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行为的第三个层次是阴谋论,
认为一些不正常的事,都是有人故意安排,另有图谋。
这个说法一定会让很多人不满,因为自媒体时代真是各种阴谋论爱好者的天堂,特别是国际关系领域,以及金融投资领域。
很多人都认为,股市的背后有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着一切,所有的异动,都是那个神秘力量为了某种目的而下的一盘大棋,这是“大棋论”。
很多人认为,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高层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另有安排,只是不方便让下面的人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这是“高层自有安排论”。
每次大盘下跌,大家第一时间都会相互打听,倒底是为什么下跌,而利空这种东西,又是天天有,所以刚好在当天出现的利空就会被放大,导致真的变成利空。
总之,金融圈的人,
就是那群老是觉得行情欠自己一个解释的人
,老是觉得自己赚不到钱,就是因为“量化/庄家/游资/无脑散户/不良董秘/基金经理老鼠仓”反正总是其中一个害的。
为什么很多人不惜相信各种阴谋,也要强行找解释?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方面总结了三个原因:
第一,人们对“因果论”的偏爱
如果有一本历史书告诉大家,历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随机的,没有什么必然规律,世界并不是一定会越来越好,现代社会并不一定必然出现。这不但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恐怕也难被大部分人接受。
大部分人相信,万事必有原因,所以本能地排斥“随机性”“不确定性”
,特别是那些古怪的事件,其后必有原因。而专家的解释,往往充满了冗长的条件和假设,相比之下,“阴谋论”可以让普通人用有限的知识,理解那些复杂现象,更有成就感。
第二、人们对随机性的误解
有试验者记录了一次抛硬币的结果(正面为1,反面为0),再根据这个结果设计了一个更符合人们心理的随机数,然后让测试者选出其中的真实纪录:
A:1000000010110011
B:0110010101010110
大部分人都认为B组是随机结果,因为正反面比较平均,但事实上,A组才是真实纪录。
很多人以为随机就是没有规律,所以有了规律,那就肯定不是随机的,一定是有人故意安排。
但人脑是很擅长寻找规律的,比如你随机给四个数字,一定有人能给你总结出规律来,数字最多,你越容易发现规律,找不到就接着找,直到找到。
乔布斯有一次看到一位用户的抱怨,说iPod播放器的随机播放模式并不随机,而是有着某种规律。乔布斯就让人修改了这个程序,目的是用一定的规律,让你觉得没有规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阴谋论是学习能力的副产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阴谋论是人类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但信奉“凡事都有阴谋”的“深度阴谋论爱好者”,并不是学习了什么独特的思维,而是一种大脑的异常生理现象,有一个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心理学家把测试者分为三组,两组按是否有宗教信仰和相信神秘现象分,第三组人食用了能提升多巴胺的药物左旋多巴,然后给他们看一些图案,其中有一些像人脸,有一些完全看不出什么,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结果,相信神秘现象的那一组和大脑中多巴胺浓度更高的那一组人,都能“看”到更多的人脸。
多巴胺是一种人体自带的增强动机强度的神经递质,它可以提升你对某个结果的欲望,进而推动自己去实现它。所以擅长学习的人,往往体内多巴胺水平容易被提升——俗称充满求知欲望。
大部分人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园都做过“找规律”数学题目,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找规律,不管是语言还是数学。
但是,
太高的多巴胺学习水平,又缺乏对随机性的科学理解,这就让学霸倍出的投资圈,更容易进入“阴谋论”的认知陷阱。
所以第三层迷信行为,
实际上就是看你怎么面对随机事件,特别是小概率的随机事件,是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巧合?还是觉得有人捣鬼?
第四个层次,可能让你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