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ris在路上
Hi,我是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豆瓣过气伪红人,欢迎关注交流。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2个月在职考取top财经院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  3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小公式:用超低价手机 ≈ 穷 ≈ 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ris在路上

我花了3年时间,从网吧青年变为自律者

Kris在路上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05 22:09

正文

因为写公众号,所以认识了很多自媒体人,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玩,也是我特别欣赏的家伙~

他的文章集严肃和幽默于一身


他是陆JJ


专注于分享‍自律与个人成长的心得

偶尔也写写情感类随笔

你可能经常会在人民日报、、思想聚焦、十点读书、Hugo...

等大号上看见他的文...

 

他是一位青年编剧

也是Linkedin专栏作者

一个正在影视行业拼搏的小朋友

在傻逼般的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卖出了几个影视版权...


从大学起,便陆续供职于4A广告公司、

杂志社、报社、Top20的咨询公司... ... 

目前在上戏读编剧专业


最近Kris在路上的图片排版,很多都求教于他

大家快去关注,很多炫酷的文章和照片,他的号也是我置顶之一


公众号:陆JJ(ID:tiyan818)





— 正文 —



三年前的某个深夜,我窝在东方网点的一个角落,聚精会神地打Dota。

这里的通风不好,空气里总透着烟草的焦味。

游戏在进行到50分钟后,我方冰封王座倒了,游戏输了。


过去的7个小时内,我连续打了10盘,几乎没怎么吃东西。楼下大排档的老板又上来吆喝了:“炒面、炒米粉、蛋炒饭、盖浇饭... ...”


被他一说我更饿了,问他蛋炒饭多少钱,他说20块,可我身上只有15块。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网吧。凌晨1点的街道上,仅我一人。

没有车辆,没有行人,我无力地东张西望。

夜空下,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迷茫青年


原来混日子是这种感觉,原来混日子也是会辛苦的。

我不敢想关于自己的任何事,对于未来没有计划和安排。只能绝望地,一头扎进看不见尽头的夜里,任凭晚风吹过。





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2017年3月9日的上午11点01分。我在上海市区内的一座小型图书馆里。工作日志上记录着接下来7天之内要完成的事:

我参与着两个剧本项目

为一家创业公司提供品牌包装的咨询服务

正在准备今年计划出版的图书书稿

维持自己公众号的日常文章更新

每周会参加一次读书会,进行一次线下分享

每周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观影笔记、编剧笔记

还要去学校完成研究生阶段的日常学习任务... ...


也许三年前的我,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自己,能达到这种程度。

虽然这些根本称不上出色和优秀,但值得高兴的是,如今我的工作效率是过去的三倍。现在我1天的工作量,抵得上过去3天的量。

这一切都是自律、计划、管理、升级所带给我的改变。


有读者曾经问过我,到底应该如何自律。

其实一个人“自律化”的进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不是听一场牛人的讲座就能改变的,也不是看几本时间管理的畅销书就能改变的,而是需要一点点地颠覆,一点点地打磨。

在通往自律的道路上,以下几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尤为关键:







1、你对时间敏感吗?


在普通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模式已经提前为你做好了时间上的安排。

晨读10分钟,早自习20分钟,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


有没有发现,学校已经为你切割好了一天的时间,这是对多数未成年人最为科学的时间分配法。

但当我们脱离学校后,反而不会思考,应该如何去安排一天?

懒得计划,自然只能一天天麻木地过。


当你不会切割时间,你面对一天,就会觉得像在面对一个庞然大物,你根本难以思考如何在1天之内做什么。但当你意识到,每一天的24小时,都应该切割成小块去对待,那么你已经迈出了自律的第一步。


就像一大块牛排放你面前,你咽不下去的。但用刀叉分割成小块,你就会行动起来,且开始有意识地调动自己。


Deadline为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因为deadline的截至日期已经为你切割好了时间 。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就是你行动力的来源。

假设你把一天分成了8小块,就意味着你的一天之中,有8个截止日期。你自然而然地会在每一个小块的时间内完成该做的事。


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来源。

要想自律,必须先培养自己对于时间的“切割意识”。








2、自律的本质是建立生活的“体系感”


什么是生活的“体系感”?

通俗而言,就是你每天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怎么做。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对大部分不自律的人来说,他们每天在过一种无意识的生活。所谓的无意识,就是过完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


建立生活“体系感”的人,有着对生活时时掌控的安全感。

未建立的人,往往在生活里失控。这种极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他们的不安全感。


三年前我的作息,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早晨10:00起床,早饭中饭直接放一起吃。吃完之后刷刷微博,和朋友聊聊天,群里面冒冒泡,到了下午1点,没事儿干了就刷视频网站。下午3点以后有困意,干脆补一觉。醒来之后叫个外卖,6点吃完以后打游戏打到凌晨3点,睡觉。第二天依旧如此。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这一天里,我几乎没做任何正经事。过这一天,和不过这一天,没有差别。我的生命因此而浪费了一天。


现在我的作息是:

6点起床吃早饭,读半小时英语,然后写出一天的工作清单。7点到9点,完成1天中最重要的工作。9点到11点,完成1天中次要重要的工作。中午12点边吃饭边刷网站浏览资讯,然后读半小时英文期刊。1点到1点半午休,下午是输入时间,以看剧本看电影整理笔记为主。晚饭后读书,饭后1小时运动。运动完毕后,晚上写剧本。睡前复盘1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写日记总结。


这样的作息,会使你时刻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处于什么位置。

所谓的体系感,就是不再让你于生活的洪流里,随波逐流






3、自律的催化剂:个人中心制


极度自律的人,也极度“自私”,近乎冷酷。

当然这“自私”并非贬义,而是排除任何干扰因素,成全自己所做的事。

比如你有一个为期两周的学习计划,中间隔了个双休日,朋友喊你出去Happy了... ...

稍微不坚定的人,可能就跟着走了。

疯玩一天之后,面对着没有完成的事,心生愧疚,不了了之。


经常闭关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种特殊时期最怕别人的邀约。朋友请你吧,你还不好意思回绝,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的节奏感一被打乱,需要较多的精力支出才能回复到当初的状态


武侠小说家笔下的人物,欲练神功奇功,都先需经历七七四十九天的彻底闭关,若被打扰,则满盘皆输。

的确,自律者往往是一批个人主义者,他们愿意为了效率最大化,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


从朋友的角度去看,这批人深居简出,乃社交绝缘体,总搞得神秘兮兮。

但自律者自己相当清楚,个人中心制是冷酷的,但足够冷酷才能阻绝干扰。

这是一种理性而宝贵的自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尔滨陪你过个冬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