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馆里的汪士慎 《梅花》图
唐穆中文流利,但他学习中文才三年,并且多是靠自学。三年前,从加拿大到新加坡做交换生的唐穆学了四个月的中文后,交换项目结束,但他不想就此放弃才入门的中文,于是决定回加拿大后自学。自学过程中,让唐穆觉得最头疼的是找人和他说中文——他在他所读的大学里较少见到中国学生。经过多番询问,他得知旁边的大学有中法语言交流项目,就常去参加,抓住每一次练习说中文的机会。唐穆说,他热爱学习汉语,所以坚持下来不是什么难事。
来到清华,唐穆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有了更好的学习中文的环境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他常常在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竟然还可以这样」时感到惊喜,「我发现中国人比较亲密,一旦认识就可以聊到一些私人的话题,比如结婚了吗、年龄多大。另一方面,中国人也很委婉,你做的不对人家不好意思直接跟你说。」唐穆说,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行为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中国的方式比较好,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法国的方式比较好。「我想要在我的生活中结合两种方式,从两个不同文化中学习最好的方面。」
唐穆通常在睡前半小时看书一段时间,最近他在读清华同学推荐的《聊斋志异》。他说,在书中他可以了解古代的日常生活。虽然读的是白话版本的《聊斋志异》,但他也喜欢中国的文言文,并且惊讶于中文的延续性:「中文的特征就是你读一些七世纪的古诗,也可以看得懂那些字。当时法语还不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