨《观经》续承《大经》三辈文,广摄众机

闻其名号丨《大经》重在说四十八愿,是净土三经的根源

闻其名号丨净土三经次第展开

闻其名号丨《小经》之重点,明往生方法与胜益

闻其名号丨《观经》重在说明,救度哪些众生

闻其名号丨净土法门的原理,说在《无量寿经》


本愿称名 | 凡夫入报 | 平生业成 | 现生不退

净宗18微信号:jingzongfashi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