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首诗再睡觉
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晚22:00,为你读首诗。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读首诗再睡觉

杨照:读经典,让我活得更像样了一点

读首诗再睡觉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13 22:04

正文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学热日渐兴起,也随之而来了许多对国学经典的误读。

 

今天,杨照的《史记》百讲在豆瓣时间上线。



从小到大,我们无数人都会背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很多人就此止步,停留在了这句评价上,仅有的深入是语文课本里的《鸿门宴》(来自《史记·项羽本纪》)。

 

我们越来越熟悉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毛姆、杜拉斯,却离孔子、左丘明、司马迁越来越远…

 

我们今天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去年9月,在杨照老师《经典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出版之际,他与梁文道老师展开对谈。

 

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如何读国学经典?

 (以下为演讲内容节选)



 

读经典,从一个“电影梦”谈起

 

杨照:30年前,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大学四年级,就干过一件非常有意思,但是也是很出轨的事。

 

我不知道你们在这个时候人生有什么样的梦想。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的人生最大的梦想,而且是那个年代许多台湾文青共同的梦想,就是拍电影。

 

22岁,大四的那个寒假,当时看完了《上海滩》之后,就引发了我这个梦想。我花了7天的时间写完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这个电影剧本标题,叫做《孔子传》。

 

然而30年过去了,我这个电影还不知道在哪里。不过后来有一个对我来讲非常奇怪的反讽的巧合,就是演《上海滩》的男主角,周润发去拍了一个《孔子传》,我去看了周润发演孔子,越看浑身流冷汗,《孔子传》能这样拍吗?赶快回家把我的《孔子传》拿出来,不好意思,我平常不是这么自夸的,我还是觉得我那个写得比较好看。



孔子的真性情是他最大的特色

 了解孔子,先认识子路

 

我的电影好看在哪里?容我自夸一下,我找到了一个这么好的切入点,去描述孔子。我开场的那一幕,是子路之死。你们认识子路吗?我一直认为,如果你要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论语》里面所有跟子路有关的段落,统统都拿出来读一遍。

 

我的电影剧本中,我让孔子回想起子路跑来,跟他说,人家说你像没有家的一条流浪狗啊,孔子笑笑说,我是啊,我为什么会让孔子回想起那一段?因为这在孔子跟子路的师生关系当中,这不是一个特例,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比如说孔子到卫国去,碰到了卫灵公,然后卫灵公问政,问中国的治理。然后孔子就回答说,“必也正名乎”。白话翻译就是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应该叫什么。子路在旁边,结果子路反过脸来,跟老师说,你怎么会这么迂腐啊,你到底在回答什么啊?子路是这样对待他的老师的。

 

 还有另外一个更有名的故事《子见南子》。南子在卫国是具有高争议性的一个美女。孔子到了卫国之后,南子就叫孔子去见她,孔子去了。子路就跟老师翻脸了。南子是卫国最重要的幕后权力人,所以子路的意思是说,你宁可走后门,去拉裙带关系,为了要让卫国的国君用你吗?你有这么卑鄙吗?《论语》里面,孔子的反应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用今天的语言来翻译的话,孔子就是在诅咒,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天打雷劈把我打死吧”。



一个讲“礼”,却会耍赖的老师

 

我在电影里面,子路之死那一幕,当孔子知道子路死的时候,我们在历史的记录上面,都很感人,这很可能跟你们以为的孔子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礼记》里面清楚地写着,当使者告诉孔子子路去世的时候,孔子最重要的反应叫做“哭之恸”,这个“恸”在古文里面是有明确的意义的,所谓“恸”,就是悲哀超过了礼仪所允许的。

 

所以,为什么弟子跑去跟他说,老师你太伤心了,弟子是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安慰老师,一方面是要去拉住老师,说老师你一辈子在教我们什么叫做“礼”,什么叫做“不逾礼”,“礼”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节制,人做任何的东西不能够过分。但是孔子又怎么反应?他就耍赖,他就说,我有吗?我有太伤心吗?

 

 子路死得非常惨,子路被剁成了肉酱。所以,孔子从此“覆醢”,一辈子他不要看到肉酱,他不能吃肉酱。当然,事实上一辈子也没有几年了,第二年,孔子就去世了。这是在他晚年他所受到的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后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孔子一辈子究竟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教“礼”的人。这件事情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来,孔子不只是一个圣人,他是一个人,他不是一个真理制造机,他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彻底真性情的一个人。




我反对用现代的眼光读经典

 什么才是读经典该有的态度?

