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沙特阿拉伯,不只“钞”能力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川藏铁路,世纪最难铁路现在怎么样了?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可可西里,看完直冒冷汗 ·  3 天前  
地理蹊  ·  考前每日练 | ...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梁林之路”——发现古建营造之美 | 活动报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9-21 18:13

正文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三线建设

1964年至1980年间

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

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

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

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

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

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


而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

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远去的今天

作为工业遗产的三线工程是什么样子

曾经的三线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何为三线 


作为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词语,“三线”在中国曾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尽管许多人在三四十年前就知道三线和三线的含义,但这个词语真正出现在官方媒体上,已经是时过境迁的上世纪90年代。在之前的文件和宣传资料里,“三线”一词一律用某某或XX替代。


那么,何为三线?


三线地区主要建设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6月


从行政区域看,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向内地收缩,划两个圈,形成三个带。一线地区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三线地区则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西南、西北地区的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


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在内的中国中西部。



 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 


816地下核工程(三线工程之一)军工洞内的标语,可以看出来当年全民皆兵的备战意识。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2月


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变: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中国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


1964年,严峻的国际形势逼迫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建设西部后方的战略问题。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战火燃到了中国南部边界。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的决策,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确定的。


816核军工洞内停放的大炮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2月



 三线工程掠影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几千亿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


他们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其中不乏代表性的企业和科研力量,它们曾是西部的“脊柱”。


攀枝花钢铁厂

  

摄影 / 陈家钢


与宽广的武钢、包钢厂区不同的是,攀钢的厂址颇为局促。按照国际惯例,建设一座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至少需要5平方公里的平地,但这里却只有2.5平方公里、高80米的山坡。设计人员大胆提出了台阶式设计方案,通过大规模爆破,将山坡平整成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的台阶平地,辅以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和相应的工艺流程,浓缩安排下钢铁厂的布局,被人们誉为“象牙微雕”式立体大型企业。


 成昆铁路 



摄影 / 王渝明


成昆铁路是作为国家总体战略工程之一而诞生的,它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解放前西南几乎没有像样铁路的历史。三线中的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项目至少推动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进入近现代化和城镇化,使中国的铁路工程技术进步了半个世纪。图为横跨金沙江的成昆铁路大桥,主跨192米,是当时全国铁路上跨度最大的钢梁桥。


 长庆油田 


摄影 / 陈烽富


1969年10月,根据“备战、备荒”和三线建设的需要,陕甘宁地区成为石油重点勘探区。1970年开展陕甘宁石油勘探会战。1975年,长庆油田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到1978年年产原油能力达到122万吨。2004年9月,塔里木气田和陕北长庆气田两大气源成功对接,标志着西气东输工程输气运行实现全线贯通。图为西气东输陕北段长庆气田第一净化厂。


 816军工洞体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2月


816军工洞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此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当年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816洞体的核心——核反应堆大厅上下共有9层,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平面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差不多。核反应堆的“锅底”有直径七八厘米的2001个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


该工程于1967年开工,前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1984年停工。2002年4月816洞体解密。2010年作为“核”主题的国防科普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



 三线人生 


三线建设之所以艰难,不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缺乏工业交通基础,也因为当时为了备战,刻意追求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的原则。


靠山、分散、隐蔽”的工业布局决定了两点,一是大量重要企业千里迢迢地从上海、北京和东北等沿海沿边地区搬迁到大山深处;二是大量三线建设所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背井离乡,从遥远的北方或东南沿海,深入到祖国腹地。


出于保密和安全的考虑,有关部门在挑选三线建设者时,必须着重两个方面,即政治上可靠和业务上精通,故有“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说法,在那时能够参与三线建设有时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光荣。不过在宏大叙事的掩映下,艰辛和苦难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


晋林机械厂厂房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2月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许多位于重庆的三线工程的工厂,出现得非常突兀:远处是起伏的山脉,近旁是大片大片的田野,而厂房像是一些不速之客,东拉西扯地依山就势,如同绿地毯上打了一些刺目的灰补丁。


在这里,机器的轰鸣与牛羊的哞叫交织在一起,绿竹婆娑的身影和厂房硬朗的倒影交织在一起,下班后散步的来自北京、上海的工人和担粪劳作的当地农民交织在一起,普通话、上海话和重庆方言交织在一起……在这种看似浪漫的田园工厂背后,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生活艰辛。


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厂矿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厂房、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校舍、医院等一应俱全。图为四川洛带512厂宿舍。  摄影 / 陈家钢


三四十年过去,当那些千里转战的三线建设者们已经主动或被动地习惯了厂里矿里的生活时,却突如其来地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大批的军工企业面临着艰难的军转民的阵痛。


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合并了,一些企业转产了,一些企业停办了,一些企业则选择了迁出。此时,一些已经定居三线的外地人不得不经历了第二次移民


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工厂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为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 摄影 / 周肃川


从1964年到今天,五十年的光阴白驹过隙,三线建设已然尘埃落定,有的三线企业在搬迁后成为“弃城”,而更多的企业通过改制、转型、重组、合并而重获新生。


三线建设成为了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三线企业成为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而一批又一批的三线人,也早已不再年轻。厂区里80年代栽种的树木已然成材,荫庇着那些把青春和整个人生都献给了三线建设、献给了“大后方”的普通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2月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6月

撰文 / 陈东林   摄影 / 陈家钢 等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02月

撰文 / 聂作平  摄影 / 王宁 等  老照片提供 / 范时勇

责任编辑 / 刘晶



你听说过“三线建设”么?