 

讲了这么多,回到刚刚文道问的几个问题,对我说来说,第一件事情如果你要问我,我凭什么这样跟你们介绍孔子?这跟你们过去认识的孔子不太一样吧?我就说,这不是我说的,这全部在经典的书里面。如果我们愿意用一种,对我来说叫“有效的态度”,认真地去爬书去理解这些经典,孔子就在那里活生生地跳出来了。

 

什么叫做“我认为有效的态度”?所谓这个有效的态度,对我来说,也就牵扯到经典的幸存,经典是什么?当我们在讲无论中国的还是西洋的经典,经典必然内在带着彼此互相矛盾的两种不同的素质。

 

 第一个,他必须要有一种可以超越时空、普遍有效的道理,他才能够变成经典。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两千多年前的书,今天还可以读,还需要它,因为它有跟我们两千年之后的这个时空仍然相关的一些智慧在里面。

 

但是,它也必然要有另外一面,因为它是从时间的历史中传留下来的书籍,它是一个历史的文献。我们要能够有效地阅读经典,最重要的是必须把这两个彼此互相矛盾的性质,都放在我们看待经典的态度上。




孔子不是我们当中的一分子

 

所以我极度反对用现代的眼光去读经典。那意味着我们只是在经典里面去找我们想要的东西,对现代有意义的东西。其实经典很大一部分是在提醒我们,在不一样的情境、环境当中,有人用我们今天不一样的方式来看待生命,来看待事情。

 

你要认识孔子,你必须心里面有一个基本的距离,你要知道,最重要的特色,孔子就不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分子,因此,他可以教我们更多的东西。他可以教我们,在我们今天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我们所相信和遵循的,没有那么理所当然。

 

在我们今天的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也没有一个老师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待、对待学生。所以我们会重新去思考,什么叫做“老师”,什么叫做“学”,以及作为一个人,我能够拥有的最大的成就,跟我所需要去追求的最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生命情调

 有些东西比活着更重要

 

读经典,一方面在文化的价值底下,它强化提升我们必然要有的品位。但是读经典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它把我们搬到我们很不熟悉的,即使是古代的中国,非常不一样的环境当中,让我们看到,很不一样的生活的态度。

 

如果我们用这种眼光,不只是去读《论语》,不只是去读孔子跟子路的这些故事。我们读春秋到战国时代的许许多多的文献,你就会知道,有一些事情,我们非常不熟悉,那是一个奇怪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最奇怪的一件事情是,他们好容易死啊,动不动就死掉了。我随便举一个例子。

 

《战国策》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大臣,得罪了国君,国君气得不得了,找了一个刺客,要让刺客杀了这个大臣。刺客半夜跑到大臣家里面去,准备杀他。但是他去了吓了一跳,这个大臣穿好了朝服,坐在那里打盹。为什么?因为马上要上早朝了,所以他早早就起来,宁可在那里打盹,他不愿意匆忙。他这样看待他自己作为一个大臣的位置和职责。

 

 这个刺客一看他是这样一个尽忠职守的人,下不了手。他不能杀了好人。但是他又不能背叛对国军的承诺,他怎么办?文献上就只有四个字,“触槐而死”,旁边据有一棵大槐树,他梆一下就撞上去,把自己撞死。

 

你们一定会说,这故事一定是你编出来的,哪有这种事?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人?至少唯一能够得到的唯一的结论就是,他们真的跟我们非常非常的不一样。在那个时代,活着没那么重要,有太多原则、信念、思想、信仰,都比让人单纯地活着要来得重要。



经典是“高贵人格的宝籍”

 

因为这样,他们活出非常不一样的人格,活出了非常不一样的人的重量。我只能够用我有限的中文来形容,叫做“高贵”。就是人为了这些原则,为了自己的信仰,连生命都不要了。

 

我一点都不鼓励大家用这种方式选择你怎么活着,但是,我真的深切地相信这样的感受,一个人知不知道除了活着之外,还有什么更有价值东西?一个人心里面有没有这种高贵的标准,一定必然影响到他会很不一样。我们如果就是混着活在我们当下所有的这些情景底下,你不可能了解这种高贵。

 

 经典为什么可贵,或者说经典为什么有意义,对我来说,他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洗之后,这是叫做文明的共同的标准,它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但是它必然含藏着我说的叫做“高贵人格的宝籍”如果我们用这种心情去阅读经典,重点在于,因为这样你认识了跟你有着很不一样生命情调的各种不同的人,这些人,他确确实实活过。

 

另外一件事情是,他是在中国这个巨大长远的传统当中,应该跟我们有一种连续性,包括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我还是希望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花一点点时间学繁体字。

 

在人类的文明当中,哪有多少我们可以不通过翻译,直接可以读2000多年前的文献,这是宝啊!200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他们所留下来的生命的高贵人格的宝籍。你看得越多,我才不相信,你会一直停留在原来的那种生命的情调当中。

 

读经典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透过读经典,你会觉得我如果单纯就是用这种方式活着,不值得啊。我可以活得更丰富,我可以活得更有意义,活得更像样一点。

 

今天,《杨照史记百讲》在豆瓣时间上线了!


 点击阅读原文,与经典相遇听杨照讲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